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年關近了,多替家中妻子想一想吧

我個人是覺得,重點是在出自於老公耶

我跟婆家住,但我沒收聘金
我要不要做家事呢?要...
上面有位大大說,跟家事分配有關
的確是,從我結婚至今,也真的不少次都為了家事一事有所爭執

老公因為家庭因素的關係,所以從小就獨立
當然家事也都會做,非常的貼心
我也會幫忙掃地、拖地、煮菜、收垃圾...等等
有所爭執的對象其實都不是老公
而是老公的家人

我喜歡在她們不在的時候做家事
因為我不喜歡演給人家看
但久了,小姑就常會跑來嗆聲,叫我要做家事
即使每次經過老公溝通
一段時間後,小姑又會跑來找我嗆聲
幾次後,我乾脆改變方法
通通改在她們回家之後才開始做
她們想看表演,就讓她們看囉
不過,其實我非常少看見小姑自己做家事
最少結婚至今,不超過五根手指頭,煮飯的次數多了些,其他的沒有

有人說,婚前就應該知道婚後要以婆家為主
是妳自己選擇點頭要嫁
恩~老實說,我當初會嫁是因為我有個開明的公婆
但結完婚才知道,原來婆婆骨子裡還是充滿了傳統

還好我沒有不能回娘家的問題,因為嫁了的另一個小姑跟婆婆
自己都非常常回娘家,回娘家的次數比我還多
我婆家距離娘家約十來分而已,老公也是一年回去我家3~4次

不過,我只在乎我老公對我好不好,疼不疼我
畢竟跟他結婚,他是我要牽手一輩子的愛人&家人
所以我認同,結婚並不是要來照顧對方父母、做家事、帶孩子
而是我想跟他在一起一輩子

過年的話,他們每年都不一樣啦~
今年我是建議老公買幾個年菜回家才不會那麼麻煩
得看他自己怎麼跟他家人溝通了
通常我在他家不發表意見的~~

ξ晴天。娃娃 wrote:
我婆家距離娘家約十來分而已,老公也是一年回去我家3~4次


你小姑管的真多, 通常有這種小姑, 家庭會鬧得更厲害,

但 沒辦法, 人家是根正苗純的親生女兒, 媳婦就是個外來種,

還有你老公真幸福 ,一年才回岳家3-4次 ,怎麼沒人說他,

要是媳婦的話 早被罵死了,

台灣就是男女這麼的不平等 ,只比回教,印度等國家好一點而已,

難怪一堆台灣女性, 寧願不嫁.
Irene1058 wrote:
你小姑管的真多, 通...(恕刪)

個人是女的,知道傳統家庭對女性不公的地方。但如果您對傳統婆婆不滿,也討厭她們的用詞與看待方式,那自己請不要用出「她們」會用的辭語。

根正苗純的女兒?媳婦是外來種?您認同這樣的辭彙嗎?不認同的話,自己也別說。多的是可替代的用詞,不用使用如此「過度比較」的字眼來描述婆媳之間多寫實。


每位婆婆都是從媳婦當來的,如果照「媳婦是外來種」的說法來推論,根正苗純與外來種所繁衍出來的子孫早就不是「根正苗純」了。真正的根正苗純是以前社會的近親結婚或遠親,怎樣都落不到外人家。

正確來說,會說媳婦是外人的婆婆,相當於自打嘴巴─就算她今天已經成為婆婆,她始終還是夫家的媳婦。更重要的是,孩子不可能基因都是夫家的,會是一半一半,這是在說自己的子孫有一半來自外人?


今天自己願意嫁給對方,那麼就該有心理準備接受對方家庭的習慣與生活模式。太過份的可以不接受,但是別老是想著「我今天是嫁我丈夫,又不是嫁他家人,為何我要接受他家的家人?」今天您丈夫不是憑空或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不喜歡也想一下「飲水思源」。

難道,您會希望丈夫對您說:「反正妳認為妳是嫁給我,所以不想看我家臉色;那相對的我是娶妳,我有必要看妳家人臉色嗎?」

計較這麼多,問題就會解決?與其想著那些嫁給丈夫還是嫁給夫家,不如解決問題比較實在。


之所以有問題,不太可能只是一方的問題。條條道路通羅馬、路不轉人轉,這道理大家都知道,但實際上遇到的時候能活用的有多少?

如果自己做的夠好,懂得轉個彎解決問題,那丈夫不幫是丈夫不夠挺妻子;但如果是自己「自認為做的很好」而不願有所協調,只會認為是夫家的問題、夫家不願意有所協調、對夫家有諸多不滿與抱怨,那就算丈夫再能幫,問題依舊在。


替各位丈夫說句好話:挺妻子、願意協調婆媳問題的丈夫不會少到沒有,但是身為妻子的女方,別老是對丈夫抱怨公公如何、婆婆怎樣、小姑又做了什麼,下了班還要當垃圾桶,怎麼處理都要唸、都要抱怨,怪丈夫沒好好做協調,聽久了丈夫真的不想處理與插手。

難道婚姻生活,只剩下抱怨、埋怨與哀怨?那當初丈夫求婚,為何身為妻子的您要答應?

