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說不要物化女性,卻把自已論斤論兩賣出去,說要平等,卻用弱勢占盡甜頭的不就是【妳們】?

自己要找這種人的,要怪誰??
只能說什麼鍋配什麼蓋


憶仔 wrote:
!!讓部份女性覺的只要讓自已漂漂亮亮就可以待價而沽


沒有需求哪來的供給?

如果男人懂得欣賞女人的內涵, 女人就會多讀書少打扮了;反之亦然。
走在街上數數女性服飾店比男性服飾店多多少就可以了解為什麼女性會被物化了。婚約起初是男性需要有人照顧後代,女性需要食物供給和生活安全雙方簽訂的合約(儀式)。儘管人類生活型態已經改變,女性第二性徵或多或少成為身價的暗示。

另外,根據進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的論點,男性傾向挑選對自己有吸引力的女性,以提高自己的後代被選擇的機會,而女性方面亦是如此。依照現代社會價值觀,女性最有能力吸引男性的期間十分有限,大約在18-40歲左右,因此女性必須在這幾年之間盡全力推銷自己,因為過了保存期限其身價只會暴跌,幾乎沒有回升的可能,就如同花身為植物生殖器作用。

綜合以上兩點,加上在東方社會尤其明顯的男尊女卑觀念,女性結婚前為了吸引男性而打扮,結婚後為了履行婚約而甘願成為男性的財產,如果女性自己都走不出這個框框,不論這個社會再怎麼強調平等結果都是枉然。

可能有人會反駁說:外型亮麗的女性就可以選擇。的確,因為以經濟學的觀點她們供給稀少,價格自然高,但是我想提醒這些女生,如果除了外表妳沒有其他令男性動心的特質,妳就像花一樣,只是一種會貶值的資產。

看看離婚判決,鮮少有法官會將小孩判給父親或是女方需付贍養費給男方,沒錯吧? 這是因為社會價值觀中女性為了婚姻和家庭生活付出極大的機會成本,因為通常這時候女性黃金時期已過。

話再說回來,基於上述觀點我希望男生們能多替女生想想,她們其實真的佔不到我們什麼便宜,所以能讓她們的地方就讓吧,畢竟她們也為了我們裹了幾世紀的小腳呢。
有多少需求是真的需求..

不是被創造出來或是拱出來的?

另外,那個命題妳相信會成立嗎?

我是不信...


人生得意須盡歡 wrote:
沒有需求哪來的供給?...(恕刪)




憶仔 wrote:
有鑑於台灣的社會越來...(恕刪)
畢節望族後裔

憶仔 wrote:
有鑑於台灣的社會越來...(恕刪)


一句話:你條件如何? 我不是說薪水多少這種條件
除了這兩樣以外的條件還不錯的話
理論上你不會遇到以上問題


好女生會看的東西都差不多
談吐,個性,對人生的想法,平常的嗜好,當然可能還包括長相合對方胃口
這幾樣不太好的才比較有機會面對你說的問題



另外你的觀念不見得正確(我沒有很詳細看,但是看標題也知道你的想法有問題)
龍鳳配那要旁人說了算
不是龍的人類要找鳳
不是鳳的人類要找龍
都會引來很多煩惱的

01111986 wrote:
綜合以上兩點,加上在東方社會尤其明顯的男尊女卑觀念,女性結婚前為了吸引男性而打扮,結婚後為了履行婚約而甘願成為男性的財產,如果女性自己都走不出這個框框,不論這個社會再怎麼強調平等結果都是枉然。

可能有人會反駁說:外型亮麗的女性就可以選擇。的確,因為以經濟學的觀點她們供給稀少,價格自然高,但是我想提醒這些女生,如果除了外表妳沒有其他令男性動心的特質,妳就像花一樣,只是一種會貶值的資產。...(恕刪)


兄台想必是對岸人,不然這篇文章就是隨便轉貼對岸的文章
貼心勸告轉貼要附出處否則等會挨告划不來(很嚴肅的這麼提醒)


我只能說,真正運作效率良好的人類市場,雙方各自都擁有選擇的籌碼以及權力,實務上美女並非無往不利,就如同多金的男人也不見得就一定出師皆捷。對岸人常說是金子到哪兒都能發光,偏偏場子上多得是裝成金子的愚人金,還偏就有白癡信那些個美麗的外貌虛榮的一切,你沒有鑑賞金子的能力,當然會覺得到處都沒有金子。


倘若沒有真正了解價值體現為何,只知道認識美麗的女生又不懂得鑑賞真正由內而外的所謂美麗,那有什麼資格談不物化? 您就是物化的一員不是嗎?


所以不用談論什麼"誰才是對的"。真正高效率的市場運作就能體現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了
真正的差異是對於眼光的差異、自己的內涵的差異(包括對於別人的內涵的辨識能力),還有命運基於你的人生所給予你的運氣
以上皆無者,我只能說,good luck


強者我親戚的老婆嫁給了強者我親戚
強者我親戚創業成功(在那之前整個一文不值)
晉身一個億(忘了是不是台幣)的族群,但是沒有小三,常常帶著跟自己苦過來的老婆四處去玩
(因為業務已經慢慢移交給兒子了現在挺閒的)
不然就是帶著老婆兒子回台陪伴行動不便的丈人
但是強者我親戚也就普通人模人樣,強者我親戚的老婆也非國色天香更遑論爆奶迷你裙


但是我認為不夠強的男人就是那種只知道物化女性
然後自己只是有一點成功就玩女人賭博名車樣樣來的男人
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談市場效率?這根本就是市場失敗的體現好嗎



