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2496 wrote:男方本來就應該負責雙方的結婚、訂婚戒指及金子...(恕刪) 你真的懂台式婚禮嗎?根據習俗,男方要準備婚戒以及兩只金戒指(不含婚戒),金項鍊*1,金耳環一對,金手鍊一對有的是準備一只金戒,一只婚戒其實習俗上並無婚戒這種東西(是西式婚禮才用的),中式婚禮是兩只金戒(左右各一)女方必須回男方金戒一只(現在都以婚戒取代,不論金或鑽戒),金鏈一條
donaldc wrote:誰跟你說的?你有結過...(恕刪) 是這樣喔....但是我的婚禮或是我參加過朋友的,都是訂婚一種(大多是金戒),結婚另一種(鑽石)當然我覺得這也不是一定吧~重點是雙方溝通過...如果女方答應卻沒做,那就太不上道了
我的訂婚戒是在我阿公病房前帶的只因為我阿公希望看到我跟我當初的女友有個好結局所以趕在他老人家有意識前訂婚所以訂婚戒都是由我買後來的訂婚宴跟結婚都是帶同一只也就是都由我出錢!我也沒計較什麼總之,雙方談好才是最重要的沒有在分誰出男方誰出女方的計較這麼多,去娶銀樓老闆好了
雙方有溝通過怎麼準備都好當初我們雙方講好是各準備各的我媽買全新的項鍊、戒指給男方男方準備給我的是家傳的手鐲、戒指不過手鐲已經歸還了,因為是婆婆的媽媽給婆婆的對她來說有紀念價值。兩家的觀念是簡單隆重,不要傷和氣。
現在結婚哪有還要家長準備婚戒金飾這些的啊?不是在結婚前夫妻兩人自行買好喜歡的款式然後訂婚結婚時拿出來用即可嗎?結婚代表著兩人都已經成家可以自己做決定準備婚禮的採買正是考驗兩人默契的一環連婚戒都要家長準備未免也太小孩子了吧?
結婚是兩家子的事,絕對不是兩個小倆口說好就好,除非雙方家長都死光了。先講求程序正義,再講求實質正義,如果程序正義都無法顧及,那當事人的確有可能會懷疑實質正義,這不是小不小氣的問題,如果這麼重要的日子當初說好都能夠有變卦,往後還能夠有多少個重要的事情對方能夠嚴肅以對??而這"傳統習俗"就是所謂的程序正義,當然傳統會因時因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