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r wrote:或許他們正是老天安排來教會我們學會一些東西的人呢.. :)...(恕刪) 是呀!不論遇到了什麼奇怪、難以理解的痛苦遭遇...,甚至是蓄意傷害自己的人,當下的痛苦是很難忍,但後來想想,對方也是因為有他痛苦的根源,不足以對外人道,只是剛好由我們承接了他對痛苦的反彈,成為那個無辜的犧牲者,多想一些,還是要用愛去包容這一切。這就是上帝要交給我們的功課吧!
misschih wrote:"生命的導師",今天...(恕刪) "生命的導師"....應該是我當兵學長, 哲正學長,我以前思考邏輯不好,我在他的底下做事,兩年時間學到要如何思考,學習如何討論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及做人處事的態度我很感激他謝謝他讓我磨練許多心智不會像高中時那麼幼稚雖然說在他底下做事很辛苦他有時會很兇有時還蠻親切的讓我見識到公私分明的人就這樣
生命的導師.好像出家人再說的話喔生命的導師.我覺得因該是自己喔想想自己的希望,自己的興趣喜歡什麼,想追求什麼想到那裡旅行,想遇到怎樣的人得到了什麼樣的經驗就如同這一切的過程,會形成你們的未來自己就一定可以指引你們往更好的未來之路前進
自己+良知+道德引用但丁的話道德常常可以迷補智慧的不足 然而 智慧卻無法迷補道德的缺陷引用日本一休大師的話從有漏路到無漏路短暫一休 要刮風就刮風 要下雨就下雨 荷引用趙洲石橋典故渡驢渡馬渡盡眾生引用nickhsu的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misschih wrote:"生命的導師",今天...(恕刪) 建議你不要帶任何成見如果你想了解Krishnamurti ,建議你不要帶任何成見,直接用心傾聽他到底在說些什麽。如果預先以某一派某一論先給予設定,再以某一派某一論的觀點去看待,你將不能看清那穆提這個人的真相,也就是說,不要給自己先帶上有色眼鏡看事物。呵呵……,這道理很粗淺,相信你也知道這個道理,希望你不僅僅是知道,而是確實明白這個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hat is love?我覺得有件東西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沒有任何動機的熱情。那股熱情不是來自某些誓約、執著或色欲。不認識熱情為何物的人永遠無法了解愛,因為只有在徹底舍棄自我中,愛才能出現。始終在尋覓的心是無法熱情奔放的,當你停止尋找它時,反而可能邂逅它,這不能靠努力或經驗,而是在毫無心機之下才能相遇的。你會發現這種愛超越了時間範疇,屬於個人,也超乎個人;可以專一也可以遍布,就像一朵花的芬芳,你能聞到它,你也能毫無知覺地擦身而過;那朵花為每一個人綻放,包括那個在它面前深吸一口氣而且愉快地註視著它的人。不論人們是在花園內或花園外,對那朵花都毫無影響,它只是自然地讓所有人都能分享它的芬芳。愛是新鮮、活潑而充滿著生命力的,它沒有昨日,也沒有明天,更不受雜念的幹擾。只有赤子之心才能認出它來,而具有赤子之心的人是可以在這個已經失真的世界中生存的。人們總想透過犧牲、崇拜、人際關系、性生活以及種種快感和痛苦的途徑,去尋找那不可思議的愛,然而,唯有意念開始認清自己的真相而自然終止時,才可能找到愛。如此而得到的愛,才沒有對立、沒有沖突。也許你會問:「如果我找到這種愛,那麽我的妻子、孩子以及我的家該怎麽辦,他們的生活必須有保障啊!」你會提出這個問題,就表示你從來還沒有跳出思想及意識的領域過。如果你曾經跳出過一回,你就根本不會有此一問了,因為你已經知道在愛之中是沒有時間和意念的。談到這裏,你也許會覺得自己受到催眠而入迷了,如果你真的想超越思想和時間,也就是超越悲傷,你就必須先覺察:所謂的愛是屬於完全不同次元的東西。可是你不知道如何進入那美妙的源頭,那麽你該怎麽辦﹖當你不知道該做什麽時,你就什麽也不做,不是嗎﹖就是這樣,什麽都不做,然後你的心就完全寂靜了,你知道這是什麽意思嗎﹖這表示你已經不再尋找、不再渴望、不再追求了,當中心點一消失,愛就出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克裏希那穆提很快就成為堅強無畏、難以歸類的人。他的言論和著作無法歸屬於哪一種宗教,既非東方也非西方,而是屬於全世界。一九二九年的八月三日,克氏宣佈解散專為他設立的“世界明星社”,退還所有信徒的捐款,他發誓即使一無所有也不成立任何組織。因為真理不在任何人為組織中,而純屬個人了悟,一旦落入組織,人心就開始僵化、定形、軟弱、殘缺。他的另一項驚人宣佈是,他否定了所有過去的通靈經驗,認為一切心靈現象都是人類接受傳統暗示和過去習性的策動而投射的念相。從此,這位被選為“世界導師”的克裏希那穆提,才真正開始光華四射。一九三九年二次大戰爆發,面對世界的動亂、人類的自相殘殺,克氏感到刺骨的哀傷以及更為超然冷靜的深思,他開始探索真正的教誨,要用最簡單而直接的語言帶領人們進入那種不可思議的境界。這位慈悲與智慧化身的人類導師,窮其一生企圖帶領人們進入他所達到的境界,直到九十歲去世前都還在不停奔波。一九八六年二月十六日晚九點整,克裏希那穆提不可思議的一生結束了。他留下來的六十冊以上的著作,全是從空性流露的演講集和講話集,目前已經譯成了47 種語言出版。在歐美、印度及澳洲也都有推動他志業的基金會和學校。他們一直強調克氏教誨的重點:人人皆有能力靠自己進入自由的了悟領域,而所謂的真相、真理或道,都指向同一境界。克裏希那穆提,這位被譽為歷史上旅行次數最多,晤面人數最多的世界導師,不喜歡被人們稱為“大師”。他雖然備受近代歐美知識份子的尊崇,然而真正體悟他的人,至今寥寥無幾。引言我們配做父母嗎?想想我們曾經受過的教育,想想我們是如何一天天變得平庸的。如果教育只是像用模具來塑造各種標準樣式的人,教導人們去尋求安全感,成為重要人物,或是早日過上舒服日子,那麼,教育只有助長了這個世界的不幸與毀滅;如果教育只是一個職業,一項賺錢的方法而已,那麼老師怎麼會用愛心去幫助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對自己和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多少世紀以來,我們被我們所謂的老師、尊長、書本和聖人用湯匙餵大。我們總是說:“請告訴我,那高原、深山及大地的背後是什麽?”我們總是活在別人口中的世界,活得既膚淺又空虛,因此我們總充其量只是“二手貨”的人。你自己,這個身為人的你究竟是什麽?沒有任何人或任何東西可以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因此你必須先認識自己。認識自己便是智慧的開端。☉時間:我們總認為自己將來會有所改變,事實上,時間本身並不會帶來任何安樂和富足,我們必須在當下這一刻找到和諧。☉自在:你必須每天都能死於一切已知的創傷、榮辱和經驗的一切,你才能從已知中解脫,才會變得清新、純粹而有力。☉快感:所謂“活在當下”,就是在剎那間領會生活中的美和喜悅,而不眷戀它所帶來的快感。真正的喜悅取締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