最重要的是,沒有人喜歡自己的家庭與親人被批評與抱怨,如果今天是丈夫抱怨身為妻子的您的家人與家庭呢?您會好聲好氣接受嗎?

Irene1058 wrote:
你小姑管的真多, 通...(恕刪)


恩~我跟老公為小姑爭執的次數比我們二個自己吵架的次數還多
我們幾乎是不吵架的

我自己則希望,能當未來嫂嫂與娘家媽媽之間的調合劑
不是讓雙方吵的更嚴重
這樣哥哥也不會快樂

老公不回家我也不強求他,他回我家覺得比較不自在些
但過年過節的也都是會出現的
這到是我自己能接受的部份



lily112704 wrote:
個人是女的,知道傳統...(恕刪)


過度比較我是不知道有沒有啦
BBH上也常有月經文"女兒跟媳婦永遠都不一樣"
我沒有所謂媳婦是外來種這種言論
但女兒是懷胎十月生的,媳婦終究不是
自己生的小孩都會有大小心了,更何況是未曾生養過的孩子
無須奓望跟小姑會得到相同的對待
若是想得到疼愛,我會回娘家找爸媽跟兄弟姊妹

今天自己願意嫁給對方,那麼就該有心理準備接受對方家庭的習慣與生活模式。太過份的可以不接受,但是別老是想著「我今天是嫁我丈夫,又不是嫁他家人,為何我要接受他家的家人?」今天您丈夫不是憑空或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不喜歡也想一下「飲水思源」。

抱歉,引你整段文章,介意請說一下
我婚前就知道會跟婆家住,家人也時時教悔要去習慣與接受對方的生活模式
我從未想過,我今天是嫁我丈夫,又不是嫁他家人,為何我要接受他家的家人?這種想法
我非常感謝這個家庭給了我一個好老公
如果我今天有這種想法,時時跟我老公抱怨起爭執,那不也是讓我老公夾在中間難以做人?
可是,我從未有過這種行為,卻不代表婆家的人沒有這種行為
每每被嗆聲,我就會回房間難過的流淚,然後老公看見了就會自行去溝通
(基本上他們溝通我也都不在現場啦)

山不轉路轉,所以我轉了,上面文章也說了
既然原先喜歡在沒人在的時候做家事,婆家的人沒看見就認為我都沒做
那不如轉個方法,改變自己做事的時間,改成大家都在的時間做給大家看

有些婆媳問題不如妳想像中的如此簡單,如果簡單
這些問題也不會一再發生
問題依舊也有問題依舊的原因
老公&婆婆都知道小姑的行為,但每每也都是告訴我說
沒關係~再忍忍,她快嫁了
雖然我知道她嫁了並不會解決任何問題,但我也不想去點破

二篇說了滿滿的這麼多
我自己本身觀念是"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所以人的觀點都非常的主觀意識,包含生長環境、教育環境、工作環境…等等
所造就的個性及想法都會不同
我能接受有問題有爭執大家"溝通"
但我不能接受自己不能做到卻要求別人要去做到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第一篇文章內,不如點名了我介意的點
小姑常找我嗆聲要我做家事
但我結婚至今,看她做過的家事卻是五根手指頭數的出來
如果我自己不能辦到的事,我就不應該去要求人家←這一直是我的思想
更何況,未來自己的哥哥也是會結婚的
難道看到哥哥跟嫂嫂因為我而有爭執,我會比較快樂?
我想我不會,所以我希望即使結了婚,我也能當家人的調合劑
這樣家庭才會合協快樂

lily112704 wrote:
今天您丈夫不是憑空或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不喜歡也想一下「飲水思源」。


大大是女性嗎???

大大講話的口氣 ,怎麼感覺上像是站在男性的角度在看事情,

今天晴天大的小姑 ,不就是仗著自己是公婆的女兒 ,才敢對嫂子這樣大小聲的嗎?

他是這個家的女兒, 而嫂子只是個外來人(這點請別嘴砲 ,如果不是因為大哥的關係這個嫂子

跟小姑及公婆可以只是路人的關係) ,對於公婆來講 ,怎麼說都是自己的女兒親吧,

我講的是事實 ,而且是一般台灣的社會現象,

對於很多老一輩的來說媳婦真的是外人, 這也是婆媳問題千年無解的原因之一,不是嗎?

對啦 ,丈夫不是從石頭蹦出來的, 所以 我們要孝順公婆,

同樣的 ,老婆也不是從石頭蹦出來的, 那為何大家不會要求女婿要孝順岳父母???

說到底 ,台灣還是個男尊女卑的社會, 我們真的只比回教國家,印度,韓國等國家好一點而已,

一點也不值得驕傲.

