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頭一次被人叫敗類,居然是自己的兒子!!!各位家長意見???(文長)

給家人的氣氛是很重要的
版大是不是把所有的壓力跟不滿都不自覺的擺在臉上呢 ?
你看到你的兒子會笑嗎, 會跟他哈啦嗎 ?
還是愁眉深鎖, 見面就是談課業跟家庭問題 ?
不能因為一個人扛了家計就要兒子與你"共體時艱", 他不會理解, 只會覺得你為什麼很難相處.
現在的小孩就是這樣~沒辦法管教的啦

bank0122 wrote:
小孩子同儕之間,都會流行慣用語,也許敗類這一詞剛好是他們平時掛在嘴上的字句

你這當爸爸的就別太難過(生氣),找個恰當的時間,問問兒子,你在他心中是怎樣的人

問問,他希望爸爸是怎樣的人,然後你跟他說說你希望兒子是個怎樣的人....



第一次月考以後 我並沒有沒收他的手機


是直到作弊已後 我才沒收的

當他作弊回來的時候 好像有點害怕

但是 我其實並沒罵他

因為我在高中的時候,有同學畢業考怕考不過

我當時也幹過這種事(幫助同學也被抓到 他們變成考太好了)

我也覺得 他那時講的氣話居多

我有空時 會再跟他談談

比如他喜歡 打籃球及林書豪 就跟他聊聊

不過就我了解 他們打籃球 其實還有妹去

現在國中生 實在太早熟了

我擔心我女兒上國中 不知道會不會這樣
身教遠遠勝過言教
小朋友看到大人可以做的就會想說為何我不行?
例如:爸爸可以熬夜憑什麼叫我早睡?


國中的階段可能跟朋友學了一些不當的措辭,要讓他知道什麼該講什麼不該講.(但是要好好溝通,千萬不要硬碰硬)

P.S. 交友很重要,謹慎小心!(新聞都有報導)
我是你女兒我一定學壞
不憑什麼
就憑你對兩個孩子不公平的態度

petrojelly wrote:
給家人的氣氛是很重要的
版大是不是把所有的壓力跟不滿都不自覺的擺在臉上呢 ?
你看到你的兒子會笑嗎, 會跟他哈啦嗎 ?
還是愁眉深鎖, 見面就是談課業跟家庭問題 ?
不能因為一個人扛了家計就要兒子與你"共體時艱", 他不會理解, 只會覺得你為什麼很難相處


其實因為 我從小教育 就是小孩要做家事

他媽媽 大概常不在家 回來會搶去做

我煮飯 他們洗洗碗 倒垃圾

這不是在家長回簽聯 都有

當然我也可以 自己包下來做 但我不覺得比較好

當然我也有錯 我比較節省

像以前我小時候 都會隨手關燈 關冷氣

所以看到小孩 沒做 也會念兩句

或許 在時代跟以前不同了

家長以前 念是正常 打罵都有

現在連念 都要小心

我從來沒打過小孩 以前我還被吊起來打過


SadFather wrote:
其實因為 我從小教育 就是小孩要做家事

他媽媽 大概常不在家 回來會搶去做

我煮飯 他們洗洗碗 倒垃圾

這不是在家長回簽聯 都有

當然我也可以 自己包下來做 但我不覺得比較好

當然我也有錯 我比較節省

像以前我小時候 都會隨手關燈 關冷氣

所以看到小孩 沒做 也會念兩句

或許 在時代跟以前不同了

家長以前 念是正常 打罵都有

現在連念 都要小心

我從來沒打過小孩 以前我還被吊起來打過



"我從來沒打過小孩 以前我還被吊起來打過"
"不懂小孩想什麼"
"成績要80分以上"

不懂小孩想什麼,又一昧的用表面的方式來討好她們....
沒有時間陪小孩,然後以為小孩就該體貼和懂事....

我怎麼覺得...你小孩會變成這樣很正常啊.....


PS...你上網的時間...真的還滿多的.一整各晚上都看到你回話....




我不一定支持國民黨,但我絕對不投民進黨,不投民進黨證明我眼光正確

SadFather wrote:
我覺得您說得很好 想必您也會當個好爸爸

我下次會試看看 給你十萬個讚

你只要記住剛剛本王說的"萬法唯心造"
不要太小看自己的信念跟潛意識,它的力量可是大到超乎你想像....
你潛意識有著正面的信念,眼中大多只看到優點,那這優點就會在現實中放大成好幾倍的實相給你看...
若你潛意識裝著負面的信念,眼中只看到不好的東西,那這不好的東西,它也會放大成好幾倍實相給你看,你現在有沒有在親子關係間慢慢覺察到了?

所以本王建議你,把信念轉過來,實相也會跟著轉過來,多多欣賞.讚美兒女的優點,本王不騙你,你兒子的優點只會越來越多,不會越來越退步,人一但有了十足信心.受到讚賞,他就會主動去自己修正自己的缺點,完全不用你去提醒他,因為人一受到肯定,只會想讓自己更上一層樓,本王從沒聽過有人會說:"我那麼優秀,所以我要退步一點"沒這種事的...哇哈哈

辛苦了
其實孩子都聰明得很
誰對他好 誰真的關心他
都可以感受得到
但是重點在於關心的方法和態度
目前看來您的親子關係不是很好
所以先把管教放一旁
好好培養親子關係
待孩子能好好聽您說話的時候
再來談教育吧
套句我老爸的話

"孩子不是教大的,而是疼大的"

這個疼,並不是寵溺他,讓他為所欲為
而是讓他知道,無論他做了甚麼,老爸都會接受他,包容他
唯有他真心相信您,信賴您
您才能帶著他走
家庭裡應該要有分工合作的模式沒錯,

但是沒看到你有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

「教育孩子」是應該將他們當成"成年人"一樣沒錯,

孩子也需要尊重、包容、同理心來協助他們瞭解種種行為正確與否。

但是「養育孩子」是依據他們實際年齡"小孩"來對待才對,

孩子需要被疼愛、讚美、關心的成長環境,

種種一切,源自於"將心比心"。

大人的行為看在孩子眼裡都會留下印象,孩子會模仿,

所以身教永遠比言教有用。

像你家裡的問題,兒子覺得你每天泡在電腦前面也是上網、逛網,

所以他也模仿你這麼做,而你沒讓他瞭解"爸爸在做些什麼"卻先因為成績分數怪罪他不讀書只玩電腦,

你也沒先瞭解兒子,兩方都有錯,只是誰先誰後。

教養孩子的問題不是雙親正常家庭就不會有問題,

而是教導、引導他們的人是否為一個好榜樣?教導、引導他們的人本身具不具備智慧?

---
這說起來真的落落長,建議你上網找找小野、吳念真家庭裡的溝通方式,

他們都是連網友都幾乎稱讚的好爸爸,只是每個家庭有不同的相處模式,端看你如何取益適合罷了。

最後…過往犯了什麼錯誤、父母親曾是什麼樣子對一個家庭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是當下的家庭關係是否還存在連繫,過去的錯誤在每一個當下拿出來懲罰自己、虐待孩子,

何必呢?

好好看看當下應該做些什麼去修正錯誤,而不是一昧的把問題責任全歸咎到過往去。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