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少子化的真正原因是甚麼?


ddsdds wrote:
我在想少子化的真正...(恕刪)


原因是我不接受女生的邀請

meridian wrote:
我一點都不懷疑, 因為我百分之百肯定不是錢的問題

你奶奶這輩生五個到十個是家常便飯, 你以為你奶奶活的時代比你現在有錢嗎? 你經歷過吃飯是白飯配豬油的時代嗎? 為什麼連吃什麼都沒得選的時候還能生這麼多個? 所以錢真的是問題所在?

其實真相是你把自己的生活品質看的比生小孩還重要, 這是所有高度發展國家的共通問題......享樂大於傳宗接代..(恕刪)


人口少一點(如果會下滑的話 因為健保無敵) 也好
污染少一點
垃圾少一些
用電少更多
地球更乾淨
  我覺得並不是錢這麼簡單,要不然一大堆社會階層比較偏下方的,比較沒資源的也不會給你生這麼多。

  大家可以去看看婚友相關團體或公司,我們可以假設,裡面幾乎百分之九十是想結婚的,但是,媒合的比率卻相當低,有成功的比例又更少了,結婚順利產子的,又更加稀少,為什麼會如此呢?裡面的男生,社會地位幾乎相當不錯,收入也可以說是社會的前面百分之二十,裡面的女性朋友,也有至少大學以上,但可以驚訝的發現,兩者之間竟無交集,無法順利地配對,但你又細問當中的每個人,卻又很是想結婚,很是想要小孩。
  結婚率不高,自然的,小孩子就少,那這樣就如立委所說,提倡「婚育脫勾」吧,這點我看是不行,民眾的支持度想當然的是一點,改變人們的想法,往往要數十年的時間(先處理好同性婚姻吧),緩不濟急,且宗教信仰的團體必然反對,再說了,立委也承認婚後經濟壓力問題,若女性單親,豈不陷入比婚後產子更大的經濟危機?
  如果有觀察過便知,婚後兩方往往會想要有想要有小孩的,這個想法能衝破現實考兩量,婚前說不生的,婚後還是生了,而且生了兩個,但如立委所言,高學歷社會之下,男性與女性往往必須晚進入婚姻,那生育的條件就非常有限了,不孕的症狀比比皆是,花了幾十萬做人工受孕,但成效不彰的大有所在。
  綜合上面兩點,當務之急乃是結婚率與結婚年紀,這兩者乃是少子化的前期關聯指標。

  但這樣就變成要討論的是結婚問題,要怎麼樣才能媒合社會上大群適婚年紀的男男女女呢?政府過去所辦的活動,乃是辦辦團體聯誼阿,就這樣,但成效不彰阿。前瞻計畫,我認為可以規畫類似提高結婚率的政策,但不要又是什麼「某某縣市結婚,發給獎金二十萬元」,沒有人會為了這一點錢結婚的,用結果論補助,成效不彰又花錢,做計劃必須把資源花在有效的方法上,在行動的過程中投入資源。
主要還是錢的問題。
現在養一個小孩比以前要貴上許多。

雖然印度人越窮生越多、祖父母輩貧窮照樣多子多孫是事實,
但是今天在台灣有哪個人生了小孩會要他們去過貧窮人的日子,要他們走路去上學、放學後幫忙家計、打赤腳並且和兄弟姐妹擠一個小房間呢?

既然生,就要給他們最好的關愛。做不到就不要生。這才是負責任的態度。
huron wrote:
婚育脫鉤這點夠前衛
即使是未來的趨勢
但是大眾觀念偏保守
檯面上人物誰敢講出口

給她一個讚讚

西元2010年內政部次長簡太郎也提過類似的想法。
CONA24 wrote:
我覺得並不是錢...(恕刪)

+1
既然要生
就是要好好照顧
但是很多人認為砸錢就是對孩子的愛
誤會大矣

走路上學
幫忙家計
和手足擠小房
說真的都沒甚麼
小孩的要求沒那麼高
相較之下
若把小孩大量外包給安親班才藝班打發時間
才是對不起孩子


pcyen1313 wrote:
主要還是錢的問題。
現在養一個小孩比以前要貴上許多。
雖然印度人越窮生越多、祖父母輩貧窮照樣多子多孫是事實,
但是今天在台灣有哪個人生了小孩會要他們去過貧窮人的日子,要他們走路去上學、放學後幫忙家計、打赤腳並且和兄弟姐妹擠一個小房間呢?
既然生,就要給他們最好的關愛。做不到就不要生。這才是負責任的態度。

meridian wrote:
我一點都不懷疑, 因為我百分之百肯定不是錢的問題

你奶奶這輩生五個到十個是家常便飯, 你以為你奶奶活的時代比你現在有錢嗎? 你經歷過吃飯是白飯配豬油的時代嗎? 為什麼連吃什麼都沒得選的時候還能生這麼多個? 所以錢真的是問題所在?

其實真相是你把自己的生活品質看的比生小孩還重要, 這是所有高度發展國家的共通問題......享樂大於傳宗接代



來啦~~~

給你月薪4萬,有房貸

每餐吃白飯配豬油,每餐哦~~~~~~

養二個小孩,二個都準備要去唸幼幼班唸起

一個月一個一萬,二個二萬,這都不念書本雜費那些

阿里不達沒事小孩子易生病,愛玩玩具這些都不算

你每餐給我吃白飯配豬油,吃到死哦

你看能不能養這二個養得好,注意是養得好哦

不是假日為了省錢,從不帶出門玩

三餐跟你一起吃白飯配豬油的養狗養法哦~~

享樂????


過度性依賴.教育偏頗.知識越發達的群族是會有所疑慮.就是想得太多或好美.久而久之就拖延.
但現在問題就來了.低的就愛跟高的比較.只要有過渡性依賴與從小受偏頗教育.也不是沒生小孩.
而是生了還拋不開過去的壞習慣與丟不棄的偏頗思想.這類演變有兩種.單親家庭與不負教子責任.
最後這些現象開始普遍後.接著一群又是過渡性依賴與從小受偏頗教育的.因此輪迴各種不同命運.
這類種種最大的決裂主要因子在可能比戰後還要早.甚至日本統治那時期.後代受到的知識大革新.
醫療只是讓年長者得到更好的照料與延命.與少子化關係都沒有.老人多小孩少.當然與生育有關.
這是觀念的問題.過渡性依賴看是要依賴什麼?高科技呢?還是詐騙呢?甚至滿足內心空洞都有呢?
為啥會這樣呢?這要看每人當年受啥樣的洗禮(腦)教育.而教育的偏頗由當時執行教長者來決定.
當年?當然就以當年時空來算.當年就自己的親人.當年?老師不多.不是每個家庭都能上到學的.
把當年改為現在?那也更好就如對比.現在資源過度飽和.老師爆多的.是每個家庭都能上到學的.
既然資源這麼發達.生育率應該也是正成長才對啊.這就是要問題了.問題在於教育還停留在過去.
現在問題是?精神需求.沒錯.心理上的教育.當年觀念就沒這麼進化.現在進化了.達到飽和了.
但?飽和了之後?就沒地方放.對.就錢太多沒地方放就想花光光的意思.人最後把發洩指向某處.
發洩於何處?這就很多種.歧視.貪圖.詭辯.假掰.裝掰一些等疾病.這些皆屬上傳承下的病因.
那就是隋棠測驗的保護心靈.別讓心靈受傷.若隋棠測驗沒過怎辦?這就你深處的影響教育問題了.
--
Mansionz ft. Spark Master Tape - STFU (Massive Vibes Remix)
人品是做人最好的底牌.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