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nyku1244 wrote:
這跟 你有聽過安麗嗎...(恕刪)
我聽過安麗,曾經差點加入Nu Skin,更上過保險業務課程準備要當保險業務員。
比較起來,保險可能好一點,至少我去上的那間並沒有全部都在講成功故事,也會說到心酸史。但事實上也是針對人的慾望與弱點著手:成功、賺大錢、過好生活與後半輩子、享受人生與充實美好生活。
那些條件與誘因,很容易拐到剛出社會的小夥子們與女孩們,以及與社會有一段脫節的成人們(像是:婆婆媽媽、老人家)。
既然是「曾經」可見我確實有昏頭,只差臨門一角─我卻清醒了。
照理說,衝昏頭應該毫不猶豫加入才對,偏偏我的反向思考機制起了作用:真的嗎?世界上有這麼好康的事情?那大家靠這工作賺錢就好啦,何必去找什麼行政、技術之類的工作?
如果真的這麼好賺又成功率超高,政府早就栽培專業直銷人員與推廣這行業的好處了,直銷還用的著派人手在台北車站等熱鬧地帶以問卷方式拐人去聽演講嗎?
許多想法證實:不可能有白吃的午餐,不可能有好無壞這麼優,絕對要查清楚再決定。
與父母討論、上網找資料,把這兩方得到的資訊加以整合之後,回想一下當初的狀況與實際情形,多少心裡有了答案,因此回絕了對方,也拒絕接受任何聽演講或試用產品的邀請。
或許在他國,直銷很OK、很正當,但至少在台灣是不好也不優,也不算什麼正當行業。
說話的話術在於抓住人心,除了抓住心中的理想以外,就是慾望與弱點。如果自己的心不堅定一點,不試著克服弱點與誘因,很容易被話術拐得團團賺,被賣了還幫人數鈔票。
我不清楚樓主的妻子是聽了些什麼被吸引過去,但多少對方有抓中他妻子心裡的渴望與弱點。
如果今天是我的家人被人抓住了心中的弱點,我會多提醒他的優點試著讓他轉移目標,讓他知道自己很棒很好,不用靠那些來證明自己。會幫多少、幫到什麼程度?盡力而為,太超過我也沒辦法。要能清醒必須當事人自己願意看清醒來,外人只是助力,幫助他快點醒。
假設,真的幫到不能再幫,拉到不能再拉,他還是不清醒,最終結果有兩大類:
1.因為是家人,認命收尾。
2.雖說是家人,但我不負責,由他自己處理一切。
特別版:已經變了,這不是我家人,他與我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