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請問01有結婚但是搬出來住的網友 都是怎麼處置年邁的雙親?

bigtotem1507 wrote:
想請問人民幣 大今年...(恕刪)


承蒙你點名 立馬來回答
近不惑之年 賤民讀不起大學
當兵前 僅有高職 退伍後 僅補到二專
活到現在 那來的 零用錢

不管什麼時代 都有很好過 好過 普通 難過 很難過

我的回應

真好 還到20歲

這句話 應該是我書讀的少 字打的不好吧
怎麼樣 都看不到是 啃老族來發牢騷阿

單就雙方文字上 回應你
我小三 是小三喔 在插塑膠花時 你在幹嗎
我小六時 整整一年騙我媽說 同學對我很好
中午都分給我吃 (實際上 是喝自來水度過) 你在吃什麼
國二時 我在 家庭食品廠切花生糖 你在幹嗎
保送泰山高中 卻沒錢讀 休學一年
夜校三年 學.生活費通通自己出
當兵時 為了一個月多2200 自願去當傘兵
(當時應該簽下去才是)
為了多幾塊錢 跑去中國討生活
直到負擔小點後 才回台度日

我是長男 我家兩位啃老族的
你真能體會家裡有啃老族的無奈嗎

到現在 我這輩子 還在幫家裡還債
家裡不要跟我拿太多 我就偷笑了
我還要還幾年 什麼時候 才能脫離阿

真好 還到20歲
這句話是羨慕~羨慕阿

這區 不就是嘴炮區嗎

唉 人生 (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阿)

換你了




smallbear0825 wrote:
即使在這個年頭,養兒...(恕刪)
人民幣 wrote:
承蒙你點名 立馬來回...(恕刪)


人民幣 大~

感謝你的回復

看來我們童年還真是很雷同啊

小弟也是長男(另有一個妹妹)

說到小三, 我如果說我在公館擺攤不知你相不相信??

當時下課後就在等公車處銀行門口擺攤....賣景泰藍飾品

而就在那路燈下寫功課(警察不太抓小孩子)這一賣就到國小畢業

假日就是在地下工廠做景泰藍(不知你有沒有被瓦斯槍燒到連眉毛都沒了)

當時家裡還欠錢莊300多萬(民國61年老爸幫人背書)

當時我家就是現在大安森林公園以前的違章建築(還是租的)

每個星期三晚上就是討債上門來拿錢

國中也沒心唸書一路放年班到畢業(大安國中)

當時跟你差不多我是在糖果工廠“包糖果”"切水果糖"三年國中學費也是自己湊(反正不愛唸書)

高職不用說打零工(工地, 印刷廠甚至晚上10點到隔天早上7點的KTV大夜都上)

全部的錢除了還債還是還債

你還有讀到二專真的也夠強了

我是高職還沒畢業就去當學徒(有薪水也可以學點技術)

看完你的回文~我想我們都有共同回憶

也請原諒小弟誤會你的意思~




人民幣 wrote:
承蒙你點名 立馬來回...(恕刪)

異鄉苦工 wrote:
這一兩天版上有一篇蠻...(恕刪)


處置?


父母做錯了甚麼嗎?
我用600D寫日記
SelinaMoonmoon wrote:
我個人是很讚同美國那樣,孩子大了就該搬出去,就算父母年老也沒有義務一定要搬回去一起住,
住近一點方便照顧是很ok,但不一定要在同一個屋簷下吧!
各自保有自己的生活與空間,才是長久的相處之道阿!



我的想法與您不謀而合

雖然我現在還沒有孩子,但我也是向另一半提出我這樣的想法↓

『孩子20歲之後就必須搬出去獨立,如此也不必擔心什麼婆媳問題、什麼女兒嫁出去還住娘家的bla bla...
身後不會留任何財產給孩子,我與另一半相互扶持到生命最後,如有閒錢就雲遊四海,如不幸另一方先走,就去住養老院,不成為孩子的負擔。』
tzu_chieh wrote:
我的想法與您不謀而合...(恕刪)


你好 請讓我回下你的想法 我是法家思維 半跟隨荀子思維
以我而言

孩子20歲之後就必須搬出去獨立,
(對兒子 我接受 對女兒 建議別把話說死
原因 你會知道的)

如此也不必擔心什麼婆媳問題、
(你開明 不代表對方家庭開明
以中華民族的觀念 再五代或十代也很難說
或你當家長時 又會另一想法了)

什麼女兒嫁出去還住娘家的bla bla
(半認同 還是建議別把話說死
因為會有很多好或壞的變數)

身後不會留任何財產給孩子,
(半認同 還是建議別把話說死)

我與另一半相互扶持到生命最後,如有閒錢就雲遊四海
(認同 我也希望能一起走 也要看有無那體力阿)

如不幸另一方先走,就去住養老院,不成為孩子的負擔

冒犯你了 先以你當例子了

(相信我 你一定會後悔說這句話
會動的 絕不會住養老院
不會動的 你住不起養老院
生病住的 洗澡像在翻肉的
逼去住的 看到養老院的生活 好像很好 很多人
請再次的相信我 當她看到養老院的老人 來來去去
她一定會哭著求你 接她回去
你的小孩接不接

(假設你家人呢 就用這樣來問你 你接不接)

以保險業精算比例來說
男方一定先走 剩女方在家

你知道空蕩蕩的房子裡 剩你太太一個人 是多麼寂寞嗎
會不希望兒子或女兒 能長伴左右嗎

我不是要鐺你 你可以說我古板 可是 我看到的 都是實例
東西方是真的 有本質上的不同
見賢當然要思齊 但要花很長的時間來潛移默化

感謝你的體諒





襄襄 wrote:
言教不如身教等以後生...(恕刪)

人民幣 wrote:
你好 請讓我回下你的...(恕刪)


大家有共識
人老了
是國家社會家庭負擔

不解的是
為何安樂死一直無法推行
~讓人可以尊嚴的走~
究竟阻礙了誰?
人民幣 wrote:
你好 請讓我回下你的...(恕刪)


我想不是每個長輩都一定尋著固定模式走

家家都有一些難處.....環境, 經濟狀況都不斷在變

世事豈能盡如人意???

其實老人家的想法, 我是建議先溝通比較重要

但在溝通之前若能先將小孩養好獨立個性(不是事事依賴)

以後即使要投靠至少也比較好不是嗎??

但說投靠也太過牽強....應該是說人是怕寂寞的

舉我自己的例子, 我希望我爸能搬來一起住

但他總說他有自己的生活圈(那邊周遭鄰居都是老朋友)也不想麻煩我....

所以更讓我認清, 以後老了建立“自己的生活圈”真的很重要

與其讓子女安排不如自己決定....當然“失智“這真的沒辦法

不然我想很多老人還是有自己的尊嚴....


lcccccccc wrote:
大家有共識
人老了
是國家社會家庭負擔

不解的是
為何安樂死一直無法推行
~讓人可以尊嚴的走~
究竟阻礙了誰?

衛道人士

人民幣 wrote:
會動的 絕不會住養老院


您好

當然不能把話說死,這是一個想法,期許自己能做到的想法。

我的外婆在60幾歲時,身體健康還能動,她自己要求去住養老院,當然她的出發點就是不想成為孩子的負擔。
我也不想成為別人的負擔
所以年輕的時候希望自己不要活太久
差不多40最多
所以很操
但當時計畫不婚


有了孩子後,至少得撐到孩子不需要我了,
應該要到50吧,
所以現在努力養身。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