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個女性朋友頗CCR 去了澳洲兩趟 就喜歡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 回台灣後的工作都做沒多久當然也有認識外國男 前些日子那外國男孩來台灣跟他家人生活了一段時間就如你所說她們都表示外國男很溫柔,很紳士,並且會給女生一定的私人空間,這是台灣男生辦不到的事放屁!個人覺得當CCR不要緊 但不要拿來抱怨台灣男性少了什麼 要不然只會讓人覺得反感
chipbondta wrote:你只在澳洲認識的台灣...(恕刪) 先不討論心態可議之處,就以文化背景來說。誰跟你說台灣在尊重女生這一點輸歐美,錯了,歐美就是很不尊重女生才會有女權主義這東西出現。台灣早期確實男生很不尊重女生,只是那時代台灣女生不會懂的反抗。歐美就不一樣,文化告訴他們,權益就是要去發聲、爭取、鬥爭取得的,安安靜靜的是沒人會理的。不過也因為這樣,台灣也因為歐美女權高漲相對得到好處,至少在尊重這方便確實很很多了。但歐美人家是告訴你,平權ok啊,修車、賺錢、換燈泡等勞力工項也一起來吧;台灣是福利、優惠、享受都來吧,其他累的不要給我。至於說,感覺比較紳士,你每天穿西裝打領帶,口袋麥克麥克,會笑,我保證誰看到你都很紳士。從小接觸的電影和書籍都告訴你,白馬王子多溫柔,王子的白馬多高挑或是白王的馬子多正等,也較造就大家都以為外國人多棒。我老婆德國人,回去德國都只會宣導要嫁給台灣人,因為台灣男生啥都幫你用好,還會給你錢花;在歐美,你去死吧!!我老婆學商的,在敎商科,但她一個人會拆汽車引擎或是拆換熱水器,自己搭A字梯鑚牆壁,台灣哪個女人有辦法?文化背景造就的
會有爭議都是因為少數樣本去對映多數群體而產生的。CCR是自己的選擇,除了種族國籍之外,它會受討論還有一個因素,應該是不確定性高。不確定是來自於人的流動遠比同國籍的要容易。因為會在異地相遇,就表示這樣的人,比較敢闖,比較願意離開舒適圈,所以會認為也容易跑。但我們通常看的都是個案,而事實上有沒有正確的大樣本統計出來?我看也少。這個問題這段時間在國內廣受討論,主要也是特定一群人去鬧出來的。不可否認,某些人確實有種不適當的心態,讓人鑽褲襠,進而造成部份外國人對台灣女性(甚至台灣)的誤解。但這不是全部。所以,也不用為個案來解釋成通案。我也見過外籍男性與台灣女性幸福美滿的例子,而且是成家立業生根台灣的現在進行式;當然也看過那種純玩咖的人,玩到得病掛掉的。但我寧可相信前者居多,因為人大多數都是珍愛自己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