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愿意了解自己,都有救。普通人多多少少都有同樣症狀,也一樣突然發作,無緣無故,找理由發脾氣。有先天遺傳及後天、社會、環境、氣氛、壓力加上負面思維。先天及後天壓力、在意,引起自我爆發。家裏人推薦接觸大自然山川河流,多靜一靜。這可治標不能治本。在自己嘗試多種方法後,只有多認識自己,面對自己,就可起根本變化。當然不是保證變好,是保證隨時隨地發作不敢我的事,事後冷靜下來反思自己的貪婪自私墮落恐懼、、、自我的隱私,發現它面對它。絕對不要急著改變任何缺點,慢慢的,越慢越好,靜靜的,越靜越好,反思有比煩腦發作更重要的事,反思自己的進步,下回有信心做得再好,發作的更有理智,發作的更好、、、直到無心發作。現在就靜靜的煉煉法輪功,看看大自然,正面思維,承認自我身心的不足,誠心誠意愿意面對它,自然起變化。因為發作不是人的本意。靜靜的慢慢的讓它發作,錯了再改。發生,就是面對的好機會。發作,就是反思改過的好機會。(有心結除外)z90693 wrote:看到樓主文章描述想...(恕刪)
蠻多人回覆有點難一一回覆...但我得說一下...國中就有去就醫證明和藥單證明哦...不是我自己說我有憂鬱這種東西。居多發作都是來自感情因素...一發作就心悸緊張,呼吸薄弱,沒法呼救,肌肉緊繃。母親曾經也因為憂鬱症問題發作心悸,突然倒地,無法呼吸,不能說話,叫救護車過...。但在桃園療養院表示是憂鬱症問題。已經23了,醫生診斷這麼久的時間,跟我說的是憂鬱症問題...這不是憂鬱症的話,那這是?phononwang wrote:樓主是否只會對自幾...(恕刪) 幾乎是親密的人才會...沒錯。
Lucky John wrote:我所看過的是這樣,...(恕刪) 我很少生氣的@@只是莫名湧上難過情緒居多,這種情況我才會心悸發病。生氣這點,我從來沒心悸過,最近多了這樣失控情緒我也其實很納悶...。我是單親家庭所以只有母親一個母親從我國中發病才教我認知這是憂鬱症帶我去看病完,她就在身邊聽治療師聽我的狀況她自己是生氣or難過就開始縮身體心悸發病,一發病我就要在身邊等待她很久要她放鬆或叫救護車...。但母親的部份有無躁鬱,我從沒問過醫師...也不希望多管大人的事...只知道我們開的藥幾乎沒不同@@
下面是一位罹患憂鬱症的精神科醫師自創的作法,可以參考看看。1. 試著用自己的話簡短的寫出來,從中找到讓自己痛苦的想法。具體來說,就是把「現在覺得痛苦的事」和「情緒低落時,究竟在想些什麼」等寫下來。這個時候,不需要覺得「是我不好」而去責備自己,或是「都是那個人的錯」去責怪別人。只要單純回想「曾經思考過的事」就可以了。譬如就像下面這樣:「跟丈夫相處時,就會感到很焦躁。」「想到未來,就覺得非常不安。」書寫時,就算不是一段完整的文章也沒關係。也可以像上面的例子,簡短逐項寫出就可以了。如果想把它寫成一篇文章,那麼內容可能會變得亂七八糟,連自己都很難找出原因。書寫的內容就算只有一個也無所謂,寫不出來時,不必勉強,就停筆休息吧!2.換成能讓自己舒服的話書寫完之後,大概就能找到讓自己憂鬱的痛苦想法。接著你應該做的,就是把這些話轉換成「讓自己舒服的話」。譬如前面所舉的例子:「跟丈夫相處時,就會感到很焦躁。」→「重新檢視是不是真的想跟丈夫在一起。」「想到未來,就覺得非常不安。」→「現在只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只看開心的部分」。3.此方法稱為「自我心理治療」,最基本的就是必須自己找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成為憂鬱原因的痛苦想法是什麼?只要能夠找出答案,就是逃離憂鬱的第一步。
我們家樓下就有一個憂鬱症,一天到晚在跟老公吵架,而且她不太跟鄰居互動,也常常和別人發生爭執,基本上她保護自己過度,我覺得你還會上來問大家,就不太像是憂鬱症,比較像是無法控制情緒其他方面的疾病,我認識的憂鬱症是不太和別人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