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假日回去 她可以玩孫子 不用付照顧的責任跟壓力 這樣最好
有些長輩心疼子女養孩子辛苦,又出錢又出力的
但其實應該放手讓子女自己去體會養育小孩所應該付出的心力
不要剝奪子女做爸媽的權利~
子女自然會從照顧小孩的過程中,了解父母的辛苦且成長
真的要做,也不要有所求的心態,或是一邊抱怨又不放手
像版主的例子~帶回岳家媽媽覺得不開心
因為平常她帶的那麼辛苦一放假你就帶回去陪別人玩?
可是岳家也很少看到孫子,媽媽平常的辛苦讓她沒辦法有同理心
出去的時候不帶孩子去,媽媽覺得連個休假日也沒有
出去的時候帶孩子去,媽媽覺得你只會利用我
加上孩子大了之後諸多教養問題
真的 請媽媽放手 讓保姆帶
假日再好好享受天倫之樂就好
會吵的孩子有糖吃,
有些父母對自己的孩子也是欺善怕惡的,
乖乖聽話的孩子無所適從,
隨意任性的孩子反而能讓父母聽話。
這是經驗之談,
聽話的、任性的,本人都做過,
覺得任性的比較好。
父母是不會改變想法做法的,別傻了。
只有自己改變對待他的方式,你才能活得好。
還有,
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自己的生活要自己調適,
父母的生活調適不好,是他們自己的責任,
不應該將子女的生活也一起拖下去。
我認為父母要自己去找生活的重心,
不應該寄託在孩子或孫子身上,還要孩子配合,破壞孩子的生活。
子女最多就陪父母一段時間,成年後就應該要獨立,父母要放手。
這都是控制欲做祟。
最討厭用甚麼儒家禮法來講孝順,
所謂「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前面兩句對,後面兩句,做不到,
請問賢人有幾個?
當賢人是要忍人所不能忍,會心臟病,早死。
我也來分享自己的想法
.
我是認為版主的媽媽是太寂寞了
一個人離鄉背景來幫你看孩子
周末要的,是你們(特別是你這個兒子)的陪伴
雖說是要讓她休息,但她人在外地能有甚麼樣的休閒活動可做
不就是想找個人講講話,但你們又要往外跑
難怪老人家不開心了
.
大家說孩子自己帶或是請保母都是解決問題的一部分方法
關鍵還是老人家跟孩子一樣,需要照顧她的情緒
看是怎麼分配周末的時間
讓媽媽也享享三代同堂的和樂時光
慢慢的,緊張的關係應該會好一些
.
另外,單單把孩子帶回來自己帶
會讓老人家有被捨棄的感覺,以後情緒的後座力很大
要小心處理
以上是我得婆媳相處經驗,效果不錯
現在兩人關係很好,還能常常通電話聊天
供版主做參考
你媽其實是要你們假日時花時間陪她,吃飯、聊天、看電視都可以,就是不要你們假日出去玩都沒找她,或待家裡也只是待房間做自己的事...
媽媽很辛苦離開台中到新竹幫你帶孩子,其實在某方面,她很甘之如飴,求之不得,高興得不得了。(老人家生活很無聊的)。要求的回報就是你們放假時要陪她,跟她聊天、聊小孩的事...等等等。
不過,大家平日上班累死了,假日待家裡就是想放鬆睡懶覺、打電動,做些不用大腦的事...很少人願意跟父母聊天。如果你爸爸還在的話,或許還能陪媽媽,就少了念你們的機會。
我也有遇過類似的情形,雖知道老人家是出於寂寞心理,產生碎碎念的狀況,但卻也無法改變自己跟她聊天。
我想過一個方法 -- 幫她找第二春,或跟她能合得來的同性朋友亦可,讓她們出去聊聊走走,看能不能讓她把注意力移出她的兒子&孫子身上。不過,人年紀大了,有個性,不太願意交朋友 @@
現在有錢也不一定請到合法的保母
再者媽媽的確是很辛苦
小弟不知大大有沒付錢給媽媽幫帶小孩啦
但不多不少也要付的
畢竟不是義務來做的
而且大大也會說媽媽從台中來到新竹沒朋友不熟地方一天窩在家
只有小孩子一直陪著她老人家過每一天
小孩不哭不鬧當然開心
但小孩不多不少也會有哭鬧情況
也是媽媽照顧的
有時候她哪老人家可能想跟你們聊聊天訢訢苦
但你們上班的下班回家都累得半死了
老人家較明白所以可能不多說而已
老人家一星期裡最期待可能是假日
因你們會幫忙帶小朋友
怎知你們可能忘了一點
就是把小朋友帶出去了
可是媽媽卻留在家(她路不熟.沒朋友)
都最後也是生悶氣
媽媽可能是跟你們吃醋
想在假日時你們會帶她出去走走
回頭想一下
媽媽今天跟大大耍脾氣
其實是想大大除了關心小孩外也多關心她老人家一下
如不是媽媽可直接掉出一句
小孩你們自己帶回
她老人家回台中好了
畢竟已為人兒人夫人父了
各方面都要多想多兼顧的
大大好好加油喔

雖然帶母親一起出門會好一點,
但爆點只會比較少,而不會完全沒有。
這在我家也是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
只是這個真的無解,
尤其在單親家庭,
沒老公的媽媽或婆婆很容易這樣。
不過我家不是婆媳問題,
而是母女與母子。
ps.你夾菜時有先夾給媽媽嗎?
去外面回來有帶東西給媽媽嗎?
(這樣媽媽就會期待你們出去,認為只要你們出門回來就會有好事…感覺跟訓練我家毛小孩一樣

把焦點放一些在媽媽身上,對媽媽的呵護就像呵護自己老公或老婆或男女朋友一樣。或是哪個你想巴結的上司。
這是關於人與人相處的課題。
記得事先和老婆溝通,並且輪流做這些事情,畢竟你是兒子,先天佔有優勢,大部分給你老婆表現會比較好。
婚姻要經營,工作要經營,親子關係(包含對上面與對下面)當然也要經營。
-------------------------
我也還在學習。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