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

大家都不生,那麼老了以後怎麼辦??

這一長串看不完...

只是.人生這本書,作者應該是當事人才對.

怎麼會一堆代筆急著想幫忙寫?

生或不生都是作者的選擇,請尊重原著



fairy1203 wrote:
跟你解釋真的滿累的....(恕刪)


這位大大,在下懷疑你到底懂不懂中文

生病治療都不用花錢的嗎?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錢是一定要在乎的、要規劃的<==在下早已經說過不用賺就有用不完也不會斷的錢,就算在下死了,錢還是不會斷,就算台灣倒了,在下的錢還是每個月每個月的進戶頭,更別說在下早已經存好養老金了,這個很難理解嗎?!

我們先不要管放棄急救同意書是幹嘛用的,問題在於你都要急救了,你還能自己簽? 不過如果在病情有徵兆時就先跟醫院拿表格來填好放在身上並且時時交代護士置放位置(因為身旁無人),這樣可行的話我也無話可說。
<==你如不曉得何謂"事前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DNR)",請先自己去GOOGLE,再來同在下說理,沒常識又不看電視,不生小孩身旁就無人!

如果身體限制了花錢行為也無能為力<==如果大大要說癱瘓了,動不了...類似的情況,所以沒辦法花錢,這個在下不就又早已經說過,自有專人安排在下到荷蘭安樂死一死,這樣還有問題嗎?

這問題另外一位網友也有提到,比起國外,我們的稅繳的那麼少,加上長久來文化及價值觀的差異,你放心像國外一樣把自己交給國家? <==鬼島在下可不留戀,在下在年輕時眼光早就放遠,所以不勞大大費心
不過在下也不能怪大大是否井底之蛙?!連鬼島有的DNR大大都不知,更別說鬼島沒有的...

這裡我也無話可說了,只能說你不適合團體生活,你沒有認同的概念,你沒有共同為一個目標奮鬥的概念<==大大扯遠了吧!在下不認同鬼島的國旗,不認同族譜....這跟適不適合群居也扯的上關係?
大大的意思是因為在下不覺得族譜很重要,以後死了也不要治喪弔喪,所以我家親朋好友全部都跟在下絕交?!因此也沒有共同為一個目標奮鬥的概念?(光看就覺得好笑)
在下跟另一半共同努力而達成的目標可多囉:
找個人間仙境好山好水移民,有漂亮房子每天看海,有泳池花園健身房,有烤箱蒸氣室,有傭人一打在打理,存夠養老金,環遊世界(只剩這項還未完全實踐)
除此之外還多了些意外收穫
要是在下臨時有個什麼頭疼牙痛的(雖然不大可能),內線24小時ON CALL,醫療隨時伺候
換成鬼島,恐怕連個病床都不知哪裡有吧!(別再濫用鬼島的健保,再不愛惜你們的身體,搞不好鬼島以後找不到非醫美醫生治病吧!)

這裡我的觀點優勢就出來了,我的兒女們要是不孝,不侍病,不肯奔喪,頂多跟你打平,但是如果我從小給他們灌輸良好的倫理觀念、為人處世的道理、正確的價值觀,他們成為了一個正派的人,你是望塵莫及。
在下都已經跟大大說了"在下並非沒後代",大大卻還跟在下扯這個,莫非以為自己會生小孩有多了不起阿?!,誰人會想自己的小孩其實不受教?問題又有多少小孩受教? 大大這麼高估自己,自認這麼會教小孩,那怎不早得個模範父母親什麼的!(等你小孩能順利養大結婚生子,你病了還樂意隨侍左右再來說嘴)

有能力給小孩好教育,好照顧,健全的家,愛小孩...所以要去生是自家的事,別人家生不生不關在下的事(在下雖住海邊,但是討厭管別人家的事)也不關大大的事
在下小孩將來要姓什麼,要住哪幹什麼(只要不危害社會)都隨他自己的意願

在下跟另一半早為將來做好規劃,退休養老準備,甚至臨死準備,兒女將來不生,不侍病,不奔喪我們樂意
大大卻等著子女依靠,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兒女將來不生,不侍病,不奔喪大大死不瞑目
請問哪裡打平?

