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真正體會婚姻與家庭才是人生的目的。
幸福就是這麼單純,
推著嬰兒車,和另一半在公園享受和煦的冬陽。
那些職場上的豐功偉業戰功彪炳又怎樣?
在我看來,學歷與職場表現,都只是一個過程。
那些高智商的女性,如果沒有走入家庭,我尊重。
如果也沒有性伴侶及性生活,那真的太可惜了。
lawtaipei wrote:
那些高智商的女性,如果沒有走入家庭,我尊重。
如果也沒有性伴侶及性生活,那真的太可惜了。...(恕刪)
這就是重點了
人家有沒有,腦補的人又知道??
38年沒見了,姓啥叫啥可能都要去翻畢業紀念冊才知道。
現在不婚族不代表沒伴喔
人家只是不想結婚
又或不想只要一個伴
有過多少伴?想要什麼,缺了什麼,都是個人選擇,這就是個人際遇。
有的人不生小孩也許是家族有精神病史?
不想繼續遺傳下去
或是想生不能生?
也許是無力扶養?
也許跟老高和小茉一樣?
覺得地球人太多了
有的人也許遇上了一生摯愛
但卻因為意外或疾病分開了
從相愛熱戀樓轉到喪偶樓
這樣也要被人灌上
喔喔~~妳人生不優孤獨好悲哀的惡名嗎??
更別提那些光搞定自己原生家庭就很吃力
或深有負累之人
沒有多的心力經營緣份的
難道這些人也欠人批評嗎???
眾生相,沒有見眾生
脫離不了自己的傲慢
犯的即是論斷的業障

疫情剛過沒多久
能有老同學得聚,不至於天人永隔
就已經是值得開心感恩了
不為彼此開心
只想腦補大家怎變這麼醜
沒腰沒胸沒腿子,肯定過的很不好
也沒擁有幸福,真可憐喔
老一輩不是很愛用(了然)二字嗎??
除非自己保養的像費翔,還能大聲些,就怕自己同是費五金…
這樓我不跟文了
以免人家說,一粒沙白,妳好兇喔
還好啦,若這發生在我身邊
惹到我認識的人
真開懟肯定不會這麼小力。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有燈就有人
Elizabeth chloe wrote:
夢大好久沒上線了啊要...(恕刪)
01應該有些高學歷,名校畢業的人。 我之前公開和人討論,和一些其他人私訊,我覺得有些人是有好的學歷的。 不管男女,訓練一下,都可以自己生活,我的觀察是老一輩的,離婚或喪偶後,女的都沒有再結婚,我媽媽是不想再經歷喪偶之痛,不過男生多半會想再結婚。 一個男長輩,喪偶後,再結婚,被騙走美國房地產和上海好幾棟房子。
男生有些資產,真的要好好考慮一下。
喬大叔 wrote:
最多只能給五分而已....(恕刪)
謝謝
aavicky wrote:
01有些 男生,蠻懂...(恕刪)
不敢,我覺得樓主只是分享他的觀點和想法。 我只是分享我的觀察。 我覺得之前社會有壓力要結婚,現在少很多,加上工作生活忙碌,男女不主動一點,花時間找對象,可能結婚越來越難。 以前男女都有需求,需要對方,現在都可以獨立,考慮多後,結婚就難太多了。
舉個例子
女生要男生身高高出平均,這樣子,自動剔除50%男生
女生還要求收入要至少平均,這樣子,自動剔除50%男生
(1/2) X (1/2) = 1/4。 只有25%男生符合這兩個條件,假如女生再加上品德,個性,符合條件男生又大大降低。
生活簡單,工作忙,能夠遇到符合條件對象的男生更是難上加難。
人不是十全十美,男女彼此不要太自我,願意彼此讓步,配合,加上積極尋找,才能增加結婚的機率。 不過只想要小孩而結婚的話,女生能夠自己生,不需要結婚,這點男生就萬萬比不上了。
justdreamer wrote:
舉個例子
女生要男生身高高出平均,這樣子,自動剔除50%男生
女生還要求收入要至少平均,這樣子,自動剔除50%男生
(1/2) X (1/2) = 1/4。 只有25%男生符合這兩個條件,假如女生再加上品德,個性,符合條件男生又大大降低。
這是現代年輕女性,多年被資本主義媒體洗腦訓練結果,婚姻買賣化,在台灣是這樣,在印度就猛要嫁妝,都不正常,所以不要笑印度,自己也一樣。
既然樓主說38年前考上大學很難,那就應以38年前的標準來說,女性多半看到喜歡的就嫁了,甚至媒妁之言,當年的風氣婚後財產是兩人一起努力打拼。
其實很多富太太嫁人時還是個窮小子,財富都是婚後拚來的,台灣早年賺錢買房都容易,看日本節目日本太太好吃驚很多這樣的例子。你說收入要平均,其實年輕剛入社會(以前早婚)適婚男性平均收入不會很高。不過看大前研一講,現在日本年輕女性也腐化勢利眼了。
所以嫁不掉純粹是因學歷太高,當時男人不娶同等學力的女性,大學畢業的人又少,導致她們滯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