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的文章所述:
1. 妳們結婚時,只有妳有工作,先生準備念碩士,
2. 妳生了小孩後就沒繼續工作,先生在唸碩士,也没工作,
3. 先生念完碩士後,兩人一起出國欲念博士,五年中有了三個小孩,樓主在家帶孩子,家事全包,犧牲念博士的機會,樓主先生申請博士班受挫後,,既不工作,也不念博士,不做家事,不帶该孩子,
4. 妳們五口之家的所有花費兜由妳公婆支付。
如果妳所寫的是真的, 真該先作切割的是妳的公婆跟妳們這靠爸的五口之家。
先不要問妳該不該離婚,先問妳自己有沒有離婚的條件。妳要能先讓自己經濟獨立才能在平等的地位談離婚的可能。
1. 妳跟妳先生想念博士的原因是什麼?
2. 既非學生身份, 又用何種身份留在國外五年?
3. 離婚後小孩歸誰,撫養, 教育費用誰負責?
我會建議妳先出去工作, 就算賺的錢大部份都付給了保母, 但那也是暫時的, 孩子會長大,妳有了工作經驗資歷後,更容易換更好的工作。也許有一天妳不但可以養活自己,三個小孩,還能念博士學位。
雖說你有離婚的念頭,但心中還是多少有不確定的因素,離婚是你的自由,但環境與社會往往造成你的不自由。
當然這件事沒有對錯,也無法用對錯來分別,離婚或許表示一方不願再負責,但先生或許選擇消極面對人生與家庭,對於離婚這件事,他也有擔上責任,雙方目前都在抉擇選擇他的未來。
還有,不知你小孩多大,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小孩順利,但往往命運有諸多不順,若小孩以後碰到妳這樣的事情,你會希望他如何面對?是守住傳統價值嗎?是甘願默默為家裡付出嗎?是給對方無限的機會嗎?是選擇承擔一切嗎?是以個人自由為第一求去嗎?是以選擇離開對方嗎?
這種種的一切,你的身教往往決定孩子的性格,現在的你,以身作主,就算小孩未意識到你背後的想法,還是會透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傳達給你的下一代,所以說命運總是一再重演的,並不是人沒有選擇,而是上一代的做法決定下一代的個性,在個性面前,人總是認為,事情就是這樣發生了。
(摳門對我而言是致命的缺點, 那代表太注重金錢, 或是金錢觀的扭曲)
如果你生3個小孩, 也有外國籍, 那妳可以領國外補助, 也不太會有問題... (小孩有沒有外國籍? 可不可以領國外的補助?)
40歲沒有工作經驗, 在國外窩在家裡, 和在台灣窩在家裡, 似乎沒有太大的差別...
你們的家庭, 想辦法賺錢吧... 如果老公不賺錢, 你也要想辦法自己賺, 這樣你才能擺脫妳的老公...
過去會讀書, 不代表什麼... 出社會2-3年, 學歷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技能...
斷, 捨, 離, 如果這樣對妳老公有幫助的話, 就這樣做...
但是, 不要預期妳會有第2春, 基本上, 機率是0...
==================================================================
我跟你講一個現實的情況, 因為我們年齡差不多...
40歲代表什麼? 代表我們在工作上已經被磨練13-15年了(碩士畢業出來工作)...
如果運氣好一點, 大概是經理職....
如果能力好一點的, 雙薪家庭, 每年可以存上百萬...
或是當老闆, 每個月會有穩定收入 (老闆已經花 1X 年的時間, 想辦法賺錢)
這代表, 很多人已經吃苦很久了...
不過, 賺多賺少不是重點, 重點在於, 要想辦法, 能夠養活自己的家庭, 因為不可能一輩子, 靠別人...
嘿!幫我擦大便的那位仁兄,Mobile01感謝您~
1. 如果小孩有外國籍, 記得申請國外的補助, 生小孩是很賺錢的(美國是屬地主義, 應該會有外國籍, 澳洲是屬人主義, 應該不會有)
2. 你們沒有收入, 看看是否可以申請台灣的中低收入戶的補助 (不用害羞, 如果符合資格, 就去申請, 這是權利)
(在台灣, 小孩的保母費, 好像有補助, 不是很確定, 要問看看)
3. 可以嘗試做網路生意 (賣當地的東西回台灣, 或是賣台灣的東西到國外, 或是當代購)
4. 去打工 (國外勞工薪水很高, 當貨車司機, 有機會 7-30萬台幣)
5. 跟當地華人圈混熟, 看看是否有誰可以給你工作機會 (Part time job)
6. 很多台灣公司在國外有分公司, 可去應徵看看, 從基層做起
7. 自己去開公司當老闆, 不過這個要資本
8. 天無絕人之路, 你只要想做, 就會有機會
嘿!幫我擦大便的那位仁兄,Mobile01感謝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