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完的感想........結論就是得到回饋,不對等的附出,得到不對等的回饋(付出大於回饋太多)然後沒有下文,這時候附出的人就會不平衡,是這樣吧說實在的,這種東西我經歷過是感同身受的說真的你可講那麼多,你要不要當個"X教授"在01上面開剖一下鄉民
myrtle wrote:公主叫男人買單是為了...(恕刪) 說穿了男人自己要公主把條件開到趨於"理想"本來就讓示低價的男人站於不對等的悲哀立場現實中開天價條件的女人,最後的歸屬往往根本和自己的條件矛盾,差別在於,女人若先愛上了,那條件都變成了屁!
declss wrote:我看完的感想.......(恕刪) 其實九成以上的人都"知道"不要隨便幫女生付錢,不要當爛好人~可惜人就是這樣,知道歸知道,只是當下做不到而已 換句話說好人就是好人,不會因為看了篇文章就不幫女人付錢
dougmichelle2001 wrote:說穿了男人自己要公主把條件開到趨於"理想"本來就讓示低價的男人站於不對等的悲哀立場現實中開天價條件的女人,最後的歸屬往往根本和自己的條件矛盾,差別在於,女人若先愛上了,那條件都變成了屁! 話說行銷最高桿的神人級數就是 : 創造需求現實中,開天價條件的人,我是認為有兩種情況 :一 : 遇到符合天價條件的人出現二 : 遇到神人級的"行銷"簡單的說,就是去轉化或塑造新的需求來超越舊的天價條件例如,宗教的騙財騙色案,被騙的還可以死心榻地的為對方辯謢
樓主的對等交換定義應該是有問題吧對等代表的該是雙方是屬於同等地位而無階級差別的狀況。而在目前的男女兩性的這種狀況,如我所述"男人只有付錢與不付女生的錢,與女人只有不付錢與附自己的錢"的狀態,兩方並非屬於對等吧。又樓主文內提出舉凡付錢的背後,"必有" "預期回饋"。而又因指涉男女交往之事。也因此此"預期回饋"必然是代表"機會"以上的回饋。故,針對舉凡所謂的預期回饋僅是"吃頓好飯"、"打發時間"、"不知情被叫去吃飯"等,如遭坑殺,必然是所謂的不甘願。因此,我的論點在於,樓主這篇文章所指涉的男人,是指對女生有"預期有機會以上的回饋"的男人。這樣的男人當然是甘願的付錢。而那些被連累、不會處理遭脅迫等的男人,我仍認為不在樓主的論述範圍內。如以樓主定義被強迫也屬對等交換強迫有代表著的是階級與強弱勢之先決條件。如此樓主已自潛意識中認定再不付錢一事上,女方已屬強勢地位。如此之論,謬誤啊
mulaki wrote:樓主的對等交換定義應...(恕刪) 你似乎還是沒看懂我的本意上一頁我就說過,就算在卡通最後,都認同"現實中根本沒有真正等價的計算"的道理好人廢物本文裡面有個我認為很重要的觀念,那就是所謂的"所謂價值都只是虛幻的個人心理評價"我打個比方,今天我接催眠一個各案,每次收兩千元,保證有人認為太貴,有人認為划算,亦有人認為太便宜,差別只在於"這東西是否吸引你或對你認為有沒有用"而已,但注意,只是你"認為",並非其他人都這樣認為,但對銷售而言,重要的就是客戶"認為"如何本篇就是希望大家能著眼於"動機",唯有找到行為背後的目的才有理解該行為的真正意義,因為,就某種意義而言,只有動機才是真的,後續的一切表象都只是人心的合理化解釋而已~然面臨到最有趣的問題在於,人的潛意識往往會自動迴避不願承認那原始的"動機",或稱"真實慾望"如心理學家長期具爭議的研究"善行"所有善行義舉背後,到底是什麼心理狀態?明知道沒有物質上的回饋,卻願意付出,他們又預期什麼回饋呢?這個歷史上最有名的事件應該屬古歐洲教會賣"贖罪券"的天才做法吧!捐獻給信仰教會,捐獻給窮人,自己的目的是什麼? 有興趣的人可以研究相關文獻或PM,我不想對此多著墨了~此外,階級的不同,也僅是於多數情況下產生不同價值觀,相同的工作都請台灣人做,有人拿兩萬元很開心,有人拿三萬元嫌少,因為這個物質轉換成"心理回饋"的機制上,每個人轉換的結果都不同,有人感謝也有人不滿,如同愛情存續中,女人可能認為自己付出很多,都沒有得到回饋,但男人可能也自認為自己已經對等回饋...若如你所說,有人被騙後才知道不爽會如何? 所以才有人去法院提告,也才有人來這邊發文取暖,自我平衡了!最後我要強調的是,根本沒有所謂強勢與否的"定義",那都只是人內心格局上與實際實力上的差異,就算笨蛋的內心也是算計著交換,只是他們"認知"與常人不同罷了~(例如世界上有男人願意用幾億元去拍買女人的初夜,但他說很值得,他"認為"很值得)人的所有行為都是算計過後的結果
dougmichelle2001 wrote:你似乎還是沒看懂我的...(恕刪) 像我,願意花幾千元買Adidas Techfit運動緊身衣在有些人眼中,我可能愛亂花錢但是,同樣的~有人願意花錢投資在線上遊戲上面價值這東西,是很主觀的
Vincentii wrote:像我,願意花幾千元買...(恕刪) 所以如樓上某大所說強者就是能改變他人主觀的人,無論是政治或商業都一樣~主觀乃是無理性的"認知"我支持某個政治人物或宗教領袖某些死忠粉絲支持者,往往會忽略"現實"的面相,轉而單純去相信自己內心願意相信的"主觀"就是這樣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