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2成職業女後悔生孩子.....


lienly2 wrote:
早去拿爽報.2成職業...(恕刪)

職業男也不見得想生啊
這年頭肯負責的人很少了
負責了卻養出媽寶也很麻煩
chiang:另外是那個豬頭說我要穿內衣的? 你嘛幫幫忙,雖然01沒有收視率的問題,但是好歹也要顧及社會觀感好嗎,別作出一些不好的示範
我是職業婦女
雖說工作與家庭讓我蠟燭兩頭燒
但我還是要大聲的說
孩子們是我最甜蜜旳負荷!
我無怨無悔!
我不後悔生孩子,但對台灣的社會生態很失望,對東方長輩的期望更失望(重男輕女的觀念太重),因為現在重點不是要不要生,而是要如何生存下去,政府不會對於弱小百姓的協助。

EX:你有能力買房但卻無能力負擔房貸與小孩教育,這時政府就只會說你是有錢人,沒有補助的~~
靠自己也不穩,因為企業不穩定,薪資低,創業... 都沒本錢了,哪來的膽子在去借錢創業,不就更多的負債

想小孩很幸福,但真的很沒安全感
要看有沒有錢吧 如果本身就經濟不好

沒有辦法給他好好讀書 那不如不要生


wang6429 wrote:
要看有沒有錢吧 如果...(恕刪)


家裡有錢生而不教.或是不會教.還不是1樣慘!
舉例:葉XX 以及其它"物以類聚"
兩則新聞

第一則新聞令人心酸,但是...又不禁在想沒能力幹嘛要生這麼多個,
第二則新聞則是完全相反。

現在地球上,越是高度發達的國家,越是有經濟能力或是學歷越高的,生育率下降。
越是落後貧窮的國家,越是經濟能力差或是學歷低的,反而一個接著一個生。

有沒有人來研究一下為什麼會這樣?

1.
台中發生了令人心酸的悲劇,罹患肺癌末期的計程車司機,為了賺錢養家,拖著重病苦撐,直到最後不幸在車上吐血過世,他的大女兒難過痛哭不敢相信,前妻也非常心痛,丈夫為了養家撐到最後一口氣,走的那時候身上連一塊錢都沒有。

  唸著牆上寫的字字句句,記程車司機張清田的前妻,越唸心越酸,看到媽媽哭了,張清田的大女兒也哭了,原本說好回家要載她們姐弟出去玩,怎麼也沒想這一次爸爸失約了,翻開相簿一張張張清田與家人的合照,他露出滿足的笑容,尤其跟孩子一起入鏡,他笑得最開心。

  為了孩子,為了一個家,已經肺癌末期的計程車司機張清田,還是拼命賺錢,直到在方向盤趴下去的那一刻,什麼都想給家裡,自己卻什麼都沒有,現在他倒下了躺下了,終於可以好好的休息了,卻也留下了五個年幼的孩子,最小的才剛剛滿月,或許孩子們現在還不知道,爸爸為什麼都沒回來,但是卻會永遠記得,愛他們勝過生命勝過自己的偉大父親。
========================================================================
2.
台灣進入老年化社會,但是生育率遲遲無法提升!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出新書《台灣大崩壞》,認為台灣人口流失將是崩壞的最大肇因,他還呼籲政府要公平加稅,挽救生育力。

政府為了鼓勵生育,不斷祭出獎勵「催生」,但是效果還是有限!楊志良出書談到政府的催生方案,他認為與鄰近國家,日本、新加坡甚至是北歐國家相比,對家庭很不友善。尤其是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頂客族越來越多,因此楊志良在書中也提到,現代人對於未來憂心,乾脆「不婚、不生、不養、不活」。

楊志良也提到,台灣正陷入不公不義的崩壞循環,現在台灣老化速度在全國名列前茅,人口流失只會導致台灣急速衰敗,甚至拖垮台灣的經濟、教育、福利等各項制度,因此呼籲政府,要實踐公平正義,就應該公平加稅,用於生育上,只要政府、人民和媒體都一起正視這個問題,就能扭轉惡性循環。
穷人还是富人多生孩子?
标签: 2012-05-13 20:36
何亚福

在中国的一些计生报道中,常常把“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这两个词组连在一起,并认为一些贫穷地区的农民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这个恶性循环。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呢?


