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84vu wrote:
題外話,回文的一個...(恕刪)
哈被您發現我真的不會用引言呢
教學的好清楚
謝謝您 祝您週末愉快
philhsu85 wrote:
我的意見是,好好過...(恕刪)
戆男 wrote:
其實樓上法王有說了.但是並不是很推薦.除非真的無可奈何.
完全徹底地斷絕關係.
不過我並不認同法王說的天性問題.
遠離父母.然後再來遠離親戚.其實是可以預見的.
因為跟父母切割關係.很容易遭人誤解.他很可能覺得因為跟父母的關係.怕被親戚說三道四.
然後就開始躲避親戚.
假設他本身又很孤僻.沒有朋友.無從發洩陰鬱的情緒.心裡當然會扭曲...
渴望父母的愛?希望父母的認可?
這未必是需要的.有句話是.不期待.就不怕受到傷害.
看清了狀況.未必會扭曲心靈...
我高中同學也有個同學.父母很疼她兩個妹妹.跟法王說的狀況一樣.
我們那時候.北聯第五志願.當年分數是6百零幾分錄取.總分七百分.
其實也不算差.
最後.他離家出走了...
後來又再碰到他.當兵後.然後他很重視他的朋友.因為當初他離家出走.就是朋友幫他的.
就算是為了朋友殺人.他也幹.反正台中山上很多山洞.不小心跌進去.很可能就會發現裡面很多屍骨...
都是失蹤的人口...
或許是把父母的認同.轉移到對同儕的認同吧...
chris5890 wrote:
總是委屈求全 基於她是母親 而先低頭道歉
每當我道歉
媽媽就不會自覺到自己有情緒勒索的問題
等到她意識到
她每次用威脅、加諸罪惡感給對方都不能讓我因此妥協
我想那時候便是我們母女關係改變的時候了
我相信會有那麼一天的
chris5890 wrote:
我從嬰兒到6歲 都是...(恕刪)
路跑一哥 wrote:
來回一下你昨天的問題吧,本王今天從早忙到晚實在是累慘了...哇哈哈
首先就是,你說因為切割後,怕被親戚說三道四,所以躲避親戚,這情況也是有的,本王認同這也會是原因之一
這種情況,其實潛意識中,還沒扭曲的很嚴重
因為,怕被親戚說三道四,就代表他內心深處其實還覺得這樣做是有疑慮的
而本王舉親戚那個例子,跟你舉的例子,差異就在,他遠離親戚不是因為怕親戚說三道四(事實上親戚都知道他從小就不得父母疼愛,所以幾乎不曾有人在他面前提過關於父母的事),而是他把壓抑與扭曲擴大到與所有親戚.朋友為敵,他認為是全世界的人都對不起他,是親戚.朋友們沒教好他父母,才會讓他承受到這樣的對待
路跑一哥 wrote:
其次,天性這問題,本王認為不是需不需要的問題,因為渴望親情.愛情.友情,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
比如說(正常家庭來說)
*父母愛自己的兒女,但他們很難像愛自己的兒女一樣去愛別人的子兒女,不是親生的,再怎樣就是有會那麼一點差異
*父母看到兒女瘦弱,總是想多為兒女補一下,哪怕只是多餵一口也好
*兒女犯錯,甚至是犯下的是滔天大罪,我們是不是常聽到父母會對外說"我兒子很乖,都是別人帶壞他的"嗎?因為父母維護自己的兒女是天性
可是,父母對別人的兒女有可能這樣嗎?本王不敢說完全沒有,但很難,對別人的兒女就算再好,但一跟對自己的兒女比較起來,就是會感覺到那種無形的差異,這就是天性的差別
而兒女渴望得到父母的寵愛.關心.讚美,這也是天性,因為父母是兒女心中的主要支柱,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如果兒女對父母完全沒有渴望與期待,那本王會覺得兒女的心理問題恐怕也不會比較小
當然,本王也了解,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都可以生活在幸福美滿的家庭,一但父母思想.觀念扭曲了,兒女往往也會吃到苦頭
不過吃到苦頭不代表兒女就不需要.不渴望愛(除非兒女也被扭曲的父母給扭曲了)
但就像你所說的,吃到苦頭後可能會變成"不期待.就不怕受到傷害"
問題是
他們是真的打從心底就不需要.不渴望愛?
還是他們內心深處其實很渴望愛,但因為怕受傷.受打擊,所以不敢要?
不需要?不敢要?這兩者其實是有差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