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路跑法王 之 實事求是(關於台灣離婚率)

路跑一哥 wrote:
只要有理,本王就認錯,因為這不是在輸贏,提供正確的資訊給各位,才是本王的初衷


提供正確的資訊,也是我想跳出來的初衷

樓主推1.042%的有偶人口離婚率,讓人直覺地覺得問題不嚴重

然而卻沒有說明,這可能代表歷年來結婚的夫妻,每五對會有一對離婚

如果樓主再深入去挖一些數據,應該會發現近幾年更是嚴重

不應該只提供一個數字就算了,對數據各個面向的意義要分析說明清楚,才能真正地提供正確的資訊,避免誤導大眾


哇哇哇
Wei_1144 wrote:
提供正確的資訊,也是我想跳出來的初衷
樓主推1.042%的有偶人口離婚率,讓人直覺地覺得問題不嚴重
然而卻沒有說明,這可能代表歷年來結婚的夫妻,每五對會有一對離婚
如果樓主再深入去挖一些數據,應該會發現近幾年更是嚴重
不應該只提供一個數字就算了,對數據各個面向的意義要分析說明清楚,才能真正地提供正確的資訊,避免誤導大眾
哇哇哇

沒有誤導的問題...哇哈哈...

因為1.042% 已經很清楚的說明是每一年的有偶人口離婚率,這數字只是說明了某一年的離婚狀況,僅止於此

所以,固定用某一年的百分比,然後連續統計50年,說這50年期間,可能會變成五對就有一對離婚,是沒意義的,因為,每年有每年的狀況,不可能每一年的有偶人口離婚率都一樣

比如說,如果某一年國家發生戰爭,難道本王要固定用這一年的死亡率去推算50年,得出一個很駭人的數字,然後說,這可能代表歷年來 或 往後的實際死亡率會比我們當年所看到的數字大很多倍?只因為本王先用相同的百分比自己先往後推算了50年,這.....你不覺得怪怪的嗎?


如果用歷年加總所得出來的數字具有意義的話,為什麼國際上的排名 與 比較,沒人採用這種算法?
嗯,那就這樣吧

哇哇哇
哇哇哇
哇哇哇

已刪除
------------------------------------
你肯這樣當眾說出來,可見得心胸肚量蠻大的

哇哇哇
喔喔~ 這個我有資格說話,

因為...

我有貢獻離婚的百分比...




不客氣~
Wei_1144 wrote:
你肯這樣當眾說出來,可見得心胸肚量蠻大的
哇哇哇

昨天本王仔細在看你50樓劃的那張表格,自己也用EXCEL寫了簡單的公式,做了一張一模一樣的東西在電腦前玩,最後思考到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想請教你一下

以你所假設的條件下,來算歷年累計離婚率的話,算到N年後歷年離婚率會到達100%,這你應該同意吧?

這是不是代表,只要有結婚的人,100%都會離婚?這數據看起來似乎也怪怪的

你覺得問題出在那?各位也可以提出想法跟意見,交流一下
路跑一哥 wrote:
以你所假設的條件下,來算歷年累計離婚率的話,算到N年後歷年離婚率會到達100%,這你應該同意吧?

這是不是代表,只要有結婚的人,100%都會離婚?


不會,因為有偶人口不會無限增加

我設定統計期間為50年是有原因的,因為國內人均壽命約為75歲左右,假設25歲適婚年齡結婚,不離婚的話可以維持50年婚姻關係,然後就會被"排除"在 有偶"人口" 之外

所以結婚第50年之後,就會有很多對夫妻因為自然因素而被排除在有偶人口之外,所以雖然每年有新人結婚,然而歷年度的 有偶人口 卻不會無限增加,而是會在一定的範圍波動。

相同的,每年的離婚人口 = 當年的有偶人口 * 1.042%,所以也不會無限增加

只要 每年結婚的對數 大於 每年離婚的對數,累計離婚率 永遠不會到達100%
Wei_1144 wrote:
不會,因為有偶人口不會無限增加
我設定統計期間為50年是有原因的,因為國內人均壽命約為75歲左右,假設25歲適婚年齡結婚,不離婚的話可以維持50年婚姻關係,然後就會被"排除"在 有偶"人口" 之外
所以結婚第50年之後,就會有很多對夫妻因為自然因素而被排除在有偶人口之外,所以雖然每年有新人結婚,然而歷年度的 有偶人口 卻不會無限增加,而是會在一定的範圍波動。
相同的,每年的離婚人口 = 當年的有偶人口 * 1.042%,所以也不會無限增加
只要 每年結婚的對數 大於 每年離婚的對數,累計離婚率 永遠不會到達100%


本王昨天看到這情況,也是聯想到壽命問題...哇哈哈


本王提出幾個問題向你請教

1.你的假設,前提是每個人在這50年期間都不會死(意外.生病.自然死),而且都要剛好25歲結婚,最後才得到22%這結果

但實際上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尤其近年來晚婚現象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同一年結婚的人,有人30幾歲結婚.有人40幾歲結婚,還有所謂的黃昏之戀

也就是說,每一年死亡的人,必須扣除,不能算在累計有偶數中

問題是,我們怎麼會知道每年結婚的年齡分怖,然後隔年累積有偶對數死亡幾個?

所以說,這22%是在假設"有條件.有前提"的情況下才會達成,但實際上會出現什麼數字,似乎很難說的準


2.你這張表的統計是到50年(本王採用你的假設,每個人都25歲結婚,然後往後50年都不會死)

如果本王從50年後再繼續統計下去,第51年的累計有偶數就必須扣掉第1年結婚那些人(因為假設他們只能活50年,第51年本王當他們全部死亡),到這裡沒問題吧?

然後第52年的累計有偶數就扣掉第2年結婚那些人....以此類推

本王這樣拉長統計下來,離婚率是呈現緩慢下降的,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這個模型是用來說明 1.042%的有偶人口離婚率,可能代表的累積離婚比率是多少,模型中當然會有假設

如果你想要實際的數據,可以從內政部數據中 把歷年的 離婚對數加總 / 結婚對數加總 算出來,應該也是比1.042%高出非常多


你的第二個問題,模型中假設每年的離婚率都是1.042%,是固定的。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