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其實沒有那麼複雜,
這男的老實講,
沒什麼機會了,
錢賺多賺少不是問題,
但是有沒有盡力去做貨對彼此有沒有尊重很重要,
以男方來看你,
就算是個保險而已,
反正爽也罵,不爽也唸,
不敢太放肆而已,
你呢?
人的時間寶貴,
你多浪費時間在這個人身上,
就只是在消耗你自己可能可以更快樂的時間,
值得嗎?
你一定不會懂旁邊的男人是一個可以依靠的男人的時候,
你只需要安穩過,
心靈平靜的過每一天。
當有一天你遇到這樣的男人,
你才會知道為了面子之類的屁在虛耗時間是有多蠢。
人是可以快樂到覺得時間不夠用的。
別犯傻了,
該做的事情有魄力做下去。
Getwet wrote:
講太多都是被牽絆住...(恕刪)
「你才會知道為了面子之類的屁在虛耗時間是有多蠢。
人是可以快樂到覺得時間不夠用的。
別犯傻了,
該做的事情有魄力做下去。」
樓上+1
女人的青春有限
妳現在就是用妳自已的青春歲月代價,來換取不思進取、害怕改變
說難聽就是妳目前
懶癌症+重度拖延症+聖母病+救世主+愛面子 等等上身
(不想改變現狀、沒勇氣面對離婚未知狀況、麻木拖著走鋼索自以為的舒適圈、以為妳先生在感情道德上沒汙點就不能分開、他乖乖讓妳罵他唸他不上進 就可以當問題不存在、以為可以改變妳先生、活在虛假中想讓人覺得妳婚姻幸福,假的就是假的)
等到妳被逼到受不了,40-50歲離婚了.....
保證妳後悔要死!想把現在107年的自已打死!!!
浪費的青春歲月,
是花幾百萬也買不回的!
說真心話,我會如此勸離
因為我是過來人!!!

我愛情長跑的前男友也有點像樓主老公
頂多我沒蠢到結婚.....
不過也是超級想回到過去十年把當時的自已搖醒、打醒啊!!!
我還情願換前任直接騙我大筆錢,讓當時的我醒過來!!!
青春真的很珍貴

樓主,妳去看「我的少女時代」3遍以上
妳的青春正在發著抖被妳揮霍中
而我回應完之後,才發現樓主已經回了好幾個人了
然而事件就像章回小說一樣
如果主人翁不說事情的發展
每個人都是瞎子摸象
樓主也說了,總有一天會....
然而你現在對婚姻是很不滿的
卻又擔心父母會...
這其實蠻衝突的,某方面來說,感覺樓主在乎很多人,甚至超過在乎自己
即便樓主已經替自己做了很多規劃,甚至也表達出一種不關心他人的感覺
然而在這些表達與呈現之間,是有衝突的
如果沒有那些的在乎,樓主何須要擔心呢?
所以我猜那些你是你我是我的表達,某方面來說或許只是樓主的一種自我偽裝,可以避免更多的消耗!?
某些口是心非而已。你在乎的點很多,優先性都大過自己。
好在你已經為自己的未來買好保險了,不是嘛?
那剩下的,其實只是增加更多的保障機會而已...
只是表達來說,很多時候我們都藏著自己的感受不說,呈現出來的就是態度的不爽或不屑或者其他的侵略感覺。
這其實蠻可惜的。
如果樓主很想跟老公一起規劃什麼,與其講出作法,不如先練習表達自己為對方的行為感到憂心,希望能求得雙方的共識,或者希望對方能夠給自己機會去了解對方的脈落
指責&批評等對立式的衝突,並無法給予雙方任何的正面交流。不過就是仇恨的堆疊而已
然而隱藏在這些仇恨堆疊後面的真實情感,反而被情緒蓋掉了。
兩個人都同時關掉了接收情感與散發情感的開關。那麼彼此形同陌路也只是結果的呈現而已。
我想如果你願意跟父母講,自己在婚姻當中出現的問題跟擔心
那麼你父母不一定會願意自己的寶貝女兒過得如此的艱難
除非在你父母眼中,面子(名聲)大過任何一切包括生命。
然而只要有表達,本來就會有衝突
有衝突也不見得是壞事
為我來說,可以看到不同見解,的確那些話不好聽。
然而聽話的人是自己。選擇走向情緒發洩報復,是種選擇
情緒會起來,是因為內在的某些點被打到了,那麼回去看是什麼引發自己情緒的,為我來說會比去找對方報復來的更重要。
報復又不見得情緒就能平和,因果循環之下只是讓自己更不舒服而已。
或許樓主可以先從跟父母的溝通來練習怎麼讓雙方都接受彼此的在乎。相較於可以割捨的、沒有血緣的家人(老公)來說,父母是有血緣同時也很難割捨的家人。所以有無限的機會可以練習。因為不管怎麼做,他們還是把妳當女兒,妳還是把他們當父母,不是嘛?
樓主一樣有選擇的權力
只是從現狀到渴望的結果,有三大阻力,一個是不能,一個是不願,還有一個是不給自己機會。
地圖不是實地(或地圖不等於疆域)
不管怎麼說,我都只是看客,只能由著圖窮匕現而知道更多
如果樓主沒有更多的描述,沒有人能夠知道真實的情況與實際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每個人的生命經驗都是獨特的,或許有相似之處,然而也只是相似而不是一模一樣。
夫妻感情或情侶感情,在我看來,情人或伴侶就是自己的照妖鏡。
因為朝夕相處,所以除非自己覺察,否則很難去看到實相。
樓主還是能夠堅持自己的無力或那些無法改變的相信
無法改變什麼,那是一種相信。
某方面來說,一樣是逃避
我相信無法改變什麼,那麼我就不需要去準備改變或面對改變不是嘛?
每個人對婚姻或愛情都有期待
然而相處到底是要求對方配合指責對方錯誤,認為自己才是真理?
還是去尋求雙方對於事情認知的共識呢?
每個人的需求都不同,因著這些需求會有不同的反應
請樓主記得,如果事情是那樣的呈現,跟自己想要的反應不同時,除了責怪對方之外,回頭看看這中間的因果是什麼也很重要。
只有看到自己在事件當中做了什麼,才有可能改變原本的慣性。
不是得到就是學到,如果這倆樣都沒有,那麼就會一直重複的輪迴。
就像某些樓層說的那樣,先保護自己也是個辦法
如果樓主還年輕,那麼協議分居或協議離婚或訴請離婚或者財產分離都務必要早點做好準備
每個人都年輕過,但是沒有誰老過啊...
建議樓主可以找些方法讓自己自我沈澱一下,然後對自己好一點
所謂的好一點,不是因為擔心未來會如何而做的那些準備
而是活在當下,享受當下。吃美食逛街,或者用自己的方式善待自己,享受一下自己善待自己感覺。
享受過了,帶著這樣充沛的愉悅,再去跟老公或父母相處。
人在不同情緒的餵養底下,對未來的感受是不同的。
祝
幸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