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因為我也是比較直來直往不喜歡太多禮俗的人.
依您老婆的顧慮或許是怕
一開了先例以後每年大大小小節慶都要費心打理.
我和我先生的做法是
各自打理各自的家
過年、母親節紅包幾乎比照婚前.
各自包給自己長輩.
另外前面網友有提到的先生在婆媳間扮演的角色.
我覺得他們寫的真的很好.
也很有感觸.
婚前本來以為我那個好好先生可能會扮演不好.
沒想到婚後倒覺得大部份時候他還做得真好.
不過這跟我們在一起十幾年了.
很了解彼此個性也很有關係.
不論是先生或太太千萬別天真的扮演起"傳聲筒"的角色
真正要做的是變成"決定者"或"終結者"的角色
簡單的說當夫妻間有一定共識或默契時
很多時候自己方的父母親若有什麼要求或建議.
通常當子女的就可以決定或回覆給自己父母.
也就是黑臉都由本身子女承擔.
至於日常性口頭抱怨的話語.
更是需要用智慧去評估是否需傳達.
其實很多時候長輩只是愛唸一唸.
做子女的就給他唸一唸就好.
我跟我先生結婚不到一年.
可是我真的很感謝我先生對我的照顧.
因為他幫我擋掉了很多不必要的困擾.
ex1.做月子 >> 他很果斷地告訴婆婆,我們要去月子中心.
ex2.之前公婆本來有意想要大伯來我們家住 >> 他也幫我擋了
ex3.懷孕前我本來有在準備公職考試,
懷孕後因為預產期和考試日很接近,加上我想自己帶小孩
所以現在都在家安胎,平常就做家事保持心情愉快.
打算小孩稍微大一些再重拾書本
>> 我知道婆婆和老公講電話時有在問他我還有沒有去上課.
但是老公都不會再唸到我這.
加油~~~
老公是最了解婆婆和老婆的人.
並不是老公一定要挺婆婆或老婆.
而是需要分辮和判斷找出中間的平衡點.
不然大家都會很辛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