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照顧起居的人比不上幾年才回家一次的人?

Lisa_Hsu wrote:
新鮮蔬果有農藥,水果不吃吃維生素藥丸,堅持要吃澱粉防血糖太低,...(恕刪)


關於健康跟營養學的知識也是一直在被揭露真相的
比方以前一直被惡名的酪梨
萬惡的油脂啊…

油一直被惡名,好推銷西方足夠產量的燕麥跟小麥

總之,人若因為老了不繼續學習新知受害也是自己。

進入網路年代學習不難,接下來是AI高運作年代,反正子弟說的沒人在信
就交給AI去處理吧

妳下次拿chatGPT給她玩

阿公阿嬤問AI的時代來臨了
跟花生湯廣告一樣電腦撿的就是讚啦
Elizabeth chloe wrote:
進入網路年代學習不難,接下來是AI高運作年代

盡信AI,不如無AI.
AI就是現在上網google的延伸而已,
一件事有人說甲,有人說乙,
AI要說哪一邊?
如果大家都信AI,
到最後有勢力的黑手一定默默伸入AI......
cckm

AI的背後還是人在控制.

2024-02-21 15:14
Elizabeth chloe

我覺得AI已經失控了

2024-02-21 18:35
我得說,長輩心裏頭的尺和我們以為的尺可能不太一樣。

而我們心裏頭的尺可能和我們的小孩心裏的尺也不太一樣。

沒辦法,計較是人的天性,但不去計較又會覺得不公平。

以題主的朋友為例,父母對外可能都在誇遠在重洋的孩子有多優秀,賺的錢有多少,給自己爭了多大的面子。一群爺爺奶奶彼此間的比較,惟一不敢捅破的可能是他們很久都不曾回來看過他們,或者說每年給他們多少生活費之類的。
何況,思念會讓一個人的記憶產生錯亂,因為好久不見,總想著把這幾年沒給足的都一鼓腦的傾吐出來,甚至於把他們當成了很重要的客人那樣的招待,也許只希望他們可以感受到之後更常回來。
這算是一種卑微的企求了吧。
但,他們不見得會承認這一點。

而對題主的朋友而言,是一家子人,是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因為已經習慣了,因為覺得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也不太會去照料題主和老婆的情緒了。

我是覺得解鈴的人還該是題主的大哥該展現的態度吧,如果他自己都覺得這些都理所應當,而不是和父母說題主朋友平日裏照顧父母的不昜,並讓父母要更善待題主朋友一家的話,那這題基本上無解的,這叫什麼呢……哈哈哈哈

我們家的情況也有類似的情況。

我屬於一年大部份時間都在海外工作的,老婆和女兒也長期不在台灣。家裏主要是兩個妹妹陪母親,其中大妹已婚並有一個四歲的娃。
其實對我來說,我是謝謝這兩個妹妹能陪在我母親身邊的,我母親也很享受這種含飴弄孫的生活,但因為天天相處在一塊,難免就會有一些小抱怨什麼的,對我則是基本上的包容。當然,我是有給我母親不少的生活費的,而她則會幫我打點一些在台灣的些瑣事,偶爾也會去打掃我家,但我還是會時常和我母親提醒,她一星期有五天的時間玩外孫,這比她的親家好不知道多少呢,所以有些事就別計較太多了。

所以我才會說,解鈴的那個人該是題主朋友的大哥,他站出來才比較有用的
issacwu0924 wrote:
我得說,長輩心裏頭的尺和我們以為的尺可能不太一樣。

而我們心裏頭的尺可能和我們的小孩心裏的尺也不太一樣。

沒辦法,計較是人的天性,但不去計較又會覺得不公平。


曾經遇到一個長照的案例
老媽媽在一年內遇到老伴跟最小的兒子相繼離世
小兒子走後,她走不出來,整天關在房間裡,不開窗
她跟二兒子住,老大偶爾回來探視
最疼的大孫子因為阿嬤都是尿騷味而討厭(老大生的)
孫女心疼阿嬤(老二生的)
所以二兒子跟二媳婦應該要PO文來述說不公平?
還是長輩不肯學習所以不給她飯吃?
二兒子跟二媳婦:沒想那麼多,就是照顧媽媽到終老

