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還得看是從什麼地方解脫,因為沒有了性慾還有情慾,沒有了情慾還有責任。於情於理無愧於心,任運自在;才算解脫一小部分。身體上沒性慾有可能是生病,譬如腎病,糖尿的下消、陽痿。男人40腎氣始衰,老化也是正常。這是生病及使用過度的情況,只是暫時。最久的情況下輩子換個新的身體又浮出來了。若是心理上沒性慾,這個真的很難;連出家人都很難做到。修行人身上沒性慾也只是伏住、壓住。若真解脫,沒有討厭也沒有喜歡,甚而連解脫的念頭也沒有。此時連天堂也不可得,何況地獄。
其實這在西方心理學理有個名詞叫AsexualHeterosexual = 異性戀Homosexual = 同性戀Asexual = 無性者無性者也會有性行為,通常也會結婚生子,但就是沒有主動有性須求而已對他們日子就是一樣過,沒有幸與不幸的問題
goalie wrote:出家人不是壓抑自己...(恕刪) 壓抑與欣求是基本功,轉化是入門功,但同是慾心作用。活與不活、生與死就是悟道緣由啊,悟無生啊。悟道為了生死,了生死之求道心即為慾之轉化,最終得無欲無求即阿羅漢歸寂靜涅槃,為小乘義。大乘義有直修與小乘迴大,連生死亦不可得;心、佛、眾生等無差別。所以無欲無求中但存願心,此願奇妙非世俗之理。世俗之願有求冀得,此願無求無得但以相應感之。正因無求無得所以能永存不變,而欲願之中即是菩薩次第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