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才知道會做家事(東西洗乾淨、分類收納、採購食材做菜擺盤)是需要學習的,
不是說要去上個課(當然上課很好啦,例如做菜),
現在這些家務的雜誌、部落格、youtube很多,
影片的話國外影片較多,這類的國內影片較少,youtube關鍵字house cleaning routine,一堆影片邊做家事邊看很放鬆,
細一點的項目,比如不鏽鋼鍋怎麼清啦、如何用小蘇打無毒打掃家裡,中文影片不少,善用搜尋功能。
我小時候常跟我媽打包票說暑假會收房間,最後沒收好被揍,
後來才知道問題在於「不會收房間的方法」,並不是我懶。
到大學因為宿舍堆太亂不會收,摔到送急診之後就痛定思痛,
有事沒事就看這些家務的書籍雜誌,跟著書做,
我結婚後家裡收得跟飯店一樣,
打包出國,行李一打開連日本海關都會驚嘆,
住飯店,打掃阿姨可以補充衛生紙咖啡包就走,沒辦法我習慣享受隨時收很漂亮、很乾淨的環境,這樣才放鬆,
比較晚認識我的人,都不知道我有這種黑歷史。
做菜因為相信人會唸書就好其他花錢解決,向來遠庖廚,
直到留學下廚太難吃了,太晚無法外食,有天自己在廚房哭了一頓之後決定練廚藝,
現在今非昔比,請客人在家吃,
我做的或餐廳買的混著上桌,分不出來哪盤是餐廳做的,
還有我的廚房乾淨到跟第一天開始用一樣,沒有一點油垢髒污。
另外一種不想丟東西導致家裡被雜物淹沒,有可能來自成長經驗的心結或是心理疾病Compulsive hoarding,
這要借助心理諮商的力量,如果家人是這種狀況,求助專業吧,不然老了可能會變成垃圾屋,
使用火與電都危險,同時對家人的健康不好,容易藏匿太多黴菌、小生物。
如果你希望不會收東西的太太做好家務,
要引導她學會做家事的方法,
如果有心結,要打開心結,再去學習做家事。
早期日文翻譯的收納書籍,是從教你收每一樣東西,
現在風向變了,從斷捨離、從簡單生活開始,然後再去講更少的東西如何收納,
這些書博客來很好買,或是去圖書館借。
睡眠的問題,科學已經證實有些人的基因就是早睡,有些人習慣晚睡,
所以家裡面只要不要互相吵到就好,這種事不用吵吧!
沒小孩前我可以(幫老公做好早餐後)早上六點才睡,下午四點才起床,
家裡還是收得很好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