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

直銷洗腦 - 獻給所有急著想幫助身旁親友認清事實的人

以那位開藍寶堅尼的來說,
他的態度和拼命,
不管去做房仲或保險都一樣會有成就,
現在再來進入做直銷有機會變成他那樣嗎?
在同一間公司幾乎是不可能的,
台灣的市場早就被開發的差不多,
下線只會越來越難找,
你越認真賣,越努力拉下線,
高層的就賺得更多更爽快,
只要越多人跟你一樣懷抱夢想努力做,
你就越不可能取代上線....因為你們的業績也是他的業績,
到頭來你的辛苦全進了高層的口袋,
而上頭還會告訴你,妳比領死薪水的還優秀,
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

真想要知道自己有沒有這種業務特質,
我建議去拼房仲比較實在,
以平均半年成交一個案件、佣收5%、酬庸30%來算,
800萬的物件加上底薪,平均出來的月薪也將近4萬,
直銷的主任一個月扣掉買商品的錢有4萬?
房仲做得好還可能拓展人脈而不是虛耗人脈,
等做到明星級業務轉獎金制,酬庸90%,
這時候經手商辦或豪宅就真的很賺了,
我印象中看過最高的是3億的土地交易,
佣收1500萬....
不過房仲壓力大、工作時間長,而且內部鬥爭激烈,
檯面下的骯髒手段更是不勝枚舉,
100個新人進公司,
一年後100個全數陣亡所在多有,
超過半數都撐不過3個月....
這種陣亡的損失還好...不用屯貨也不會搞得眾叛親離....

dqplayer wrote:
所以中間一堆人不做了~或是做不好
就會變成你的上線的下線了!!
唉~這就是為什麼直銷的人都汲汲營營要找下線了
誰想替人做嫁衣呢??!!
...(恕刪)


前幾頁我問的「有多少錢進老闆口袋」
看的出來是廣告品牌獲利比較多
我常在說
一間公司要賺錢靠的是老闆和股東的決策
員工只想領錢,不會賺錢

直銷希望每個會員一起賺錢
但實際上有這個能耐和擔當的人本來就不是那麼高
所以失敗的人一定會很多的。

本身我批發也零售
怎麼看都覺得直銷賣東西的方式......

我記得"直銷"是以口耳相傳,人介紹人的方式為廣告
這樣來說,商品的口碑應該才是重點
到目前為止
直銷業的美容保養品、健康食品…等等
差不多的價位選擇性很多
而且直銷的商品使用起來也不會讓人感覺到
"這是奢侈品"那種優越感

「反而會覺得,擺明要讓上面的抽一手
花錢應該是輕鬆的,卻還要想這樣買划不划算
我想買這個商品
是不是丟給幾代下線去買來給我
讓他和我一起有賺錢
而不是便宜了不認識的上線..........」

無聊的感想

亞利安星人 wrote:
現在再來進入做直銷有機會變成他那樣嗎?
在同一間公司幾乎是不可能的,
台灣的市場早就被開發的差不多,
下線只會越來越難找,
你越認真賣,越努力拉下線,
高層的就賺得更多更爽快,


大推!

你可能認識李康瑞喔!
他的確很拼
可是賺下線也賺的很飽
NU SKIN 創立 25 年來,在全球已發出超過 70 億美元的獎金。全球百萬美元名人已達667對

只能說是極少數的人

所有的直銷主任們每個月都必需有個人銷售業績 PSV 100分

而維持主任需要小組銷售 GSV 2000分 一分=一美元



大概看了一下制度

他有分成個人銷售(PSV)和小組銷售(GSV)

舉例 我用如新網站的例子

如果你是主任

GSV 2000分 就是給9%

GSV 3000分 就是給10%+5%

如果剛升上主任 GSV 3000分 就多給5%

這5%只維持六個月 而且要都有GSV 3000分 才有

只要有GSV 3000分 你的第一代可以領他們的10%

沒有第一代就沒有

還有分數上線要有達到GSV 3000分 要是沒有GSV 3000分 就領不到第一代下線的10%

變成領第一代的5%

另外一種就是

組織做到 2000分-50000分 分別有 9%-15% 的主任獎金 外加上

如果你培養出12個主任 才可以領到六代,每一代的獎金5%

培養1個主任是領第一代的5%

培養2-3個主任個是領第二代的5%

培養4-5個主任領第三代的5%

培養6-7個主任領第四代的5%

培養8-11個主任是領第五代的5%

培養12個主任是領第六代的5%

培養12個主任領六代獎金就是所謂的藍鑚 最高頭銜

這是打電話去詢問 他們給的回答

這樣大家可能比較清楚

他說因為鼓勵大家做到3000分

所以2000分9% 3000分有15% 才有財富倍增














直銷產品為什那麼貴
搞直銷的人永遠說不清楚
就像是新生高弊案花博弊案
花跟菜為什麼總是特別貴
郝大兵永遠講不清楚
可見直銷產品本身就有鬼

205樓老是說收入會有多少
可是他就是不敢把收入證明PO上來
少數大大認同直銷的
也是不敢把直銷收入證明給PO上來
只會一昧的說主任藍讚收入有多高
但是就是不敢把薪資收入PO上來
搞直銷的人都沒有LP嗎?




