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還是婆媳妯娌問題~公婆跟我們住,我煮三餐給他們吃,可是婆婆會去大嫂家煮給他們吃,我心裡不舒服,這是正常的嗎?

他把你當自己人了啦,只有對外人才會這麼客氣,別想太多
linda4001 wrote:
  公婆跟我們住,我(恕刪)

什麼叫心靈脆弱?

最具體的形容,我想就是『依賴』兩個字。
依賴:
1. 極簡單的私人事情也不敢自己做決定。

2. 遇到問題,要求別人幫忙解決,且當作理所當然。

3. 遇到困擾就求神、求鬼、求SEA FOOD、找算命、問風水或冀求無形力量指點";祈禱上天給予力量、念經求迴向,也是心靈脆弱的典型表現。

4. 把神(上帝、阿拉、媽祖、菩薩等任何形式的神)當成心靈寄託。

5. 情緒控管失調,為小事難過或動怒到難以平復情緒;或時常暴怒或極度沮喪或過度亢奮。

以上最簡單的鏡戒,就是以六歲以下的小朋友對照心靈脆弱的典型。

六歲以下小朋友心靈脆弱是正常,

但身為成人,若心靈表現得像六歲小孩就是不應該了。

要如何學會心靈堅強呢?

最簡單的第一步:靠自己做決定。

相信自己的分析能力,做出決定,實踐,若你的決定導致失誤,就修正。一次又一次,靠自己面對你認為的難題,解決不了再修正,不停的修正和解決的過程,就會讓心靈越來越強壯。

然而,人生中有很多事件,會讓人類面對困境時感到無助。

人生真相的書籍,讓人類明白:無常災厄是怎麼來的、命運好壞的由來、天災的由來、瘟疫的真正內幕、以及在愛情、親情、友情、工作上發生的困擾之正確的處理原則,順帶揭祕宗教及神的機密內幕.
人生大挑戰.這本書供你參考.圖書館可借.或上網搜尋可免費看.
ccg745285 wrote:
他把你當自己人了啦,(恕刪)


這是很標準版的老公說法

然後當老公的這樣說完以為婆媳問題解決了,但根本沒有解決問題,在痛苦中的人,反而因為這樣的話,覺得無比失望

最後攢夠了失望,夫妻之間就相敬如冰了

小s說過一件事,有次他受不了她在家卑微的地位,在煮麵時跟老公吵架,最後一根稻草壓下,她摔了鍋就衝去廁所哭,沒多久婆婆來敲門,她以為婆婆來安慰她的

不…

婆婆叫她快點哭完,因為她餓了,等著她出來煮麵給大家吃…


不是受委屈的人
不要說風涼話

對婚姻不再抱有希望
通常是女人想要努力工作
財富自由的主動力

等財自由了,心也冷夠了
男人永遠不理解
為何女人總在婚後很多年才提離婚

看看日本的老年離婚
大量的妻子拿到一半的退休金
恨不得立馬把老公踹到天邊
開始自己的自由人生
Elizabeth chloe wrote:
這是很標準版的老公說(恕刪)


我好像有看過一本書,就作老娘請假,不作三餐了

如果是一定要作三餐搞的視野很小,可以參考看她的作法吧

看來當初就是用功能功用再算對方可以給什麼,相對等償

這和上面講的心靈脆弱扯不上什麼關連。

也是另一種權力與資源不公的顯現
lumaRT wrote:
..權力與資源不公(恕刪)


正解

只有被剝削者才會處在痛苦的狀況

儒思深入中國人的骨子裡
有利,也有弊

但人類所有行為都是經濟行為
如果夠富有,請人來做這些煩累的事,會有埋怨者嗎?應該不會

就是在資源不足時,總得有人多付出,來滿足一個家庭的正常運作

前面我舉一個拿刀的過的滋潤,一個自殺造成了自己的悲劇
其實自殺者,只不過終於明白了,自己只是活在自己人這樣的話術裡,做了一個免費又好用的被剝削者,被詐欺了一生。

不是教樓主叛逆,是去思考,不想處在這樣的狀況,如何解決?