首先分析“越穷越生”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从世界各国来看,穷国生育率比富国高,这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多数分布在非洲,而世界上生育率最高的国家也是在非洲。而欧洲、北美洲、澳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国家的生育率超过世代更替水平(美国的生育率最高,也只是刚刚达到世代更替水平)。


再从一个国家内部来看,农村居民一般比城市居民贫穷,而农村居民的生育率也普遍高于城市居民。中国农村居民生育率高于城市居民,并不仅仅是因为农村生育政策比城市宽松一些,事实上,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农村和城市都没有实行强制计划生育,农村居民的生育率也比城市居民高。在农村地区,生育抚养一个孩子的成本较低,而且农村缺乏社会养老保障,农民主要依靠“养儿防老”,因此农村居民的生育意愿较高。而在城市地区,由于生育和抚养孩子的成本比在农村高得多,即使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工薪阶层也不愿意多生孩子(绝大多数人的生育意愿不超过2个孩子,当然,生2个孩子算不上是“多生”)。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越穷越生”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然而,我们知道,物理学有一个胡克定律: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如果超过“弹性限度”,弹簧伸长的长度就与拉力不成正比了。同样道理,“越穷越生”这种说法只有在一定限度内才成立。如果一个人穷到连自己也养活不了,当然也没有结婚的经济能力,更谈不上生孩子了。


其次分析“越生越穷”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我以前在《两个家庭的对比与两个国家的对比》一文中以竺家和夏家为例来说明:从短期来看,一个家庭如果有较多的孩子,那么确实会降低这个家庭的人均收入。然而,从长期来看,当孩子长大并参加工作后,有两、三个孩子的家庭往往比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更具有竞争优势。潮汕人和温州人都是中国汉族生育率较高的群体,同时潮汕人和温州人也都是中国汉族较富裕的群体。再从国家的层面上来看,二战后至六十年代初,日本和美国的生育率都比较高,但这两国的经济在那期间都高速发展。可见,“越生越穷”这种说法从长远来看是站不住脚的。


如前所述,“越穷越生”在一定限度内是对的,那么,能不能说“越富越不生”呢?虽然从世界范围来看,富国的生育率普遍低于穷国,然而,我们不能就此下结论说“越富越不生”就一定是正确的。据2009年8月10日新华网报道:“国家越富裕,出生率越低,这曾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公理。但根据《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当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超过某个临界点,这一理论就不再成立。在已经越过临界点的20多个国家中,包括澳大利亚、瑞典、法国、美国和英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都出现了生育小高峰,打破了至少持续数十年的生育率下降趋势。”动态地看,我们无法预测发达国家将来的生育率是否会上升到世代更替水平。


旅美学者薛涌也曾撰文说:“通常而言,经济水平和教育程度(特别是妇女教育程度)高、男女平等意识强、避孕技术普及的发达国家,出生率越来越低,但是美国现在出现了一种相反的趋势:越是富有,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夫妇,越要生孩子。这些人多生,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生得起。”


无论是“越穷越生”,还是“越富越生”,都有各自的道理。政府在生育方面,确实不应该强制干预。如果既不强制多生,也不强制少生,我既不担心人口爆炸,也不担心人口灭绝。尊重人口的发展规律,把自主生育权归还给公民(或育龄夫妇),才是正确的人口政策


轉貼。

我覺得,是一夫一妻制造成的。
有錢太太不願意多生小孩,所以要妻妾成群。
(好像古代大戶人家一房大概都是2-3個)


窮人家太太為了培養未來工作人力所以一胎接著一胎生。
好像很多都是4個以上,甚至7個的也不少見。
窮人還是富人多生孩子?
標籤: 2012-05-13 20:36
何亞福

在中國的一些計生報導中,常常把“越窮越生、越生越窮”這兩個詞組連在一起,並認為一些貧窮地區的農民陷入“越窮越生、越生越窮”這個惡性循環。這種說法是否有道理呢?


