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rbabyhug wrote:
我很喜歡你寫的內容
我可以確定自己真的很喜歡下廚
下廚跟健身陪伴我渡過太多孤單的時刻
吃美食倒是還好
就是喜歡沉浸下廚的感覺,然後擺盤也是。
對,喜歡人稱讚就是一種虛榮心吧!
我本來就是這樣,需要靠別人認獲得一些信心。不過也只是一部分。
想要努力後得到別人稱讚,有錯嗎?
努力之後,由自己來犒賞自己,很難嘛?
努力後期待他人稱讚!?這沒有什麼對錯,只是這樣一來等於讓他人來決定是否認同你的努力不是嘛?
問題是下廚跟健身其實都是自己的選擇。
健身一樣要選擇練肌耐力還是爆發力。要選擇有氧還是無氧,要選擇器械的還是徒手的。有各種的方式。
當然健身必然要搭配飲食,因為體脂降低,肌肉的線條才會浮出。
當然某些姿勢的不良也會導致體態的改變。
就如同之前有醫學網紅只說如果照一拳超人的方式鍛鍊,實際上最終會是各種運動傷害跟身體肌肉發展不均衡的呈現,不太可能變成一拳超人!
虛榮心,當然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只是樓主確定要讓他人來決定你的成就感滿足與否!?
我也會把我做的料理分享給朋友,但他們要不要跟我說好吃或不好吃,我其實沒那麼介意。因為在分享之前,我都會先確認,對方喜歡或是否願意嘗試這道理的?有意願的我才會給,但我不會去希望他們評價我的手藝是否好吃。我只會希望食物可以在賞味期內被吃光就好了!作為一個喜歡下廚的人,我不是很喜歡浪費,每次食材放到壞掉,都會心痛。覺得自己又造業了~
如果樓主單純就是喜歡被他人讚揚,那其實青白大的推薦,建議樓主採納。
教會是一個有趣的地方,基本上在教會中的人,很難口出惡言講很難聽的話或批評。樓主必然能收穫滿滿的讚揚跟認可。教會就是一個學習如何互相幫助跟互相肯定他人的地方。當然因為我的信仰不同,或許真實來說教會的相處沒有我認知的這麼美好。只是我跟隨學習的老師還有同學有些是天主或基督徒,人都很nice、和善。所以我有這樣的錯覺....。其實絕大多數的宗教場所,志工、服務人員或參與者都是和善的。只是場域的不同,氛圍不同,說話的方式跟語氣會不同。選擇適合跟喜歡的宗教場合參與就好~
建議樓主,任何滿足或讚揚必先從自己開始,如果你可以肯定自己的努力跟成就,那他人的肯定不過就是錦上添花而已,有,當然很好。沒有,也不會太失落。同樣的,因為任何的滿足都可以由自己來自我實現與滿足,他人或伴侶的肯定,未必會是如此的重要了!有,當然很好,沒有也沒差。能有這樣的調適,那麼要感覺寂寞,通常只有身體狀況很差的時候才會容易有這些感覺...。但也不會讓這樣的感覺停留太久...
習慣享受當下的人,不容易感覺孤獨或寂寞。健身需要專注力,分心去感覺寂寞很沒必要,而且容易受傷。下廚需要專注力,否則切菜就會見血,吃素會加葷,自己吃沒有葷素問題,但要給別人吃就會有。或者下鍋專注力不夠有可能造成鍋中的食材或熱油噴濺。翻炒需要專注力,如果會甩鍋更需要專注力,畢竟甩鍋是手跟眼還有身體律動的協調。有意識的培養各種專注力的人,那些孤單寂寞的感覺,通常不會停留太久。畢竟不管是健身或下廚,一個可以藉由運動產生多巴胺而快樂,另外一個是視覺、嗅覺、味覺從外到裡的滿足...
我比較少擺盤,因為我一個人飽全家飽...。作為一個懶人,東西好吃就好。當然如果哪天我找到伴侶了,如果她有視覺上的需求,我也會斟酌讓她滿足的可能~
要讓他人來決定是否肯定樓主的努力,這沒有什麼對錯。這只是選擇的一種
清楚自己的選擇,接受選擇後的結果。歡喜做,甘願受。
我不覺那是錯的,只是好奇:是否成就的滿足需要來自他人的肯定與否!?
如果樓主有這樣的需求,那除非樓主所在的地域沒有教會,沒有任何宗教場所,否則來說要找到願意一起分享美食的人,真的不是太難。我是沒那個需求,所以我不會刻意的去找....
---------------
心態決定未來,
選擇權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