當有人說,妳有二個兒子,將來也會面對不公問題

但其實兒子只是學到了,原來媳婦是可以這樣用的,將來…他們只會娶不到老婆的,也不用擔心遇到什麼媳婦了

兒子只會變成不理解,奇怪,我媽以前就這樣,為什麼現在女人不這樣了?最後聚到01來罵現在女人自私…不肯怎樣怎樣,該死的女權

時代在變,二性之間再採取剝削式相處,不可能有好果子吃

世界,並不會因為謾罵,就停止運轉
思維強大,才能解決人生問題
lumaRT wrote:
這和上面講的心靈脆弱扯不上什麼關連。
也是另一種權力與資源不公的顯現(恕刪)

上面講的心靈脆弱不是要當事人忍耐,而是要當事人想辦法、付諸行動

如果覺得不公平,跟婆婆老公講,要求分擔工作,才是正解

光是暗自傷心無濟於事
Lisa_Hsu wrote:
上面講的心靈脆弱不是(恕刪)


恩恩 。 原來是這樣。
不過看起來樓主是比較沒在找出路的吧 !!
每個都會想,是我講就變成壞人。
就這一點。 就只能繼續在抱怨這點循環了
文長,非常長,不知道樓主是否會看到!?(那我就當純粹的分享...)

怨恨
怨,是期望落空後的產物
恨,則是愛的相反
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愛,同樣也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恨

建議樓主轉念,因為你有多怨恨,只是更呈現了你的愛而已

樓主號稱結縭20載(以上),你與夫家的相處不會是一開始就是如此,你的怨跟恨,是堆疊出來的。
然而如果真的那麼怨,何以不離開?
如果你只是外人,做牛做馬,何以不離開?
我猜,是『不甘』,不甘自己做了那麼多,卻是這樣的回報!?
所以樓主的解讀,是『我做了那麼多,可是你們卻是這樣的對我,我不甘願』!?

我跟我父親同住,我跟父親相處40載以上
最開始我其實不喜歡我父親,甚至有怨,因為覺得不公平。
建議樓主,許別人自由,就是許自己自由。如果你發出的是怨,你收回的也是怨。很難會有愛,尤其是家人之間的反饋機制,除了讓妳更難受之外,不會有好的循環的。
然而如果只是怨,那其實好處理。
但一起同住,必然不會只有怨,那是很龐大的記憶量。

印度哲人薩古魯說,愛一個人到底是讓他做他愛做的?還是期待他受自己控制?

昨晚下樓準備晚餐,我想著樓主的問題。
配偶跟夫家其實是可以選擇的。然而父母是沒得選的。遇到就遇到了...
我之前說過,我父親的有些生活習慣沒有很好。過往遇到的時候,各種新愁舊恨就會浮上心頭,如果單純的事件,還未必可以讓人到憤怒。通常都是一件事,因著解讀,於是湧現支持這個解讀的記憶,然後情緒爆發。
如果樓主不願意離開,又想從那樣的情緒狀態解脫。那麼解鈴終須繫鈴人。因為就算是你有勇氣離開,你還是要處理那些因龐大記憶堆疊而產生的怨與恨。20年以上的雜亂記憶,還是要面對的。

妳給自己餵養的是什麼,那麼你就會有相應的反應產生。
忘了誰說的,出處很難考證...『如果你種下一個念頭,你收穫一個行為。如果你種下一個行為,你收穫一個習慣。如果你種下一個習慣,你收穫一個性格。如果你種下一個性格,你收穫一個命運。』
修行,修的是念頭。打坐、禪定都是修念而已...
樓主現在的果,是因為20多年的念頭堆疊。而產生的命運。

我父親的某些生活習慣不好,這個不好,是相對我而言,因為跟我不同。而我跟他同住。那麼自然會有摩擦。現代人的人,都比較自我,太自我的人,其實很孤獨。也很寂寞,但又渴望陪伴...
我跟父親的相處一直都沒有很好,之前我也抱怨過。
然後同樣有朋友,問我:那麼不喜歡父親,何以要繼續同住?何以不離開?
我找了很多理由,試圖說服他們,我留下來的原因,然而他們還是問,如果如此,那何以你要抱怨?
情感當中,很多人抱怨,但是卻離不開。因為情感不是一個可以輕易被抹除的記憶,那個離開,也意味著,失去某些在乎的事情...比如:愛

