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朋友鬧自殺 救命~~~

深血紅 wrote:
事情大概是這樣......(恕刪)

想知道憂鬱症的人會不會自殺

方法就是 直接去問他想不想自殺

精神科醫師 跟 心理師 都是採取這樣的作法

如果他有自殺的念頭 不一定會自殺

如果他有自殺的計畫 且聲稱他將很快進行自殺 情況就非常危險 必須立即採取行動

可以將對方送到醫院急診室

這些行動通常會激怒企圖自殺者 但你可以拯救一條人命

上面的內容是從底下的書抄出來的

是很有名的精神科醫師寫的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59253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59254


你也可以買那書送給他看

聽你的描述 感覺有點危險






深血紅 wrote:
事情大概是這樣......(恕刪)

這是一位 Evers 網友 曾經在01上寫的

引用一下 可能有點相關




目前在醫療體系內,臨床心理師發揮專業的舞台某種程度可說還在開疆闢土搭建中的階段.....
大多數的臨床心理師仍集中在精神科(身心科)提供服務,但也有少部分在家醫科、腫瘤科、復健科及安寧病房提供服務。
也就是說,除了精神科,某些大型教學醫院中的其他科部也有提供臨床心理服務....

若到大多數的醫院要看臨床心理師的話,在精神科仍須透過精神科醫師轉介。
缺點是個案可能因為精神科的標籤效應不願就醫,優點是精神科內的臨床心理服務健保大多有給付(雖然健保點值少得可憐,不敷成本),個案經濟負擔較輕。

若較無意願到精神科就診的話,在台北,一個很好的醫療資源是台大醫院...
台大醫院3年前成立了獨立的『臨床心理中心』,個案可以直接找臨床心理師掛號看診,不需再經由醫師轉介(這部分各大醫院也慢慢開始有類似的服務,但尚未有獨立的中心)。個案可視自己的主要需求(需精神藥物協助或需心理治療協助),主動尋求適當的醫療協助。

此外,臨床心理學的內容包含很廣,除了大家一般理解的精神疾病的內容外,其中一個分枝是『臨床健康心理學』,主要處理的是個案的短期壓力所帶來的困擾,例如工作或是生活變動、婚姻親密關係、人際關係、疾病或健康焦慮、情緒困擾等等。
這部分的個案的生活功能都很OK,只是因為生活中遇到一些短期壓力,而需要做些調整。版上大部分的版友需要的應該是這方面的服務吧。
而臨床健康心理學的臨床服務,主要是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在提供。
主要是因為台大家醫部有專任的臨床心理師和家醫科醫師共同合作照顧個案,也有相關的特別門診。而台灣各地從事健康心理學服務的臨床心理師,也幾乎都曾在台大家醫部實習過或在此接受相關臨床訓練,所以此處是健康心理學臨床服務的重鎮。但缺點是除了初次評估有健保給付外,接下來的心理治療晤談大多需自費。


所以版友有相關需求時候,其實可多收集相關資訊.....

臨床心理相關的服務其實不侷限於精神科個案才可獲得....





賣豆花的 wrote:
想知道憂鬱症的人會不...(恕刪)



世界就太美好了

有法律問題歡迎免費詢問唷! smile6746@hotmail.com
賣豆花的 wrote:
方法就是 直接去問他想不想自殺



精神科醫師 跟 心理師 都是採取這樣的作法


請你去路上問今年沒拿年終又被裁員的想不想自殺
他會說 : 更~會 , 不過我會先殺了你再自殺


老夫敢認定臺灣有8成以上的精神科醫生都不了解自己病人

反正你來了
就開個28天的藥給你交差了事
再加一張28日後的預診單
就不怕自己沒業績
等新開發藥出來後
在告訴病人說"你病沒好轉要換藥"
假如病人有疑問就兇他說 : 你醫生還我醫生啊 , 我讀10年的書勒
通常有憂鬱症的患者都會直接軟弱下來不敢反抗
再度霾下自信心理被破壞和憂慮 >> >> ( 轉變躁鬱症的導火線 )

回診後再交臨床藥報告給藥商業務
藥商業務也會不斷給臨床藥和庸金
再抽回扣


反正吃到最後就像吸毒一樣
吃藥吃上隱

精神科醫師 跟 心理師的方法如果有效
他就不用出書靠版稅
臺灣也沒那麼多憂鬱症患者
請他去平溪線走走,當然要避免他去跳軌
先去猴硐,有貓可以安慰他的心情
再去平溪線的十分站走走,看看瀑布和走走吊橋,多曬曬太陽,日照會減少憂鬱傾向
尤其...你應該買CCFL燈泡13瓦以上.如果房間很大,亮度不足
大概買18瓦.給他裝房間...應該會有效果(因為色溫偏藍,比較有鎮定效果)
但是時間到了要請他去睡,不然房間有亮的燈光反而會讓他失眠
然後買一台單車出去多騎騎
運動量不足,當遇到所有事情都很糟的時候,心理也會容易挫折
女朋友哦...嗯...儘量不要交啦,先振作起來再說
皮日休 wrote:
請你去路上問今年沒拿...(恕刪)




我常舉戒菸的例子,
就算你用了戒菸貼片、尼古丁口香糖等輔助,
真正要戒除菸癮單靠以上都是沒用的,個人能否去下定決心才是關鍵。

有法律問題歡迎免費詢問唷! smile6746@hotmail.com
dougmichelle2001 wrote:
我個人是很支持個案吃藥,

但重要的是要配合一些方法真正去"面對、解決"現實問題,


老夫在剛入門時也是很贊成吃藥治療
但環境卻不相容

吃藥必然要醫師和護士的督導之下服用
才能生理與心態上療養
也就是必須要住院查看
但在臺灣並不是家家都擔起的醫療費
家人病了只能放至家中休養
其他人則要面臨就業與生活付擔

這樣只會照成患者過份依賴藥物
忘了吃了沒~再吃
今天睡不著~明天就多吃2顆
28天的藥10天就吃完 ~ 一點都不誇張
嚴重的是大部份的藥有讓患者夢遊的附作用
家人有辦法不眠照顧病人第2天在精神洋溢去上班嗎


老夫承認說法太過真實沒有遮掩 --- 18歲以下請勿閱讀 ~ 好孩子看了也不可以問爸媽喔
醫院可不是慈善基構
醫生也是人
要包負業務壓力
醫好是理所當然
沒醫要被告要罰百萬
院長只會說奴屬醫生個人行為 ~ 依法辦理

叫他聽陳綺貞的音樂

或直接買一張 陳綺貞 太陽專輯

送給他聽

(這不是打廣告)

dougmichelle2001 wrote:
樓主
我身邊鬧過自殺的人太多了


我可以很老實跟你說
你這樣的"隨傳隨到"態度對他們而言是種侮辱!...(恕刪)

我覺得你很像 id2437


為什麼在你身邊的人 很多會想自殺 ?




深血紅 wrote:
事情大概是這樣......(恕刪)


他每天每天都在找我哭訴、抱怨,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安慰或是說些什麼...

長期下來,怕自己會先因為睡眠不足死在客廳沙發上...這一個星期可能一天都睡不到4小時....

現在好想自殺...人在屋頂不知道該不該跳....



最近他女友跟他提出一陣子不碰面、不接電話、不連絡 想知道我朋友是否真的愛她

這女人應該正在享受吃香腸的快樂吧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