至於護墊用太多~
不然請她買月亮杯好了
現今響應節能減碳救地球,和女性最為貼身的物品"衞生棉";每隔2小時便需更換一次,一天下來垃圾筒也呈半滿的狀態,造成不少的垃圾量。
有聽過月亮杯(月經杯)嗎?相信許多人和筆者一樣不知道月亮杯是什麼??
[本文引用自此]本報2008年4月22日台北訊,劉香君、施宏燕綜合報導
其實,女性的生理用品,不只有多數人熟知的摩黛斯或好自在,更多人開始改用替代衛生棉的可重複使用的衛生布;或替代衛生棉條的月經杯(Menstrual cup),且世界各國還開發出不同材質的月經杯,像是英國的Mooncup與Femmecup、美國的The Keeper 、芬蘭Lunette、加拿大DivaCup、捷克的Lady Cup等。
什麼是月經杯
月經杯目前有許多不同材質的設計,以英國的mooncup為例,外型像個小塑膠漏斗,只是底部沒有缺口,長度約5公分;一次能收集30毫升的經血,大約是每月經血總量的三分之一。它可以貼合陰道,使經血和氣味不會溢出,而且可連續使用12小時。
此外,月經杯可以洗滌,重複使用,而且不含漂白劑、除味劑和會被吸收的膠體,所以不會造成過敏或有害副作用。月經杯的平滑杯面可以讓陰道壁黏膜原本的清潔和防禦功能不受影響,也不會在上面留下棉纖維。
它的清理方式跟嬰兒用品一樣,可使用消毒水或是在沸水中不加蓋煮5分鐘。月經杯如能適當保養,還可以使用近十年,這將為女性朋友省去大量花費──想像一下,這幾年妳需要使用多少將被拋棄在垃圾場中的衛生棉與衛生棉條!
為什麼之前都沒聽過月經杯?
其實月經杯和衛生棉條同是1930年代的發明,但卻命運懸殊。一方面是後維多利亞時期的貞節觀念作祟,社會普遍排斥女性接觸自己陰部的行為;另外就是商業因素:由於衛生棉條需要不斷添購,在商場上是可獲利的商品,相較之下,買一個月經杯就可以使用多年,使商人獲利較低。加上衛生棉條商家的大量廣告,一次性的衛生用品逐漸獲得女性的青睞,成為不可或缺的民生必需品。
不過到了1980年代,女性開始轉向更經濟的替代品,月經杯和可洗滌的衛生巾便開始流行。目前市面上的月經杯材質,有的由橡膠樹汁中提煉的乳膠所製,或是以醫療用矽膠製成,擁有不同的柔軟度與觸感。
使用月經杯有許多優於衛生棉的好處,像是生理期也可以運動甚至是游泳,避免感染也適於外出,如登山或旅行。缺點大概就是使用的方式,必需花一點時間稍加練習。
Menstrual cup
Jessica Lim wrote:
我朋友昨晚跟她男友大...(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