什麼鍋配什麼蓋,才是真正的市場準則體現

咦!! 這篇文章基本上見不到女性主義者來噴??? 難道又選擇性失明

人蔘TBD wrote:
兄台想必是對岸人,不...(恕刪)



感謝大大花時間回覆及提醒,該篇是身為正港台灣人小弟親手一字一句慢慢打的,並非隨便找一篇對岸的文章轉貼。

我想強調的是"女性為何被物化",不是"男性可不可以物化女性"

我所舉的兩個論點是在探討女性被物化的可能遠因,而服飾店和離婚判決是為了證明物化和社會價值觀有關聯。至於"男性可不可以物化女性"(您可能想探討的),我認為生理上可以,但道德上不可以。

所謂生理上,以您舉過的例子來說,那些稍微一點成功的男人會有玩女人賭博開名車的行為出現,我認為這是合理的現象。若一個人有足夠的資源,我們可以合理推斷他傾向使自身效用最大化,此為消費者理論(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而生物生存的兩大基本目標是延續生命和繁殖,換句話說就是要先滿足食慾和性慾以後才會進行其他活動,此為需求層次理論(need hierarchy theory, 請參考組織行為學)。基於這兩個理論,我們可以推斷一個男人在這個世界上的兩大目的就是想盡辦法讓自己活下去和想盡辦法讓最多女人懷孕;因此玩女人是合理的,同時根據之前提過的進化心理學,他也要找對他來說能夠提供最多資源的女性;美食是很棒的選擇,但由於吃大碗滷肉飯也會飽,而且也沒有關係到你下一代的擇偶機會,所以選擇重要性不如女性,所以我認為選擇美食應該和賭博一樣不在金字塔裡。而名車當然是"生理需求"以上的層次。

總而言之,一個男人會主動想和不只一個女人性交在生理上是合理的。

再來道德上,我認為這也是婚約的由來,由於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無法保證生下來的小孩就是自己的,進而產生機會主義行為(讓別人養自己小孩),因此雙方簽訂契約,除了互惠行為之外,也是為了防止機會主義產生。基於這個理由,男性"玩女人"這個行為是道德所不允許的,尤其加上女性主義的抬頭,女性拒絕承認不論婚前婚後自己都是男人的財產,當然也不能被物化。

我想再重申一個重點:"多數"女性不想也不要被物化,但她們在實際思想上和行為上並未完全獨立,也因此她們依然繼續被物化而不自知,或是不願承認。

此處的例外是那些深信自己可以活得很好,不需要靠男人,不一定要結婚,就算結婚也不一定要以家庭為中心的女性,而我認為這些女性應該不會太擔心自己被物化這個問題。
憶仔 wrote:
有鑑於台灣的社會越來...(恕刪)


大大落落長的打一大篇是沒有用的
在這種功利主義的社會裡
自有一套"供需"理論(什麼鍋配什麼蓋)

憤世嫉俗無用
看著人家可以恩恩愛愛的黏膩在一起
會起忌妒怨懟心的人肯定是自己有問題
別再把責任推到兩性不平等
挑起性別戰爭,想藉此平衡不平衡的心態
這樣還是無助於你找不到人愛(有男女朋友或婚姻也不見得恩愛)的事實
建議樓主有空多多看看新時代心靈成長的書籍,這樣心態會比較健康

01111986 wrote:
我想強調的是"女性為何被物化",不是"男性可不可以物化女性"

我所舉的兩個論點是在探討女性被物化的可能遠因,而服飾店和離婚判決是為了證明物化和社會價值觀有關聯。至於"男性可不可以物化女性"(您可能想探討的),我認為生理上可以,但道德上不可以。...(恕刪)


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理論,不才在下認為發表出來不是很妥(服飾店的舉例很失敗)
這好似在國外的新聞裏看到台灣發生凶殺案就認定台灣的每個人都會殺人的錯覺(是否很令人蹄笑)
不論男女都一樣,自身條件越好的越吸引異性,年紀越老越不容易(到了某個年齡需要的也不會是性跟繁延後代)

當然大大可以反駁說有錢男人找幼齒(但這一樣也等同一竿子理論,而且有錢老女人要找幼齒是不會希望被公開的)
但先決條件也要你有錢喔!!!

更多的情況是年輕時揮霍到老孤單無人理
別以為有錢就不會發生,在下看過許多企業家在高級單人加護病房癱瘓,親屬忙著爭遺產無人理(重點是人都還沒死呢),直至死亡

至於贍養費請大大參考民法親屬篇(並不是判給女性),撫養權也是以小孩的利益為考量做判定

再說到被物化
人基本上是不可被物化
但不也常常聽到,老闆把員工當賺錢的機器...之類的話
有錢的不只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
買春.賣春的不只是男人,女人也行
所以不需特意強調到底兩性平不平等,被不被物化
從前女性多以丈夫小孩為主
但是時代在變
婚姻感情也可以只是女性生活的一部份了

撇開道德跟社會觀,大大認為
一個男人會主動想和不只一個女人性交在生理上是合理的
但也別忘了在動物的世界裡雌性接受不同雄性交配的次數更勝雄性
-----------------------------------------------------

如果把女性罵個狗血淋頭怪所有女人都是公主
這樣就有助兩性合諧???婚姻家庭就可以幸福美滿???那在下建議鄉民多多的罵
樓主跟大大發文的內容多以"利益"或是"價值"等外在或是人性慾望為出發點
但兩性婚姻感情甚至人際關係裡裏,講理論根本行不通
所以不必浪費時間討論男女間公不公平,誰輸誰贏.物不物化
把時間花費在經營自己的兩性關係比較實在(會需要計較的一定都不會是美滿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