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alesca wrote:你有沒發現這兒多了...(恕刪) 唉 這個女人就這水準 除了抱怨男人 自已啥都不行 標準的雙重標準要妳不服 等到妳有一天能像男人一樣頂天立地撐起一個家不但不抱怨還要回家疼惜妳的配偶再說
古代姓氏是分開的,姓是母親的姓,氏是居住地.母系社會很快就式微了,父系取而代之,在先泰時代已經是冠父姓或者冠以氏(氏仍然繼續延用下來),例如"趙政"這個大家都知道的歷史大名人,因為居住在趙地,所以名叫趙政,住在當地的人都叫趙*或趙**,是冠居住地(氏)當時的通用法,後來趙政跟著母親回到泰國,就回復父姓,改名為嬴政.另一個先泰的大名人商鞅,他被封在商地,所以稱之為商鞅,這也是氏的用法,在被封在商之前,他叫做衞鞅,但是他的祖先也不是姓衞(他老爹姓姬啦,衞應該是使用國姓)因為他是衞國的庶出公子,所以叫做衞鞅,後來居住在商,便成了商鞅了.氏冠在名之前,會因為居住地的改變而改變稱號後來環境跟文化的改變,姓跟氏很快就統一了,原則上都是冠以父姓,不再冠以氏,統一稱之為姓氏.現代的女人經濟獨立自主,不再像古代一樣依靠著夫族的保護及供養,孩子也可以選擇姓女方的姓,無論姓誰的姓都是自己的孩子,我個人覺得沒差吧.以後會不會回歸為母系?誰曉得?畢竟父系社會是經過歷史演化而來的,古代還得冠夫姓,現在台灣女人已經不冠夫姓了,不過多數人的子女還是姓父姓,在歐美國家女人還是會冠夫姓,全家都同一個姓氏,女人不冠夫姓,小孩還會感到奇怪,為什麼媽媽跟他不同姓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