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樓主是上班族
那麼想必樓主是個非常獨立的人!?
基本上,雖然你口中說,那是你老公,跟孩子說,那是爸爸。
可是他實際上呈現的其實是一個大兒子吧?
這跟小孩子認知上的父親或許會有很大的落差
認知如果兜不隴,那就是要小孩學習『圍心』法則。
明明沒有父親的功能,卻要叫父親
這是小孩學到的第一課。
樓主雖然回應我,你有上班
但是沒有回應,平時多久一次跟老公談心呢?
你們會跟主或耶穌禱告,如果有共同的習慣或信仰,應該要聊得來不是問題
樓主雖然嘴裡講的好像自己在這個家可有可無。
然而就你的描述來說,實際上可有可無的是樓主嘛?
你老公剩下的功能,就是讓妳懷孕而已。
真正變成生小孩機器的,其實是你老公吧!?
一個除了配種之外,什麼功能都沒有的人。
但是如果樓主要修復的是整個家,你就必須累一點。
你怎麼訓練小孩獨立,你就要怎麼『訓練』老公從男孩變成男人。
結婚不是萬靈丹,不是走入婚姻很多事情就有解。
每個人都需要去學習,只是有的人學的快,有的人學的慢。
你老公是沒有自覺,或者說就是很懶的人。
然而也因為他的懶,而造就了樓主的全能
你們認識多久就結婚了呢?或者你們戀愛或第一胎生產前,樓主是否就是非常獨立了呢?
或者說樓主的獨立,基本上都是因為某個男人的要求或命令,而造成的呢?
因為妳提到妳老公要求你以小孩為優先,你也照做了。
樓主如果要繼續這個婚姻,你要先修復自己,雖然說為母則強。
然而為母到,連老公都變成大男孩,這其實是很危險的。
百分之百的照顧,其實跟百分之百的控制沒什麼兩樣。
所以樓主會心累,因為所有本來應該是兩個分擔的事情,另外一方就只剩播種跟賺取收入的功能。
樓主避而不談,多久沒有談心!?
可是你卻願意跟他有第二胎?
你是有什麼期待嘛?
樓主的內心,是否有著,要拯救這個男人的渴望呢?
否則的話,一個待產到生產什麼都推卸責任的男人,你居然還願意懷第二胎,這也是很不可思議的。
或者說你們的宗教信仰不允許你們墮胎?也不允許帶套或結紮嘛?
如果都沒有不允許,何以樓主願意賭下一次生產,老公會陪產的機率!?
根據樓主的說法,你的第一胎他沒有陪產,那麼第二胎樓主要自己照顧自己,要自己去醫院的機率又會有多大呢?
樓主認知的跟,現實呈現的反而是相反,為樓主的家庭與婚姻來說真正可有可無的,看起來根本不是樓主啊。
當然如果用為樓主來說,對於老公來說的感覺,樓主可能覺得為老公來說,自己是可有可無。
樓主要不要,試試看拋震撼彈?
我猜妳們之間沒有什麼談心溝通,大概都是期望值跟期待值還有求允許值。
也就是說,樓主之所以可以如此的萬能,基本上來自於妳老公的那張嘴吧?
否則你是如此獨立的人,何以還會願意生第二胎!?
要知道懷孕這件事,需要男女雙方都有一定程度的意願,才有機會。
難道樓主覺得,有小孩就能綁住誰?就能讓誰成長嘛?
我猜樓主到今天之所以會有如此諸多的抱怨
或許是跟樓主已經用了諸多想得到的方式,以為做這些事情,可以讓自己的老公從男孩變成男人!?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你用的方式,如果不恰當,除了增加自己的負擔之外,是否為自己來說有幫助?
我還有另外一個問題
當小孩開始願意叫爸爸之後,樓主的老公,行為上是,有比較接近一個父親了?
或者仍然是只是一個大小孩而已!?
照樓主的描述看起來,你們家呈現的其實是,嚴母慈父,或這更甚,只有嚴母,父不詳或未知!?
不管是什麼,至少你老公要有『父親』的功能吧?否則又一胎,樓主除了更累之外,有什麼好處嘛?
小孩更親你!?小孩親妳,只能填補你某些空虛而已,然而有些事情是只有老公能填補的。
建議樓主,花點時間去上課,妳跟老公之間都需要改變。
然而改變老公容易?還是改變自己容易?
這個選擇要樓主是否願意面對自己。
活到老學到老,活到死學到死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關係要能更好,那麼更要去學習,如何經營與自己的關係,然後透過面對自己、發現自己,去看到自己從未發現過得自己。否則你作到死,怨到死,你老公就是那個死樣子。
所以關於外界刺激可能會讓老公能夠成長到成為男人的方法,最極至的兩個『結婚』跟『生小孩』,樓主都試過了,樓主還要試什麼?繼續下去,只剩下一個大絕招,叫做『離婚』
如果那個絕招不是樓主要的最終結果。
那麼你可以繼續選擇『習得無助』
或者基於自己的家庭自己救的原則
因為最了解的人是你
01的功能有限,因為我們不是諮商師,更不是婚姻諮商專家,可以提供的訊息有限。
而且也過於分散,樓主以為集思廣益自己就能怎麼樣嘛?
