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洗刷刷嚕啦啦 wrote:
你這種方法就像愛的教育
孩子好好教,他會聽的
結果到現在,還不是覺得得教訓才行
要鼓勵孩子,不要動不動就罵他唸他
結果現在不是開始討論讚美下成長的孩子
愛的教育跟兩性婚姻我覺得是兩碼子事
基本上兩者的地位就不一樣了
夫妻是平等的
親子是上對下
而且我也不是莫名其妙讚美我老公
是當雙方或許有衝突要發生時(我的例一)
或是當有朋友提到某些會引起爭議的話題(工作、家事、教養,我的例二)
我不會沒事出門去跟別人說我老公很強很勇很會賺錢很怎樣
你或許不是很懂愛的教育的意義
現在愛的教育被太多家長誤解了
以為只要稱讚小孩就可以讓小孩萬事ok
但是相同的是
當孩子/老公做了某些事需要你得肯定時,你就必須給予肯定
而不是視而不見,開始挑剔孩子/老公哪裡沒做到哪裡可以做得更好
當然我也不會沒事卯起來讚美我兒子女兒哪裡好哪裡棒哪裡嚇嚇叫
這是一樣的道理
因為夫妻跟親子的地位不同
坦白講我不會像三娘教子一般罵我老公,他不是我兒子
但是我的兒子女兒我有責任教養他
這是兩碼子事,我兒子做錯事我是會k會罵的
該給紅蘿蔔的時候我不會小氣
都是你把男人寵壞了!哈哈哈~
這句話以前也有人對我說過啊
因為我總是抱怨我老公不會幫我作家事帶小孩啊
可是後來我認清我老公的個性就是這樣
他的成長環境沒有教他男人該做家事這件事
他的個性是要拼事業的,我就讓他安心去拼
聽我老公講話會覺得他是很自傲的人
什麼我是做大事的人(所以家裡大小事歸我管)
我不適合作家庭主夫(也的確,管一間工廠的人來管一個家稍嫌大材小用)
他曾經說過幸好我幫他把兩個小孩帶得好好的
讓他沒有後顧之憂去打拼
重點是這樣的相處模式,我們可以很和平,那就夠了!
團購盲從達人 wrote:
假如進了問完全不想面對這些事...一直拿美國人的婚姻生活來與中國傳統美德相比..
是不是要做一些決定..?
基本上,我跟我先生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
前面有將近六年的磨合期
我必須說,我不是一個好媳婦
我一年帶小孩回去看他爸的次數五根手指頭數不滿
他媽將近一年沒看到孫子
結婚七年頭一年就不必回去吃年夜飯
有正當理由也不用回去過年
我不必打電話回去跟老人家噓寒問暖
我跟他姊在網路上交鋒過,此後相敬如賓
所以我老公在"婆家"這方面給我很大空間
我抗爭過,我為了我自由的生活做過一些"努力"
我不知道你是男生還是女生
會這樣問多半是男的
你給了你老婆多大壓力?
從結婚後我最討厭我老公說的一句話是"作人的媳婦要知道理"

在一次很嚴重的"溝通"時,我把這個問題徹底解決
雙方各退一步
他不再把我當作是他孝順父母的替身(他自己都做不到)
該有的基本禮貌禮數我還是會做
你決定要怎麼做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