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aterayfan wrote:
我本身很喜歡看心理學的書,多年前有看過某類人格叫做"正確主義型"人格,當時,我蠻認同自己屬於這類型。印象中,這類型的人從小就受到很多道德教育的影響,心中有一種典範的形象準則在約束自己,但這種自我約束卻違反自己本性,所以往往產生自我矛盾和掙扎,以我自己來說,我從小就是模範生,總是不得不表現出師長同學期望的樣子,而在我內心深處卻想逃離世俗的約束,做個自由自在的人。
沒辦法率性做自己,是因為怕傷害別人,總是先委屈自己,直到自己再也無法忍受,也許就爆發出來。然後再繼續忍受。![]()
"這世間除了你之外,沒有別人..."
你沒辦法率性做自己,其實不是因為怕傷害別人,你從外境中所看到的傷害,事實上是從你內心投射出來的,簡單的說,"害怕傷害自己",這才是真相,否則你大可做自己,不必在意師長同學的眼光和期望不是嗎?你會在意師長同學的眼光,就拿模範生的例子來說好了,模範生會不會在心理想說:"如果我不看書.去遊樂場玩,考試考不好,那我在師長.同學面前的評價會變低,我還是看書.不要去玩好了..."所以模範生到底是真的怕師長.同學傷心,還是怕自己在別人的眼中評價會變低?是為別人?還是為自己?這很有意思吧,所以本王稍早才會說,"既然我們是對的,那我們為什麼要懼怕?我們明明是對的,站的住腳不是嗎?既然很痛苦,為什麼不脫離痛苦?還是,我們內心深處根本就不認同自己的對是對?還是,我們認為自己還不夠苦?到底是別人控制我們,還是根本就是我們控制住自己?"
本王這些話不是責備,而是提出一些東西讓你去思考,因為人有時候會陷在一種矛盾之中,就像有人口口聲聲說要跳脫世俗,但實際所表現出來的舉動卻樣樣在迎合世俗,那到底誰在制約誰呀?本王這些話或許能幫到你什麼也說不定,你前面的話都不是很懂也沒關係,你只要思考一點"為什麼犯錯的是別人,但最後受懲罰的人是我?"
本王前幾天看到這麼一句話,輪迴不用等到死後,人如果無法看破無明,那就算是活著,也是一直在輪迴,就像你現在這樣,委屈-忍受.爆發,然後再委屈-忍受.爆發...一直輪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