ξ晴天。娃娃 wrote:
恩~我跟老公為小姑爭...(恕刪)


你小姑很笨,對大嫂不尊敬,以後對自己沒好處只有壞處,
公婆總會老..總會百年吧..到時候他過年回哪個娘家,
當然是回哥哥家阿..難道過年去掃墓阿,
我的爺爺奶奶都已經過世,我兩個姑姑過年都是來我家,
對我媽很尊敬的,沒聽過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嗎??
真是不知道你小姑在嗆聲什麼勒....你公婆大概也沒教好吧!!









Irene1058 wrote:
大大是女性嗎???大...(恕刪)

原來談論話題,還要符合自己的性別,我第一天見識到了。

真不好意思,既然您認為我的談論不像女性,那我就當中性,您要說我第三性也行,「對我而言,性別與發言是不同也不用混為一談的,如果我必須因為是女性,發言必須像女性或站在女性角度,個人不介意當第三性」。

而且,我的話真的是純站在男性角度?我只是認為「所謂的婆媳問題,不會完全都是單方面(婆婆/媳婦)不好,在說他人之前,也先反省自己」。


晴大的狀況不是您能拿來說的,她小姑如何也用不著您來大放厥詞說小姑不是。那是她與丈夫家的事情,更何況公婆也勸說晴大多忍忍,別計較太多,怎麼您這場外人比她激動?

如果晴大的公婆有這麼如您所說的「傳統」,絕不會勸說,早就一起聯手合作了,不是嗎?


對於晴大,我真沒想到她會回覆,因為我沒引用她的文。我也是被母親教育「人是獨立的個體」,但是為一不同的是:「嫁給丈夫,不分裡外;決定娶我,也必須對我家不分裡外」。這點,我都會跟伴侶講明,如果他家真屬於傳統到不行如我爺爺、奶奶早期對我母親那套,要我嫁是不可能的。

我沒有母親那種「既然是自己選的,也決定嫁了,只能自己負責」的認命心態,所以婚前我一定得先知道對方家庭是哪一種?如果是傳統家庭,那傳統的標準在哪裡,我能接受嗎?

如果真的都清楚了,我卻還是要嫁,當然自己負責,沒什麼好抱怨或哀怨。


關於您對我的回覆,我只有幾點問題:
1.您所認為的兩性平等該是怎樣的情況?
2.您所認為的兩性平等,真的夠平等嗎?
3.您可以確定自己在說兩性不平等的同時,自己能落實兩性平等?而不是假女性主義,以兩性平等之名來要求男性付出更多?


傳統社會因為有一定的時間與文化背景,要改變傳統可能需要幾百年。我的父母再怎麼開明,有些點對我來說也是傳統,可是我不會只看到傳統,並且一直抱怨、挑剔傳統的不好與缺陷。

沒有任何文化與主義是完美,可以達到無人抱怨的境界,因為人有缺點與優點,由人制定與提論出來的理論就不可能有完美。

既然如此,一直看著缺點與缺陷有比較好嗎?難道您的人生因為傳統而悲哀?還是因為傳統而失和?套用晴大說的「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那您就有選擇權是否要全部照著傳統走。

沒有什麼是「無可奈何」、「無法選擇」、「沒輒」,那只是自己不知道也不想脫離的藉口。當您選擇妥協的時候,請對自己的選擇負責;要不就是繼續努力到底,直到用盡力氣與方法。
沒辦法獨立就不要嫁

以前婆婆時代哪個人夫要多為妻子想想

最現實的就是平常娘家長娘家短

娘家不必辛苦做家事

遇到娘家人有疾就立刻表明自己已出嫁不能照顧

虛偽逃避的人佔大多數啦


lily112704 wrote:
關於您對我的回覆,我只有幾點問題:
1.您所認為的兩性平等該是怎樣的情況?
2.您所認為的兩性平等,真的夠平等嗎?
3.您可以確定自己在說兩性不平等的同時,自己能落實兩性平等?而不是假女性主義,以兩性平等之名來要求男性付出更多?


我所謂的兩性平等 ,是結婚之時 ,不會有人來要求女生說要以夫家為重 ,要融入夫家,

而是兩個成熟獨立的人,攜手同心共同建立屬於自己兩小口的家,

雙方的父母同等重要, 男方父母有需要, 是以男生為主, 女生為輔的去照顧長輩,

女生的父母有需要, 則是以女生為主 ,男生為輔的來照顧,

當然 女生也要出去賺錢 ,分擔家用 ,但 男生也要分擔家事,

購屋時 ,男女方都要平均分擔購屋費 ,結婚時的支出也一人一半,

沒所謂的大聘小聘, 還有約會時之支出 ,也應該男女生一人一半,

以上是我所能想到的, 如果真能做到這樣,

倒是離男女大同篇真的不遠了.

Irene1058 wrote:
我所謂的兩性平等 ,...(恕刪)


難 什麼是成熟獨立??? 範圍太廣了 兩性平等也難

男女約會起 婚後誰買房 家務誰來做 回娘家誰煮飯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