內在流程的機制來說
1.『我看到父親把廚房弄的髒亂』這個是現狀,發生的事情,或許會有淡淡的不舒服。

2.『我湧現過往父親的不是造成廚房的髒亂』這個是過去記憶的堆疊,已經發生很久的事情,而且同樣也是『不舒服的感覺』
堆疊足夠的不舒服,就可以產生怒氣。憤怒其實是這麼來的...
有足夠的年紀,必然有足夠的堆疊去找到憤怒。然而憤怒需要消耗的卻是生命能量...
所以容易生氣的人,心血管腸胃都不會太好,身體與心理是一致的

3.既然有憤怒了,就要有宣洩的對象。於是那個宣洩,往往夾雜了很多因過往記憶而產生的怨念。
親子關係,很難轉好。我父親後來,只是更『小心翼翼』而已。那不是我要的果,我要的不是他小心翼翼,擔心又觸怒我...因為那只會讓我感覺,我很不孝順。

4.何以要勸樓主轉念,因為解鈴終須繫鈴人,通常因怨產生的流程都差不多,結局都是雙方的不好受,然後又一次的積怨。所以怨恨是堆疊出來的,20年或者40年以上的怨,那是很龐大的能量堆疊,然而身體未必能承受那樣的能量堆疊。這是選擇問題,是選擇讓過往的不好毀滅自己?還是願意重新看待那個過往!?

5.我其實有說過,我之所以做,是因為做這了之後,我享受了做這件事情的果。如果我憤怒了那我『享受的』就是憤怒的果。如果那不是我要的,那我要的是什麼?如果無法直接控制誰去改變,那麼能做的其實就是讓自己改變。所以,昨天瓦斯爐上又放著父親煮完但是不收的鍋子,這是我跟父親生活習慣的不同,他更多的是下一次要煮才洗。我習慣是煮完,就先把鍋碗瓢盆收拾乾淨放好。我的鍋子跟他的是分開的,所以如果我憤怒了,也只是讓快80歲的父親,陪小心而已,那不是我要的果,因為那個結果,我並沒有心情更好。
所以我把鍋子洗乾淨,放在父親習慣放的地方。我做,是因為我要做。而不是因為我父親80歲之類的,那可能是後面衍生的想法與解讀。然而最初的就是我要這麼做的選擇而已。人之所以會有怨恨,通常也是因為太複雜了,從愛到恨,那中間有多少的記憶資料扭曲!?

6.說了這麼多,其實是告訴樓主,你之所以無法離開,是因為妳還愛著,那個家。
你愛丈夫,因為你愛他,所以你也愛著公婆。否則你早就離開了,如果那些人關你屁事,你早就離開了。
你的離不開,是因為你堆疊了太多的愛,因愛出發,然而卻是恨收尾的記憶。
我的無法離開父母,其實也是因為愛,因愛出發,然而卻總是覺得誰控制誰的恨收尾...
恨從來都是由愛開始...那是一體兩面的事情。愛,從來都不是佔有,也不是意圖控制誰做什麼..

我選擇,發現髒了,我受不了,我弄乾淨,因為享受乾淨的,是兩個人。
我父親未必會因此感謝我,但我先謝謝我自己,能把住的地方弄的舒服。這是果。
樓主市場買菜下廚煮飯,這些都要時間,沒有足夠的愛,很難讓妳持續的做這些。因為有愛,因為有期待,期待自己做的有一天能有回報。然而20多年來,都沒有回報。期待落空,堆疊20年的怨。然而出發點卻是愛...
人,是習慣的動物,所以輪迴就是這麼來的,習慣以愛出發,以恨收尾。

我們沒有我們自以為的,能控制很多事情。機制分享出來,然而能做到的還是少數。
因為習慣已經養成了,要產生新的迴圈,需要時間,需要重新『習慣』或者需要重新穩固一個新的念頭。
練習的久了之後,憤怒之前,才有機會發現自己有選擇的能力。
慣性讓人走入憤怒,然而修煉的目的在於,知道自己正在朝向憤怒。於是才有『選擇』的空間。
打坐、瑜伽都是可以幫助人靜心的方式。足夠的靜心堆疊,才有機會覺察內在細微發生的事情...
那是記憶堆疊之後產生的慣性...
修念,是因為,意識能控制的大概只有7+-2的資訊量,然而潛意識卻是擁有全部的資訊。
正因為只有7加減2的資訊量,所以一旦我們因為慣性的提取記憶資料,佔滿了處理區,那麼彈性就沒了...
電腦當機,就是僵化在那裡,人當機,也是差不多的...