此外倒不知大大除了教導小孩給"正確"觀念外,還給了什麼讓他可以順利結婚生子,然後等你病了可以讓他安心隨侍左右的條件?
要是小孩可以選擇出生權,想必會比較想當在下的小孩而不是大大的
這才是大大望塵莫及吧!

身體好時分開住,獨立生活彼此不干涉,身體不好時可以有依託,自己不行時另外一半的照顧也放心。<== 如果大大都要靠別人,萬一病個十幾年,那誰還敢嫁入你家?這樣大大不就要絕後?(別說你會教兒子要會找個多孝順的媳婦願意嫁入你家讓你依託)

當初在下發文即已表態"為了防老而養兒,在下認為太荒謬(此為在下觀點,不認同者不關在下的事)"
在下周遭父母公婆夫妻子女正因為尊重個人獨立思想,大家相處幾乎無話不談,有如朋友般融洽,不用要求自會想多親近
反觀大大連在下這不相干的"路人乙"都如此干涉,在下真的萬分懷疑大大的婚姻生活,親子互動(尤其是小孩長大後),更別說以後如有婆媳關係...真的會相處愉快嗎?

在下跟你解釋更累,麻煩大大要引在下文發文前,請先熟讀在下所有發文內容還有加強自己的基本常識以及中文程度,別浪費在下時間
大大自己尚且需要別人教導,怎還有自信可以教導出有正確價值觀的下一代!
fairy1203 wrote:
你應該還不懂我的意思
有條保險你就避不掉了吧
強制的車險
為什麼會強制要辦車險
你應該覺得很不合理
那快去申訴吧
?...(恕刪)


什麼險?
小事情..我沒在意

fairy1203 wrote:

另外國外因為高額稅金
可以有很好的社會福利
在台灣這樣你覺得老人平均壽命不會降低?

?...(恕刪)




我不介意最後的歲月
有時候那段沒有也好

老人福利這點倒是亞洲國家不足的地方
因為畢竟民族習性
國家的確把負擔老人的責任推給子女
不過這個氛圍漸漸在改變了
這個趨勢不便在此累贅

fairy1203 wrote:

老了沒有子女就像我前面其他回覆
精神上、身體上都沒有後路可退
一出狀況要自己全部處理
偏偏有時自己無能為力
?...(恕刪)


1.同國外老人或是喪子的老人
2.我還是不會為了此目的去生小孩

fairy1203 wrote:

一個健全的社會是有老有少
並且有足夠的年輕人口來照顧老年人
年輕人老了再由子女照顧,子女老了再...
這樣循環才是生生不息
只有死沒有生你覺得合理?...(恕刪)


合不合理我沒興致了解
我也沒有要撼動別人的信仰

如果以人類社會來看 像您要生小孩的人還是很多 何須擔心其他人
如果以地球的眼光 全人類死光也無所謂

iitsunny Chen wrote:
外勞會越來越多,先提供一數據依據主計處統計101年社福外籍勞工-合計200,061人,未來可要自己看著辦


全球都老年化
你到時要去哪裡找年輕人來照顧你啊~
台灣的年輕人到時都去歐美照顧阿多仔
不然就去澳洲當屠夫了
台灣的經濟到時可能還比東南亞慘
你以為還有菲傭.越傭.印傭....來照顧你嗎?

免責聲明:我是開玩笑的,別認真。
fairy1203 wrote:
你要自己簽自己的放棄急救同意書?
這麼厲害幹嘛急救?

政府推行真的不夠力
要民眾自己上網下載或自行去醫院索取
找兩個人幫你簽名見證,寄回去,然後就會註記在你的健保卡中
平時身體還ok還有自主意識的時候就要簽啦
不是昏迷的時候才簽喔
以上請google搜尋

ps.我個人已經簽好了,娘家婆家只有我一個人簽
給他們表格,大家都覺得沒必要
哈哈!台灣人果然對死亡還是避之唯恐不及

fairy1203 wrote:
跟你解釋真的滿累的...
回覆一篇都要打上幾百字...

