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要說是算計或計較什麼的, 就有些過了.覺得比較像是訴說做人處世的道理, 以及人性的剖析.以其中舉的兄弟孝順的例子來看.就旁人來看, 弟弟長期照顧父母的辛勞, 付出的應該是比較多的.可是就父母來看, 哥哥過年過節都會回家來, 也會帶他們出去玩, 自然比平常的生活更有樂趣.所以在對待兩兄弟時, 就會有所差別~~這就是人性.尤其古人說的:升米恩, 斗米仇短短的幾個字, 卻是道盡了其中的精華.
這篇文章大大有意義阿!其實不管是對另一半,對家人也是如此!君不見多少弒親的社會案例,都是被父母寵壞的孩子到最後只要稍有違逆孩子的舉動,就被當成是敵人我覺得這個文章並不是要我們學會算計而是在付出的當下也要保留自我,不能一昧的委屈求全吧舉個例子,家裡是弟弟跟媽媽住在一起,平常都是弟弟在維持家庭,哥哥住在外面很少回家偶爾只有過年過節回家,還會送上紅包大禮結果是甚麼?母親永遠只記得哥哥的好,還會一直念弟弟生活上各種不滿意的小地方,處處都拿哥哥來作比較這就是人性....
沒錯!公主是寵出來的你看那些會吃喝嫖賭兼有事沒事打女人的男人,哪個女人不是愛的死去活來的。對女人太好反而會被吃的死死,要做個壞男人適時給女人一點點小驚喜小溫暖,她就會高興的不得了,而不是一昧的付出掏心掏肺,反到會得到反效果!
這篇文章很好,只是不要光說是女性因為既然是人性,那就男女都適用。一直倒貼賢良的家庭主婦,丈夫也未必珍惜連續劇阿信裡就有演這一段,阿信一直賺錢貼補家用,但丈夫龍三卻一直花天酒地不負責,連酒女都罵龍三太對不起阿信,丈夫還是當作沒聽到。有天阿信終於想通了,就辭去工作,跟丈夫說家裡沒米,大家要餓肚子了。龍三至此終於清醒,又開始重新振作負起一家之主的責任總之人性就是喜歡平衡,平衡的關係是最快樂的單方付出太過,並不是正常的現象,也無法長久
月下蕭何 wrote: 我是個很容易對別人好的人,每次交往,只要我能做到的事,都盡量去滿足對方。只是到最後卻發現,對方想要的往往不是我能給的。而且愈瞭解女人要的是什麼,就發現自己愈不可能滿足她們。...(恕刪) 好文!!!人畢竟不是神 有基本的慾望 女人由其是所有男人對女人來說都是消耗品在這個公主滿天飛的時代 這只不過算是對女性伴侶慾望的"管理"...哪裡有什算計..避免一昧付出 卻適得其反...比起強調什麼對愛無所保留的違心之論相較之下科學多了...見解相當精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