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最終是雙方生活方式不同而告終!
就像『101次求婚』裡的黃(浡)與林志(林)一樣
一個是做裝潢、一個是音樂家
一個吃路邊攤、一個吃西餐
一個是82塊的啤酒、一個是82年的拉斐
一個開吉普車、一個是名車
當生活習慣及成長背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相遇!
除非其中之一願意為了對方改變自已的生活方式(叫志玲姐姐喝啤酒、蹺著腿、放聲大笑!現實也不可能的)!
不然所謂的好感也會因為生活方式不同而結束!
他喜歡裸睡!而妳喜歡當肉粽睡!!他覺得舒暢、你覺得彆扭的道理是一樣的!!
你是醫生助理!看的是細節!他是養殖戶!著重大方向!
也許他沒辨法西裝筆挺的陪你參加醫療研討!
妳可能也沒辨法跟著他下水養殖
而且不只有環境背景,很多影響常在結婚後才發揮它的威力。
生活習性和交友圈和雙方家人的價值觀等等也是。
方法1:試著了解下面情形再深入交往。
你要了解他的個性以及跟家庭關係的緊密度如何?
婚後如果兄弟姊妹缺錢做生意,他會拿多少出來?
婚後有沒有跟家裡住一起?常不常回家?
兄弟姊妹住不住附近?多久回家一次?
方法2:
相當了解程度後,直接跟他家裡互動。直接住到他家去,經過一年以上。
如果僅只是偶而出遊,那超不准。人都會偽裝。
沒入丈夫家門前,他們削好蘋果給你吃。
入了丈夫家門後,你削好蘋果,他們才說讓你削梨子給他們吃,你自己都還沒吃呢。
一整個前後差很大。
住到他家去,經過一年以上。就可以看清情況,
一般會上門借錢的兄弟姊妹也耐不住性子早就來了。
個人認為:
大部分情形下,排行老大跟家裡的連結是最緊密的。
排行老二跟家裡的連結是最不受干擾的。
看來男生是排行第二,好像還OK。
-------------------------
好多人都是一見鍾情就全心投入。
不妨多了解,再交往,結婚的衝動要等了解之後再說。
環境背景有可能造成你們的婚姻不幸福,
不是100%一定會,也不是100%一定不會。
當然建議是在事前了解並調整可能性。
不然婚都結了,只能靠愛去化解、包容囉。
Misa C wrote:
為什麼突然有種
我來發這篇文
卻被酸到不行的感覺==
我做錯什麼了嗎?...(恕刪)
養蝦喔,我跟你講一個故事
小時候,我小阿姨來我家住
因為他在我家附近念高中
長的漂漂亮亮的
後來,我那可惡的阿公把她嫁到屏東去給一個養牡蠣的
多年以後再看到她
已經成為皮膚黝黑多處曬傷成班的大嬸了
既然是以結婚為前提
那表示你要把這些生活當成一回事
或是你做你的研究,他養她的蝦
或是你跟他一起養蝦
你真的了解你會面臨到的挑戰與問題嗎?
其實說真的,要在一起不難啦
難在你們怎麼去協調彼此生活觀念的差異
我老婆家也是書香世家,她也是住屏東市(怪了,我家沒養蝦阿

我真的覺得我跟她想法差異很大
雖然兩個人在一起17年了
有些事,我還是沒辦法理解
希望你遇到的是對的人,能懂你與你一起為生活改變的那種人
不然,相信我,光生活習慣就是一種痛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