這位大大才是沒想通吧!
既然都沒辦法決定自己的錢怎麼花,你還去在乎有多少錢幹麻!
大大不知道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就代表著不需插管等儀器急救!(中文看的懂吧!)

你自己邏輯上不通阿,前面一句沒問題,後面一句有問題,食衣住行,生病治療都不用花錢的嗎?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錢是一定要在乎的、要規劃的,好了,現在有錢了,但是如果身體限制了花錢行為也無能為力,這意思你懂吧! 再來你再仔細看看我前面的回覆,這樣比較好懂,我們先不要管放棄急救同意書是幹嘛用的,問題在於你都要急救了,你還能自己簽? 不過如果在病情有徵兆時就先跟醫院拿表格來填好放在身上並且時時交代護士置放位置(因為身旁無人),這樣可行的話我也無話可說。

在下做事就是因為不逃避面對
所以才去積極規劃
看看老外吧!
誰要是有那種"大家都不生,那麼老了以後怎麼辦??"的觀念,準被他人笑死

這問題另外一位網友也有提到,比起國外,我們的稅繳的那麼少,加上長久來文化及價值觀的差異,你放心像國外一樣把自己交給國家?

人還沒上了年紀
食衣住行各方面就開始需要做調整(大大要是可以跟在下一樣,保持體態,各項健檢指數正常,連感冒都不曾達20年,再來跟在下討論,你面對還是逃避自己的健康)

自己身體不趁年輕時就開始多加保養照顧
沒聽過"久病床前無孝子嗎?"
不先想想怎麼活的好,又先想到死後怎辦?

那要恭喜你,也希望你能夠一直維持這個狀態長命百歲。

族譜跟愛心沒半點關係,但是怕自己的錢分給愛心就有關
在下高興立遺囑死後把財產捐給愛心不犯法吧!

這裡我說了什麼嗎? 這是好事,當然歡迎樂捐阿~

家族,國家,國旗,職業...需要認同什麼?
別跟在下說你多愛你家族,國家,國旗,職業...什麼的(那是你家的事,抱歉語氣尖銳但卻是如此)
在下不需要這種不切實際的精神認同,心靈空虛匱乏,才需要找寄託

這裡我也無話可說了,只能說你不適合團體生活,你沒有認同的概念,你沒有共同為一個目標奮鬥的概念。

在下表達自己對"大家都不生,那麼老了以後怎麼辦??"的觀點
多謝大大"干預"了在下對自己的觀點(在下也非沒有後代,但不需要後代為在下的老死負責)
以後在下病了死了不用大大幫在下處理
大大的兒女們要是不孝,不侍病,不肯奔喪也不用通知在下

這裡我的觀點優勢就出來了,我的兒女們要是不孝,不侍病,不肯奔喪,頂多跟你打平,但是如果我從小給他們灌輸良好的倫理觀念、為人處世的道理、正確的價值觀,他們成為了一個正派的人,你是望塵莫及。

請教大大"生子"與"三代同堂"比例有多少?
最好是那些寄望生子養老的大大們
都能夠如此"幸運"事實勝於雄辯吧!
難道將來後代不跟你同住幫你侍病,治喪,你要拿刀槍逼著他們去"孝敬"你?

同上,身體好時分開住,獨立生活彼此不干涉,身體不好時可以有依託,自己不行時另外一半的照顧也放心。

1.你對長輩的照顧,你的小孩未來會不會也這樣對你,答案應該是不一定
親子之間的關係往往就是討債~還債~報恩~報仇,要看你跟他是怎樣的關係
對長輩的照顧"甘願做,歡喜受"就好了,
要把自己的付出建立在未來小孩的回饋上基本上是很危險的,如果他不照你的盤算走,怎麼辦?

2.有聽過"心想事成"這說法嗎?
一直想著老了病了要人照顧,所以才要生小孩來幫忙
建議換個角度想會比較好喔
"我很健康,我老了不會生病
即使病了也不會有太多痛苦
我盡量自己自理,或者根本不需要人來照顧我
..........."

曾有人說過這樣的理論,許多病都是想來的(注意:不是所有的病)
這樣的理論網路也找得到,個人覺得挺有道理的
大家都好認真!...這裡是01捏...