首先分析“越窮越生”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從世界各國來看,窮國生育率比富國高,這是一個普遍的事實。世界上最窮的國家多數分佈在非洲,而世界上生育率最高的國家也是在非洲。而歐洲、北美洲、澳洲、日本等發達國家,沒有一個國家的生育率超過世代更替水平(美國的生育率最高,也只是剛剛達到世代更替水平)。


再從一個國家內部來看,農村居民一般比城市居民貧窮,而農村居民的生育率也普遍高於城市居民。中國農村居民生育率高於城市居民,並不僅僅是因為農村生育政策比城市寬鬆一些,事實上,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農村和城市都沒有實行強制計劃生育,農村居民的生育率也比城市居民高。在農村地區,生育撫養一個孩子的成本較低,而且農村缺乏社會養老保障,農民主要依靠“養兒防老”,因此農村居民的生育意願較高。而在城市地區,由於生育和撫養孩子的成本比在農村高得多,即使沒有計劃生育政策的限制,工薪階層也不願意多生孩子(絕大多數人的生育意願不超過2個孩子,當然,生2個孩子算不上是“多生”)。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越窮越生”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然而,我們知道,物理學有一個胡克定律: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如果超過“彈性限度”,彈簧伸長的長度就與拉力不成正比了。同樣道理,“越窮越生”這種說法只有在一定限度內才成立。如果一個人窮到連自己也養活不了,當然也沒有結婚的經濟能力,更談不上生孩子了。


其次分析“越生越窮”這種說法是否正確。我以前在《兩個家庭的對比與兩個國家的對比》一文中以竺家和夏家為例來說明:從短期來看,一個家庭如果有較多的孩子,那麼確實會降低這個家庭的人均收入。然而,從長期來看,當孩子長大並參加工作後,有兩、三個孩子的家庭往往比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更具有競爭優勢。潮汕人和溫州人都是中國漢族生育率較高的群體,同時潮汕人和溫州人也都是中國漢族較富裕的群體。再從國家的層面上來看,二戰後至六十年代初,日本和美國的生育率都比較高,但這兩國的經濟在那期間都高速發展。可見,“越生越窮”這種說法從長遠來看是站不住腳的。


如前所述,“越窮越生”在一定限度內是對的,那麼,能不能說“越富越不生”呢?雖然從世界範圍來看,富國的生育率普遍低於窮國,然而,我們不能就此下結論說“越富越不生”就一定是正確的。據2009年8月10日新華網報導:“國家越富裕,出生率越低,這曾是一條顛撲不破的公理。但根據《自然》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當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超過某個臨界點,這一理論就不再成立。在已經越過臨界點的20多個國家中,包括澳大利亞、瑞典、法國、美國和英國在內的大部分國家都出現了生育小高峰,打破了至少持續數十年的生育率下降趨勢。”動態地看,我們無法預測發達國家將來的生育率是否會上升到世代更替水平。


旅美學者薛涌也曾撰文說:“通常而言,經濟水平和教育程度(特別是婦女教育程度)高、男女平等意識強、避孕技術普及的發達國家,出生率越來越低,但是美國現在出現了一種相反的趨勢:越是富有,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夫婦,越要生孩子。這些人多生,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生得起。”


無論是“越窮越生”,還是“越富越生”,都有各自的道理。政府在生育方面,確實不應該強制干預。如果既不強制多生,也不強制少生,我既不擔心人口爆炸,也不擔心人口滅絕。尊重人口的發展規律,把自主生育權歸還給公民(或育齡夫婦),才是正確的人口政策


PS:幫你轉繁體 真的 越有錢知識比較高的 都生很少

反而是一些經濟比較不好的家庭 都生好幾個
2成職業女的孩子.....後悔被生出來

------------------------------

這東西 有後悔藥吃的嗎?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