不管做什麼
不努力又不用腦子的註定只能當被豬宰
套句電影的對白
「不管牛市或熊市都可以賺錢,只有豬註定被宰」

直銷會不會成功
當然會
但是成功的絕對不會是那些上了幾次opp就自認為可以擁有非凡自由的人
而那些一聽到直銷就以為是洪水猛獸
錢只會被上線賺去
這種自以為別人白癡我聰明的也不過是一樣的蠢
質疑別人怎麼會蠢到被直銷洗腦之前
問問自己是不是也被反直銷洗腦了

說真的這棟樓到底有幾個真的懂直銷跟老鼠會的差別我還真懷疑
傳銷的手法辯證至此,想不清楚都很難了,這種文章應該多一點,真相會越辨越明。

網友一亮出六代,抽成幾%,這種制度時,其實一般人對產品的信賴程度已經不存在了。
甚麼產品需要代理到六代 (六層代理商)?
消費者花在購買產品的成本已經太高昂,代理費與產品價格對應的責任差距過大,
這時消費者會選擇她牌更【直接】便宜又長期經營品牌信譽的產品,根本不會把錢給傳銷業者賺。

不過這對傳銷來說應該不是重點,
因為對照這串討文章的資訊,行業獲利模式中,
不但不需要親自過問產品生產過程,甚至連銷售過程也不想管,
把全部精神放在怎樣吸引更多下線,【叫別人】來買產品或賣產品即可。

產品品質好壞,售價是否合理,甚至真正會消費的市場顧客群在哪裡,根本不在考量範圍。
就好像一個黑盒子,只需知道【自己想賺錢】,就直接跳到【將來會有很多下線幫忙賺錢】這個結果,
黑盒子中間的過程無須理會,過度簡化當然看起來比較容易。

其實自己當老闆,做生意,都需要有短中長期策略規劃,而且計畫還趕不上變化。
如果連策略規劃都錯誤,或者連基本財務控管都不會的人,
應該先當夥計,用勞務來學學管銷技巧,而不是一開始就當老闆。

生意人本來就是將本求利, 直接計算金錢與時間的成本,有沒有賺錢 就可以了,
就像現在流行的加盟店,要別人加盟付出權利金,至少自己本身賺多少錢,怎麼生產產品銷售產品都要講,
連自己本身怎麼賺錢賺多少錢都閃躲的業者,誰敢加盟?
根本不用把做生意的手段包裝於甚麼溫暖的家族啦、甚麼歸屬感、甚麼人生夢想之下。
硬要把做生意的本質用另類手段包裝,本身就容易給人詐術騙術的感覺。

討論串的文章正反面意見都很好,應該整理成精華區文章。
往後必定還會有類似的討論一再出現,可以參考此文。

LivedEarl wrote:
你有看完我的整個論述...(恕刪)


下線發展越多表示有更多賺不到錢的下線

那就是說這個賺錢的遊戲根本不在乎有多少人因此受傷退出
(可能是離開原本的工作, 買了過多的產品又賣不出去, 親友關係破裂, 經濟壓力過大, ...etc)

這樣的商業模式沒有考慮到社會和諧與永續的問題
也傷害了太高比例的人(相對原本的大中小盤商業模式

真是不可取阿
kateshy wrote:
傳銷的手法辯證至此,...(恕刪)

這篇能收精華大概是笑話中的笑話

說真的這棟樓到底有幾個真的懂直銷跟老鼠會的差別我還真懷疑
至於在台灣直銷是有多層次傳銷管理辦法的法源規範的
又不知道到底有幾隻貓知道
囤貨囤到破產

gregliao wrote:


錯!
直銷不會把...(恕刪)


雖然我沒參與過直銷,但是曾經做過保險...

如果是保險的話,我只能說講都講的很好聽,你真的聽他們講會覺得那這世界上做其他行業的
好像都是傻子,只有像他們這種做保險的才有未來才有發展性。

然後,真正做成功的最有說服力的"傭金表"...他們絕對是拿的出來的。

但是這背後投資出去多少?天曉得...

現在我也不是要說保險有多不好不能做,只是相對起來,保險"更難賣",而且真要說一定拿的
回一點甚麼嗎?不見得。像是一般人覺得"好像最重要"的意外險,這種一年一約低保費的東西
是很標準的消耗型商品,每年丟出去的錢是不可能要的回來的,除非每年為了領回一點保費自
己去打斷腿住院orz...

  • 1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