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cehallipmac wrote:
hey..先說好,這篇不是關於男女情愛的文,而是關於"友情"的文~~
最近朋友和我說他對身邊的人做了項測試.
測試內容是向身邊的人借錢.看對方會不會真的借他(只是測試.實際上並非要借)
如果對方答應借.就代表這段友情是真心的.
如果對方不答應.那也代表這段友情只是表面.並非交心與真心..
我好奇問了他結果.他說測試到目前為止.問過了14位.有9位願意借~~
剩下的5位.他說已對那5位看清....= ="
剛剛無聊才想起來這件事的.不過本人我是不敢嘗試這樣的測試啦!!覺得蠻玩火的.
可是又想想.覺得以這件事來看.好像真的可以知道對方和你的友情是真還是假?
是我想的有錯嘛QQ?各位的想法是如何的呢??
不行+1。
請問你是借多少呢?如果要這樣分的話,
肯借的這9位,下次請將借貸金額乘以10倍.
那你應該可以找到更把你當朋友的。
如果再借成功了,請再乘以10倍。
後來你會發現你的朋友全跑光了。
結論是~~無聊。
借錢這檔子事,一方面要看自己的財力,
另一方面要看對方的還款能力跟誠信。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有借無還,無信無恥。
一天到晚借錢的朋友,表示本身的理財收支有點問題。
短期救急就罷了,長期調頭寸,把朋友當銀行真的也不太好。
如果本身信用程度還款能力好,銀行自然捧錢求你借。
信用程度不佳,還款能力差,把朋友當無息慈善銀行的人,
是否值得深交,也是要好好思考的。
要別人當鮑叔牙,也要自己有管仲那樣的才能吧?!
************************************************
說故事時間: 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鮑叔也
http://www.epochtimes.com/b5/2/9/17/c8929.htm
************************************************
秋時代,齊國著名的宰相管仲,輔佐齊桓公,使齊國成爲東方的霸主。
管仲有一個從小就在一起的好朋友,叫鮑叔牙。
鮑叔牙家比管仲家富有,他們曾經合夥做買賣,
每次賺了錢,管仲總是多分些,朋友都認爲鮑叔牙糊塗,吃了大虧了。
“鮑叔牙真糊塗!跟管仲兩個人合夥做買賣,表面說是合夥,
其實本錢都是鮑叔牙的;那麽,賺了錢,管仲憑什麽多分呢?
至少也應該一人得一半啊!”。
而鮑叔牙卻回答說:“你們不明白,管仲的家境不好,
他有老母親要奉養,多拿一些是應該的。”
“這……”鮑叔牙的這番話,說得幾位朋友無話可說。
管仲和鮑叔牙也曾經一同上戰場;
在打仗的時候,管仲總是躲在最後面,
表現得一點都不勇敢,人們都對管仲很不滿。
鮑叔牙知道這件事之後,就對人們說:
“管仲不肯拼命的原因,是他的母親年紀大了,
只有管仲這麽一個兒子,萬一他有個三長兩短,
他的母親就沒人奉養了。
”“啊!這……”這一番話,又使那些人無話可說。
後來管仲也曾經做了幾次官,
每次都因爲表現不好,而被免職了,
大家都恥笑他。
而鮑叔牙知道這件事之後,就對人們說:
“其實,管仲並不是不能幹,只是運氣不好;
這些小事不適合他來做,他的能力很強的,
他可以做更大的事情。”
後來,管仲輔佐公子糾又失敗了,
而鮑叔牙輔佐的公子小白卻接掌了齊國的政權,
公子小白就是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後,立刻請來鮑叔牙,告訴他說:
“我們國家經過這麽久的混亂,現在總算安定下來,
爲了使全國百姓以後能好好過日子,
我要請您做宰相,幫助我治理國家。”
想不到,鮑叔牙竟然拒絕了。他對大王說:
“感謝大王看重我,要我做宰相。
只是,我的能力實在無法擔當這麽重大的責任。”
“您不肯幫助我,我怎麽能治理得好國家呢?”
“大王,我推薦一個人,他才是最適合的宰相人選。”
“誰?”“管仲!”“管仲!這個人我恨不得殺了他,您還要我請他做宰相?”
“大王,當時管仲要謀殺您,是爲了公子糾的緣故。他輔佐的是公子糾,
當然希望公子糾能夠做齊國的國君,而您是公子糾的競爭對手,
所以他只好想辦法除掉您,並不是他對您個人有什麽仇恨啊!”
“這……”
“大王您想不想使我們齊國強大起來,成爲天下的霸主呢?”
“當然想啊!”“那麽您一定要忘掉過去不愉快的事,
任用管仲;只有他才能夠幫助您達到這個理想。”
“好吧!”於是,齊桓公接受了鮑叔牙的建議,
以最隆重的禮儀,請管仲來做宰相。
果然,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將齊國治理成富足強大的國家。
後來管仲曾對人說:“生我,養我的是父母,可是瞭解我,幫助我的,卻是鮑叔牙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