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已解決]孝親費的問題...

我剛上班時也遇過差不多的問題
我知道你的心態 跟別人比不是個好方向
我當初選擇能拖就拖 或哀窮
雖然第一年上班自己也省吃檢用 一個月薪水約36K 但去當兵前將三十幾萬一次交給父親幫忙蓋房子
當兵後有一樣的問題
我現在後悔沒有固定每個月給孝親費 當初加蓋的房子現在也歸我
為何後悔?
現在我想給也沒機會了
母親癌症先走了
父親車禍也走了
不要跟父母斤斤計較 給再多都是值得的!!
不要想太多就是傻傻的給就對了
不希望你跟我一樣 將來後悔就沒機會彌補了~
你會發現以後你需要錢 父母還是會大筆的拿出來贊助的!!
父母是全世界最讚的績優股!!值得你持續不斷的買進啦!
我只能說你西化完全失敗。。。。

西方文化最大的優勢就是能接受別人的想法和別人的文化。你可以不贊成,但是你卻會去試著了解對方為什麼會這樣想。 如果你連接受你原生家庭的原生文化的能力都沒有,你要說你接受外國教育甚麼的,你還不配。你只學到皮毛。

我在國外念大學的時候一堆同學包括我自己都是半工半讀還兼申請助學貸款才完成學業。從生活,房租到學費沒花過我爸媽的錢。 這才是西方教育。 還記得我國一的時候的homestay, 我的home mom 他自己的兒子想回來住,可以,房租照算。

如果你18歲以後還有跟家裏拿錢,還住在家理 (有付房租嗎?)。 你西化的不夠徹底。 請不要對你自己有利的地方就享受中國文化父母對子女的呵護。 對自已有害的地方,就說甚麼你受西方教育沒有在給孝親費的。

我跟你剛好相反,即使我受西方教育,18歲後不曾跟家裡拿錢,開始工作後,我依然主動拿錢給我爸媽,我知道他們不缺,但是這是心意。 感念他們對我的照顧。 感念他們賜給我的生命。 我很開心我能夠回饋。
在討論"孝親費"的同時,父母對給子女的"教養費"也應該一併討論:

     E東方(台灣)           W西方(美國)
================================================================
子女教養 E大學以上.小念到多高就支持多久 W子女16~18歲後就要自力更生
父母奉養 E孝親費普遍存在,直到父母仙逝  W靠退休金及醫療保險,養老院度餘生

以前聽說美國人給子女生活費教育費只到高中為止,畢業(或更早)就要求獨立自主,自己養活自己.樓主是從小在西方國家長大的,不曉得這方面有沒有變化?......
從東/西方前/後關係來看還算合理.除非小時候就不給教養費,長大後又要求孝親費,那就太苛刻了!


另一個關鍵因素的是 "退休規劃"
這在台灣或東方國家觀念還很缺乏.不是沒規劃,要不然開始想存前已經晚了十年
四五十歲正當收入巔峰期,但 子女教育費 父母孝親費 外加房貸..就佔耗盡所有支出
很難再加添加一項退休基金
如果父母能有充裕的退休金(外加醫療保險),子女的孝親費才能減免
這在短期間很難扭轉
以你受的西方教育,你認為「孝親費」不等於孝順,可是你的父母卻覺得,你每月給「孝親費」才叫孝順。你覺得這跟你的原則有衝突,所以你只想用你自己想要的方式表達孝順。

我不太清楚你們西方國家的教育是怎樣,或是你父母在想什麼,我只知道,我在世界各地,(當然我也去過西方國家住過一段時間),待人處事都是盡量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提供對方所喜好的,若做這件事,可以讓對方高興,又在我能力所及,(不違反社會道德善良風俗及法律的前提下)我都會試著去做的。

假如你只想搞清楚「孝親費」跟「孝順」的邏輯關係,請從父母的角度去看待,父母缺不缺錢跟你沒有關係,而是若你每個月給「孝親費」他們就覺得你有孝順,你不願意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從頭到尾都在談你自己的原則,自然會造成你現在想法上的衝突。

