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se wrote:
前提摘要一下我們的關...(恕刪)
覺得性格差很多 性格包含做人處事的信念 生活價值觀 做事的規則準則。
交往過程感覺互相不適合,能放下趕快放下。
婚後,要改變自己和改變對方都不容易。除非自己是討好型人格,那麼更累,也不會過得好。
他對你說的話和說話的方式,不一定是針對你個人,而是他成長歷程,成年以前接觸的客體,如父母親 師長 同學 朋友 對待他的方式,它會存放在每一個人的潛意識之中,形成生活的模板,跟你好不好沒有一定關係。
也就是說,這樣說法是童年模仿學習而來的表達方式,並沒有甚麼惡意,可能小時候原生家庭的教育和表達模式就是這樣的。
你聽了不舒服,可以理解,會覺得愛你是有條件的愛,要作了什麼事,才值得被愛。
那不是你真正想要的愛和感情。
如果要走下去,就把他的話認知解離,不要太投入他的語境,只要接觸當下,釐清他所表達的含義意思即可。
然後也要跟他分享,如何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不滿的情緒,最好不要用指責,否定,貶低.嘲諷..等等對待對方。
而他為什麼會這樣,也是因為我們孩童時,潛意識模仿父母 師長 同學朋友對待我們的模式。
無意識中代際傳遞給身邊的人及下一代。要避免這種事,就是兩個人常常各自不斷的自我覺察,然後自我覺知,之後才能夠漸漸的由內而外慢慢的作出改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以及所產生的情緒消化和面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