生不生小孩,和老了怎麼辨?..這.這是兩碼事吧! 人生想怎麼過,自己看著辨!

話說當年會想生只是因為個人己走入"吃喝玩樂"的輪迴裡~~無聊才來嚐鮮做人~~小孩真有趣~~
大家都好認真!...這裡是01捏...

生不生小孩,和老了怎麼辨?..這.這是兩碼事吧! 人生想怎麼過,自己看著辨!

話說當年會想生只是因為個人己走入"吃喝玩樂"的輪迴裡~~無聊才來嚐鮮做人~~小孩真有趣~~
OCEAN1975 wrote:
全球都老年化你到時要...(恕刪)


你提出的問題,的確是個未來的趨勢,基本上老年照護或長照,不是單純的市場供需問題,不過若單純以供需來看,還是可分下列兩方向:

提供者:

印尼,泰國,菲律賓,越南
其中家事服務方面,以印尼為大宗
印尼政府雖然宣布2017年停輸外勞 為政策目標且印尼海外勞工總人數約為600萬,其中在台灣約18萬人,但如果印尼政府如他的政策發展下去將會因印尼國內經濟持續發展,願意海外當外勞的人越來越少,而導致將大量缺工,同樣的情況 也在泰國發生。

不過你換一個角度想,
"根據印尼統計機構的統計,印尼的貧窮人口:一九九○年有二千七百二十萬人(百分之一五‧一),二○○九年有三千二百五十萬人(百分之十四‧一五),二○一○年八月三千一百七十萬人(百分之十三‧三三)。因為人口的增長,國際油價的暴漲,引致通貨膨脹,拉高糧食的價格,受飢餓威脅的人口增加,貧窮人口也跟著增加"而印尼人口:2億4000萬生活在國家貧窮線下的人口比例:16.7%(無每日生活費低於一美元的人口比例數據)"這麼高的數字,短期內還是不太可能擺脫勞動力輸出國的.

不管經濟如何發展重點還是看年輕人(15歲以下)的比例,因為未來30年就要看這些人表演了,
印尼 2011 人口約2.4E 15歲以下28%,65歲以上6% 均壽70.76
菲律賓 2011 人口約0.95E 15歲以下36%,65歲以上4% 均壽71.7
泰國 2011 人口約0.7E 15歲以下21%,65歲以上9% 均壽73.1
越南 2011 人口約0.88E 15歲以下28%,25歲以上7% 均壽76.2

台灣 2011 人口約0.23E 15歲以下16%,65歲以上11% 均壽79.3
日本 2011 人口約1.28E 15歲以下13%,65歲以上23% 均壽82.6
韓國 2011 人口約2.4E 15歲以下28%,65歲以上6% 均壽78.6

大陸 2011 人口約13.46E 15歲以下17%,65歲以上9% 均壽74.8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84%E5%9B%BD%E4%BA%BA%E5%8F%A3%E9%A2%84%E6%9C%9F%E5%AF%BF%E5%91%BD%E5%88%97%E8%A1%A8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5830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84%E5%9B%BD%E4%BA%BA%E5%9D%87%E5%9B%BD%E6%B0%91%E6%80%BB%E6%94%B6%E5%85%A5%E5%88%97%E8%A1%A8%EF%BC%88%E8%B4%AD%E4%B9%B0%E5%8A%9B%E5%B9%B3%E4%BB%B7%EF%BC%89

所以,只要未來30年內,你有長照需求,應該還是可以以金錢買到服務的,因為這些人口輸出國,年輕一代,也是要賺錢的!

需求端:
以台灣而言,目前就是經濟不好,未來沒發展,但還是有下列兩點可參考:

1.政府開辦的長照保險,請自行上網了解
2.個人準備的退休與保險,我是有準備啦,所以建議大家要想想

至於你講到小孩長大後的未來,老實說,我只能說小孩未成年時,是父母的責任,成年後,他將為自己負責,就像我為自己負責一樣,不用想太多,我願意為我父母付出那是我願意,不代表我要我的小孩一定要為我付出什麼!

多賺點錢就不用擔心了.

也許等你老後,妳會慶幸沒小孩跟你伸手要錢!
達成夢想和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
  • 5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