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晚育 台灣高齡產婦十年淚增2.5倍晚婚、晚育,台灣高齡產婦激增!根據國內最新統計顯示,台灣35歲以上才生第一胎的產婦總人數創新高,10年以來增加了2.5倍。婦產科醫師提醒,女性年逾37歲,生育能力將逐年下降,且懷孕之後流產與胎兒異常的比率也隨之增加,即便透過人工試管嬰兒的技術,活產率只剩3成,超過40歲活產率更僅有1成。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全台35歲以上高齡產婦,總人數10年以來,由7125人增加至1萬7914人,激增2.5倍,又以35至39歲占88.6%最高;且生第一胎的平均年齡更從27.66歲提升至30.51歲,10年間增加近3歲。39歲結婚的儲小姐,求子之路就十分艱辛,每個月都因害怕面對驗孕的結果而精神焦慮,更曾因受孕成功胚胎卻不穩定導致失敗而近乎崩潰,最後歷經1次人工授精及4次試管手術後,才終於成功生下一女。晚育當心變不孕!開業婦產科醫師黃建榮表示,雖然台灣人工生殖技術很先進,但是年齡仍然扮演生育最重要的角色,在台灣,女性以22至35歲為生育高峰年齡,一過35歲的門檻,生育能力便像「溜滑梯」般下降。黃建榮強調,醫學再怎麼進步也無法打敗自然,建議有心要生兒育女的女性,若35歲以前努力一年,肚皮都沒有動靜,就該接受不孕檢查,35歲以後,時間更縮短至只要經半年皆未自然受孕,即應接受進一步檢查。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國內不孕症專家劉志鴻則呼籲,有計畫生育的民眾應提前做好準備,不管是積極求孕或未婚凍卵,33歲是啟動生育警報的年齡,最好在35歲以前完成第一胎,37歲以前完成第二胎。黃建榮也提出「分齡懷孕治療策略」,建議想懷孕的夫妻37歲以前可先嘗試3次人工授精,若失敗再進行試管嬰兒療程;若是38至42歲間,進行1至2次人工授精後,再進入試管療程,或直接就進入試管療程,以免耽誤到成功懷孕的時機。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今天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