給樓主一個建議,做任何事情之前,請記得,你是為自己而做,你是因為愛自己,所以做。
逛市場買菜,吃飯的人其實沒有什麼選擇,你餵養他們什麼,他們就得吃什麼。所謂的愛吃或者不愛吃的挑食,某方面來說,也只是過往記憶堆疊產生的結論而已。就像我不吃茄子,是因為我從小就沒有吃的習慣,我從來就沒有想要吃這個食物,但是沒有辦法選擇的時候,我還是會把茄子吃掉,因為不能浪費食物。
所以樓主買菜下廚,是為自己做的,妳煮什麼,他們就得吃什麼。妳必然會弄一些自己愛吃的,犒賞自己,否則下廚煮飯就會是折磨,那個很難持續20年,又不是入監服刑...
樓主不是為了夫家而做很多,你是為了自己而做,人必先要愛自己,然後這個愛才能夠讓他人感受到...
我是因為要享受乾淨的廚房,所以整理廚房,因為我也是使用者之一。我只是用行動讓自己好過而已。
其次是,人,會因為怨恨,於是縮小了自己的視角。所以樓主必然會因為縮小的視角,於是擁有更多能讓你怨恨的記憶資料,所以你會抱怨,必然有足夠的資料量。我完全不懷疑,因為,我也曾經是如此。
然而恨,只會讓人僵化...所以妳更無法離開不是嘛?有選擇嘛?沒有!外人的勸諫,或者某些人的重話,相較於妳的怨來說,都是毛毛雨而已...這些都很難打動你,除非你願意被打動...

學會享受自己做的事情之後,才有機會重新選擇看待事情的角度。
其實我父親,很樂於分享。我分享了乾淨的廚房,他則是從我拿取桌上水果的種類,而買更多我喜歡的水果。
瞧....!我們各自讓彼此都舒服...
怨恨,讓自己不舒服,別人也不好受...
這是選擇,你有選擇,如何過這一輩子的選擇...
以愛出發,以恨收尾,這是選擇
以愛出發,以愛收尾,這也是選擇
重點是,恨是你要的嘛?如果不是,那要的是什麼?

我父親是愛我的,他很少阻止我做什麼,他總是允許我去做很多我覺得開心的事情。然而我因為太著墨於,我自己的怨恨,我從來沒有看到或者感受到這份愛,我只是陷入了我自己記憶當中的怨恨。地獄都是自己挖的...
假若,你一定會找到足夠支持自己立場的記憶資料。那麼問題在於,維持那樣的立場結果,是你要的嘛?
樓主是那個家庭的一分子,你不開心,難道老公、公公、婆婆、兄嫂就會開心嘛?那是不可能的。那個開心,更多的也只是互相傷害而已。明明可以互愛,何以要互害?然而有沒有人願意先從自己改變開始?那就一起下地獄吧!?只是樓主要的是每一輩子都跟這些人互相傷害嘛?這是選擇...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抱怨,是很難讓人,從現狀當中解脫的,因為僵化了,凍僵的人,要脫衣服容易嘛?要跳脫出輪迴,那麼自身就需要有足夠的彈性...

每個人都是有選擇的
選擇讓自己上天堂,同時因著自己上天堂,於是周遭的人也有機會看到天堂。這是選擇。
選擇讓自己下地獄,同時因著自己下地獄,於是周遭的人也被拖著下地獄,這也是選擇。
以愛為結局的心想事成,讓人愉悅
以恨為結局的心想事成,讓人痛苦
--------------- 心態決定未來, 選擇權在自己
我看到的跟大家不一樣呢
這邊女生嫁過去完全沒在做家事
頂多衣服丟洗衣機能做到這樣已經算不錯了
吃飯就出去外面吃

平日早出晚歸,假日沒上班就出去玩
在家裡最多的時間就是睡覺

煮飯打掃這些不是媳婦該做的事,是婆婆該做的
沒看過哪個媳婦被婆婆欺負,婆婆也不敢欺負媳婦,都是相反居多

女生經濟獨立就跟老公搬出去住
經濟不獨立又樣樣吃人家用人家佔人家便宜
被當下人使喚只是剛剛好
我比版主還糟,我是大嫂和公婆同住,小嬸一家住附近,我煮飯除了一家六口連小嬸一家四口也要順便煮,然後他們下班會外帶回去吃,這應該不是敏感可以解釋的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