你的認知如果是這樣,除了逼迫自己更為全能之外。
你的另一半,不會有任何的學習。
或者樓主正在繼續逼迫另外一半認知,自己其實不需要付出太多,不需要太多經營,老婆是萬能的,自己只要繼續原來的死樣子,老婆就會一直都是萬能的老婆。
有一天樓主會老,會累,會膩,有一天你會心死,雖然你現在還沒心死,但如果你繼續用這種習得無力的方式。
其實這方面,樓主做的跟妳老公是一致的,當別人提出建議的時候,你是逃避的居多。
你更愛的是告訴大家,你沒有辦法,你更多的是希望他人承接你的抱怨。
然而你是否明白,本來你這些抱怨,應該承接的人,是你老公
因為他的失能,所以造就你必須向外丟這些垃圾,還不見得有原本功能的獲得
01不是一直罵的地方
只是因為,眾人有眾人的見解,然而需要幫助的人只有一個人
這就是父子兩牽了一頭驢子要去省城裡的預言故事一樣。
人云亦云,父子最後是扛著驢子進城的
因為怎麼做都有人覺得不恰當
01能做的,頂多都是意識型態的認知。
然而要鬆動一個人的信念,光是透過論壇的文字,是很困難的,因為身心是一致的。
面對面的諮商,才能夠有效的知道,哪些是非常矛盾的,有些時候,人在談論事情時,如果是跟自身內在有衝突的時候,不只臉上的表情的不同,身體的溫度也會不同,所以論壇給予的功能其實更多的是信念的衝撞或者更多都是在意識形態的衝突而已。
很多事情無法聚焦。
或者說,因著自身的立場,會看到或者就是會看不到的描述是很正常的。
專業的專家,在過程裡面會提出面質,會提出好奇、會有疑惑,幫助探索者釐清自己。
只是看著文字,相信我,因為立場的不同,濾鏡不同,因著信念立場的不同,有些文字敘述自己就是很難看到,或者就是會視而不見。
不然習得無助,是怎麼來的!?通常都是信念造成的...
如果樓主真的需要幫助,你該做的先是找諮商師健全自己的認知或者調整某些信念。
你的某些認知或信念造成了現在的果
家是一個整體,你的改變,才有機會促使你老公跟小孩不得不改變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就算是西方某些科學把人格分成九種,仍然會因為側型的多寡不同以及自身的修煉與覺察而不同的呈現。
當然樓主也可以繼續現在這樣,那是你的選擇,因為那是你的家。
要變成什麼樣的果,你自己決定。
但是如果你繼續現狀的無力,你的小孩,必然承接了你的無力,將來他還是要去把這個婚姻家庭的無力感,修復的。否則何以很多心裡諮商,很多都要回歸到幼年時期的創傷經驗?
因為那個很重要。那些修補了,或者有自覺了,人才有其他的發現。
然而不管什麼樣的心靈救助,最根本的都離不開自我救助。
就算去找諮商師,如果自身沒有意願改變或調整
專業的專家,不會阻止你作那樣的選擇
因為『除非當事人自己願意,否則改變別人永遠比改變自己還困難』這是恆定的道理。
天助,自助者,覺悟的人,才能有更寬廣的世界。
怨,是一個選擇
然而除了這個選擇之外,樓主還有其他的選擇嘛!?
----------------------
心態決定未來
選擇權在自己
我覺得...樓主老公還沒有心理準備當爸爸
.....因為妳都顧的好好的....妳把自已搞累了
例如:需要每天煮飯嗎..
只要有媽媽在旁邊..小孩通常都黏媽媽...
爸爸也難顧小孩..有挫折感.(也給爸爸有擺爛的空間)
因為他沒有家的歸屬感~小孩不理他
所以...妳要放手...講清楚
夫妻兩人的個人時間、小孩與爸爸的時間
家事、陪小孩、自已個人時間
講清楚....理工的人就是要講清楚
例如:
1/3/5~爸爸陪小孩去公園
不陪小孩就用做家事來選,洗衣、洗碗、家務等
總之就是規定的家事/陪小孩...他做完了剩下都是他的時間
簡單說:他顧小孩/家事的時間可換自已的時間
是妳把自已搞累了~
很多媽媽都是自己把自己搞累(莫名的堅持)
媽媽明明很累,但還是再花百分之一百二處理小孩的事
如果真累不見得每次都要盡全力顧..
但爸爸不同,他們顧小孩還是會給自己預留自已空間
一個太認真一個太擺爛
爸爸帶小孩出門的準備10分鍾搞定
媽媽帶小孩出門的準備要半小時起跳
有些爸爸要直接跟他們說sop
理工男就是跟他務實講清楚...
跟他說:
只要把份內規定的事做好...就算打電動到天亮也是你的自由
爸爸雖然有時擺爛...但爸爸的童心是真的跟小孩一起玩
他們會有創意的瞎搞..自創玩法/編新故事/陪小孩冒險
而媽媽就是一板一眼像教科書似的認真教小孩陪小孩
總之就是讓妳老公有家的歸屬感...首先就是要他有責任感(就是分擔家事/小孩)
因為在你老公心裡可能覺的他只是家裡的賺錢工具人
(小孩不理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