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有自己的小孩的女性,請在35歲之前找到一個對的人結婚生小孩比較好。
固然,現階段科技還沒有辦法改變女性35歲之後生殖能力開始逐漸下降的情況。但是,小孩子健康不健康,媽媽的年齡充其量只是眾多因素的其中一項。完全不提其他可能影響胚胎成長或小孩健康的危險因素 (如父母處於高壓力的工作環境、污染的環境、不良的生活習慣、遺傳因素等等),單單只挑出女性的年齡這一項來講,我認為,這對女性太沉重了。
這樣的說法,不正隱喻著生不出孩子或是生出缺陷的孩子,都是女性的錯。過去有多少女性因此受一輩子的苦,現今的女性,看來也並未能夠輕易擺脫這樣的指控......
更何況,生小孩不光是優生學上的考量,現今影響夫妻倆生小孩意願的,主要還是托育跟教養兩大問題。托育涉及了兩夫妻的經濟能力,而教養又更涉及了兩夫婦是否能勝任父職母職。沒有錢養不起孩子,有錢也未必養得出好孩子。先進國家都想盡辦法從托育跟教養兩方面提出種種措施來鼓勵生育,但是,從沒看過哪個國家是靠著碎碎念女性"幾歲前趕快嫁不然妳就生不出來"就能讓女性通通在35歲前結婚生小孩的。這樣的鼓勵(或是,威脅?)不會有多少效果,就如同你無法為其他人選擇的人生負責一般。
要是我,我能做到的只是尊重他人對婚姻及生小孩的選擇,還有相信每個我認識的朋友都會努力為自己走過的人生負責。誰30歲前有沒有嫁掉、有沒有生小孩,每個人背後都有自己的原因與苦衷,有什麼好追問的?要是我的朋友,我只關心他/她過得好不好,如果過的好,他/她做了什麼選擇,都是最棒的選擇。
hendry2002 wrote:
樓主的朋友
我只能說
就像想揀大石頭的女孩
結果最後揀了顆小石頭
何必呢?
既然沒在高點殺出
現在勉強自己嫁掉
心理必定很嘔
我問過她, 她愛不愛要結婚的那個男人,
她居然回答我, 不愛.....
結婚只是為了生小孩.
這個人是標準的檢大石頭型的, 之前每顆石頭都很大顆.
當然是我個人認為啦.
Sydney5624 wrote:
女生沒找到適合的人為什麼要結婚??
管你說什麼男人不管幾歲都喜歡二十幾歲的女人, 那你有沒有想過是否所有女人都不在意男人年紀?? 老男人想歸想, 有些女人覺得不適合照樣不結婚. 你自己以前也寫過一篇什麼七年之癢的文不對題的文章, 你覺得老男人配年輕女人就一切幸福美滿?? 看看你之前自己寫的吧, 你認為所有女人都覺得結婚就是要照顧一個老男人嗎??
還有不要太自認為男人年紀對下一代的健康都沒影響, 最近德國研究發現自閉症智能不足等等都很可能來自老化造成染色體分裂有問題的精子, 雖然現在還在研究階段, 但是2008年就會正式發表.
而且很多人選擇結婚又不是完全為了生小孩?
你真的覺得你寫這篇是在給所有女人一個忠告嗎? 真是沒頭沒腦~
還有, 想結婚找到適合的就去結了, 幹什麼對沒結婚或不結婚的人叫叫叫? 講一些不勘的話, 什麼女生就一定是恐龍公主病男生就是有問題窮光蛋?
已結婚的既然過得那麼快樂, 那幹什麼花時間力氣管別人結不結婚? 講一些不勘的話, 什麼女生就一定是恐龍公主病男生就是有問題窮光蛋?
要結不結是每個人的選擇, 有人沒有適合的對象不結, 有人選擇不結, 請尊重一點.
沒有絕對合適的對象, 也沒有絕對不合適的對象,
完全看你願不願意經營.
女人當然會在意男人的年齡.
但是事實勝於雄辯, 有聽說 82 歲的男人娶 28 歲的女人 (楊振寧)
卻沒有聽說 28 歲的男人娶 82 歲的女人.
男性的精子的確也會受到年齡的影響, 但是別忘了,
男性是幾億個精子在競爭一個卵子.
男性是射後不理, 換句話說之後從受精卵到嬰兒的過程,
還加上女性子宮的因素, 容不容易著床, 或是自然流產率影響的比男性高.
我想會只選擇結婚不生小孩的, 並不符合生物學的基本原理.
熊貓會瀕臨絕種, 就是因為牠們很懶得生.
生 2-3 個其實是最符合社會需求的, 因為人會老.
你可以現在很大方地說, 好, 我就是不生小孩,
那麼請問一下, 如果大家都不生小孩, 在你七八十歲生病需要照顧的時候, 誰照顧你?
既然沒有小孩, 自然就沒有三四十歲的醫療人員照顧你.
中國的一胎化現在造成蠻嚴重的社會問題,
就是之前是兩對祖父母, 兩個父母在養一個小孩,
三四十年後會變成一個小孩要養兩個父母跟兩對祖父母,
對於下一代的社會壓力其實是很大的.
當然小孩生太多, 人口爆炸, 自然就會戰爭,
但是人口減少帶來的就是人口老化的問題.
所以生小孩本來就是人類的社會責任.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mini1275 wrote:
以前看過一個統計,說男生愈老生的小孩愈聰明.
果然男女有別啊.
那是因為男性年齡大, 經濟基礎越穩固, 越有能力教育下一代.
另外沒有絕對合適跟絕對不合適的人, 只有願意經營跟不願意經營的人.
以前那種低收入的時代, 還不是可以教育出優秀的人才,
只有父母肯不肯教, 以及小孩肯不肯學,
硬要把責任推給經濟因素是不對的.
每個離婚的人, 一定都是不合適的吧?
但是這對男女一定要先結婚才離婚,
既然會結婚, 至少會認為彼此合適才會結婚.
那麼, 何來 "絕對合適"" 絕對不合適"?
以前根本不時興離婚, 一堆父母親吵架吵得亂七八糟的,
還不是會彼此容忍把小孩養大.
台灣這種晚婚, 再加上少子化, 以及外來人口大量移入,
有時候很難想像三四十年後, 誰會來照顧已經老化的我們?
我下這個標題, 其實是希望大家重視這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現在小兒科已經變成冷門科了, 會掛小兒科的病人, 家屬是所有病人裡面最不好應付的.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