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zabeth chloe wrote:
其實我看不懂…
(恕刪)
需要被支持、包容與接納
就像這些開樓的人一樣,也只是需要得到某些『被支持、包容與接納』的感覺
或者這些人可能也希望,自己在婚姻當中能夠對配偶誠實。
然而任何誠實都有可能是,配偶的無法接受,這可能是暫時的,也可能是永久的。
這要看雙方的情感是否真的穩定,或者看被告知的人內在是否夠強大。
否則上網討拍有什麼意義嘛?為了不分手?或者為了什麼!?
這些樓,不管男女,強調的都是覺得被欺騙,覺得對方說謊,覺得自己不知道該相信什麼...
既然都不知道該相信什麼,上網發言,說的內容裡面,其實已經呈現了自己所相信的。
如果人連自己都無法接納,又如何談,接納伴侶呢?
願意誠實告知的人,某個程度來說,或許也做好了伴侶不法接受他(她)的心裡準備吧。
這個世界或者任何事件都告訴我們,『誠實,是要付出代價的』。反而說謊的代價往往好像比誠實還輕!?那些樓很多人都對樓主呈現伴侶的說謊苛責,可是相較於謊言,願意跟伴侶坦承自己的過往,難道就不需要勇氣嘛?就算被抓了,如果死不承認,賴皮到底,也是可以的啊!世間睜眼說瞎話的存在有少過嘛!?
這些文章,所有的樓主,都對於被欺騙感到憤怒跟絕望。然而卻從未去看見,伴侶願意坦承,需要很大的勇氣。任何人,知道自己說謊,要講出內心真實的、真誠的話語,都需要一定的心裡準備。
畢竟社會化的過程裡面,講實話從來都是有代價的....!謊話雖然是謊言,然而人們更多的時候,寧可聽到的是謊話,寧可被騙,也不想面對真相...
所以要求伴侶誠實之前,是否能對自己誠實。這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允許自己欺騙自己,那麼發現被騙的時候,某個程度來說,如果只是生氣於誰說了謊言,有必要有那麼大的情緒嘛!?究底來說,那些氣憤,某個程度來說,也是氣憤自己,沒有面對真相的勇氣...所以把苗頭指向誠實告知的人,要他(她)承擔講實話的代價。
代價可能是分手,當然也可能因為這樣的願意敞開心說話而彼此更接近。
但是沒有誰清楚,到底跟伴侶說實話,換來的會是什麼。任何人都只能先做好最壞的打算....
究底來說,願意相信自己可以誠實面對的人,在任何情感出問題的時候,也能誠實的面對自己。接受誠實的代價。有的時候,不是每個人遇到他人願意敞開心門說話的時候,都願意接受那樣的行為,都願意接受自己被那樣的對待。
一個人如果經常活在謊言當中,面對誠實,為他來說,那是他從未有的經驗,他未必能夠接受那樣的被對待。
尤其是這棟樓主,已經宣稱,自己不容易信任他人。他從來就沒有被自己或被他人信任過,任何信任的學習,都是他需要的。然而他未必願意去練習...
所以最簡單的方式,或許就是放到網路上,讓人去苛責,自己愛的人。然而如果那是自己愛的。何以忍心讓誰去苛責!?
科技發達了,上網抒發變方便了,然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沒有因為資訊的更發達而更靠近。反而因為充斥著各種的判斷標準而更疏離。
所以呈現更多的反而是渴望被接受、被接納、被支持、被允許、被包容。
可是在更多的人的認知裡面,只有受傷或脆弱的人,才能擁有這些。那麼這些文章又怎麼可能會少呢!?
如果連要個被支持、被接納、被允許、被包容,都必須要是感覺脆弱無助的那一個才能夠理直氣壯的求取。那麼又如何能夠面對自己?沒有辦法面對自己,又如何能夠接受彼此的關係,正在走向一個彼此願意相互對彼此坦承跟接納的階段呢!?
過了能夠對彼此坦承跟接納的階段,兩個人的相處才有機會變得更好。畢竟,我們都是因為對另外一方有足夠的了解,才感覺愛與被愛的。覺得伴侶說謊,或許會感覺受傷,然而清楚知道自己的作為,是因為受傷而報復?還是因為知道受傷而願意嘗試接納自己跟對方的不安?這些都是選擇...
我想到讀過得這本書:天下雜誌出的《當我越自在,我們越親密:尋找幸福關係的28個魔法能力》
引用上面網址中的敘述:『真正的親密,是在相處中能夠做自己而不必虛假,並容許別人也能如此』。『當一個人有能力面對自己、探索自己,不逃避自己的黑暗面時,也就能對所愛的人無所隱藏的做自己。』
這是六年前的書,我忘了是上什麼課還是看了哪個節目而跑去買來看的...
---------------
心態決定未來,
選擇權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