如果你認為給「孝親費」不是錢的問題,那麼早晚向父母請安,不做任何讓父母擔憂的事,父母有什麼需求,就快點去做,對父母始終保持著恭敬之心,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抱持著飲水思源的態度,會不會讓你也覺得跟你的原則相違背,在台灣崇尚孝道及儒家思想的地方討論,我只看到你學了西方國家那套個人主義,卻沒學到基本的尊重,你要求父母尊重你的原則,卻沒看到你尊重你父母傳統的觀念。

Aznsilvrboy wrote:
這對於從小在西方國家長大的我難以接受


我也是

所以,我建議你照你自己的想法去作吧。他們不爽是他們的事。

為啥呢,你若要我從小去接受國外教育,那你就要接受我想法會跟你不一樣。你現在要我做的,我不一定不接受,但我也不一定就像是當地長大的會直接就接受。

我不知道你們家是怎樣,但我的朋友與我都是西化的很嚴重,台灣的文化與思考基本上是零(在 mobile01 晃晃可給我自己機會瞭解台灣人的思考邏輯 hehe)。所以基本上我與我朋友都與父母處的不太好,因為代溝實在太大了。

你年齡看來比我小很多,hope your culture gap is much less of a problem than me and my friends...

if i could turn the clock back by two decades, i think i'd force them to accept the fact that we are different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that if you can't accept that, we'd better split and do not live together and only visit each other once in a while, like CNY.

however, what i am sure that you should not do is, do not just simply listen and do what they say. a decade or two later, you'd be damn pissed off with them, thinking that they are just using you - happened to me and my friends.

maybe they are not using you, maybe it's just their culture, but in my culture it just doens't look that way. and are you sure you'd accept it, say, after 20 years of giving them roughly half of your salary, all while they say they all do it but none are doing it, including themselves? i already can smell trouble here.

sorry guys, typing english is just a lot quicker than trying to think in mandarin, and then type in mandarin.
oh by the way, i wasn't bothered to read all the posts above. but whatever people tell you would most likely be "based" on taiwanese culture.

from my last 8 or so years in taiwan, people would tell you how wrong you are for not doing what your parents asked of you. yeah, i've heard so fxcking much of that that i've learnt to keep my mouth shut unless it's someone who understands the culture problem...
真實時刻 wrote:
我只能說你西化完全失...(恕刪)


我要呼應一下你的說法
想要西化請全盤西化,但不要只在對自己有利的時候拿出西方文化那一套來說嘴
有的人還在講什麼代溝
孝不孝順其實跟有沒有拿孝親費回家沒有關連,不是人人都月月付得出孝親費的..
但重點在你有沒有孝順父母的"心",就別提錢了..
這些人忘了,他們也是人生父母養的,父母花錢栽培長這麼大的,不是石頭裡蹦出來的
也不是自己由小就自己帶食物來養大自己,花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出的..
重點是你的"心"呢...
唉..
chrisintaipei wrote:
我也是所以,...(恕刪)


What OP's parents are asking for is not even 1/10 of his salary…he said so himself.

I get it…that's not the point. It's about the principle, not the amount.
你可能還沒有考慮到
很多傳統的父母收孝親費都是為了幫子女存錢,而不是缺錢使用(除了真的缺錢用的以外)。

可是如果真的父母缺錢用,你給的孝親費不也符合你的理念了嗎。

父母如果不缺錢,等他們百年後,那些錢還不是回流到你手上。
他們會像西方人的觀念一樣,把遺產給一隻貓或狗信託繼承,而不讓你繼承嗎?

不到薪水一成的孝親費,真的很吃力嗎?
生平無大志,只求六十分!
吾信

汝之父母 送子遠渡重洋 無非習西方之學 光耀門楣

爾今 連汝之腦袋 亦被畸化

身為父母 當痛不在金錢 恨在為何生汝至世上

嘆哉 悲哉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