孝這個字很難去定義
凡事但求本心無愧
真正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否則三姑六婆都有理時, 豈不煩人?
clement_26 wrote:
曾經遇到一個長照的案...(恕刪)


確實是這樣,只是每個人要求不同,晚輩認為的問心無愧在長輩眼裡卻常過不了關,也正是這樣才會爭執不斷,所以長輩還是必須持續學習,不能一昧要求晚輩就得配合自己。
Elizabeth chloe wrote:
思維決定人生廣度日子...(恕刪)


我覺的每個人關注的面向不同,所以我也尊重別人的想法,但是我確實知道我的想法跟其他人不同。我覺得其中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我認為痛苦的主要來源,就是試圖去讓別人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因為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關注點跟情緒,想做的事情想要的東西也不同~當我們試圖去讓別人按照我們認可或認同的方向去改變的,這是相當困難的~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就不是這樣運作的~

老闆跟你想的不一樣,所以你無法改變他的指令,鄰居跟你想的不一樣,所以他會跟你產生衝突~老父母的行為模式沒辦法按照你想的那樣,那麼他們就一定是錯的或需要被改變嗎?我從來沒有這麼想過~因為我也沒有按照其他人的期望過活的意思。因此衝突總是會有的,這世上有這麼多人跟你意見不一樣,雖然你能夠很有耐心的去感化其他人,但是對我來說那是滿困難的一件事情,改變其他人的想法對我來說比直接解決問題來的困難~

如果每個人都能靠影響跟感化其他人去達成目的,烏俄戰爭不會現在還在打~

所以我漸漸得就覺得我不需要去改變其他人的想法,就如同他們也很難改變我的想法那樣~我已經知道結果是如何,甚至我也知道他們會做哪些事情,但是這些都不能改變它們對我的觀點,他們不會平等的對待我~因為他們聽不懂我在講甚麼,也不能理解我關注的議題~講直白一點他們跟我的層次完全不同!

但是我不認為這是他們的錯,而是因為我的觀點跟一般社會意識的人不同,我專注跟追逐的點也跟一般人不同~我很久以前就知道這一點,所以我很久以前就不想專注放在這些二元對立的事情上面。我只想專注我想要的東西~那些事情更加重要!而且也更加節省我的精力!

不管對方能不能理解我,對方支不支持我,我就是能夠找到方法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好,而且他們的態度對我毫無影響!當然這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對事情的觀點不同,換句話說這些不是我的業~我只想把該做的事情做好,該了結的事情就了結~那些好壞對錯公不公平的事情我完全不在意~我了解那些事情都會在因果業力的層面有其意義,被人家占便宜我也不在意,我的人生中學到的經歷跟知識就是,占人便宜的都跑不掉,該還的總要還~所以我只在意我是不是做到問心無愧!!

簡單來說我已經不是用一般人的角度再看這個世界,而我不奢望我的家人能夠理解我,因為他們只是一般人,有那麼一天他們會知道他們做的事情會回到他們的業力里面,因為審判他們的人是他們自己。但是不用等到那一天,就即使是現在他們也不能占據我的注意力那怕那麼一點的時間~
mioka wrote:
.痛苦的主要來源,就是試圖去讓別人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恕刪)


溝通並不是去把他人變成你期待的樣子
反而是把你自己變成自己期待的樣子
過上自己的人生

親緣這件事,不比情緣好修
親緣也是這輩子相處最長的人際關係

代代思維差異愈來愈大
能修到各自安好,已屬不易了
mioka

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個禮物,地球這一個層次其實是一個表達自我的層次。所以無論如何都好,只要你覺得你正在表達真實的自己,那就不算偏離道路👍而我也只是在做我自己而已!

2024-02-23 14:09
心理學問題
自作孽不可活,就是文中你友人這樣,

老人家一天都沒事,

可以很仔細的挑毛病,

所以在身邊的人都容易變成他們挑剔的對象,

換句人話說,

很忙的人才沒空去找雞蛋挑骨頭,

所以,想辦法分開住,

看來你友人很愛他老婆的。

不然等老婆發作起來,

就要去法院跟戶政事務所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