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

輕舟已過萬重山~婚友社徹底分析

今天整天要開會,晚上要陪馬子,針對諸多不實指控我有苦說不出的部分明天一一回覆~
其實由老鵰的經歷夠可以驗證一件事情,
婚姻市場是非常現實的
無論是婚友社或是聯誼
高學歷、高收入、三師是比較容易找到不錯的對象,
我輩只能多加努力,
羨慕歸羨慕,還是要多補足不足之處,
利用自己的優勢去找適合自己的對象。
加藤老鵰 wrote:
晚上要陪馬子,針對諸多事實陳述,我爽到不知道該怎麼說的有勞有醫生朋友的網友舉例幫我代勞說明~...(恕刪)


既然你都這麼說了,那老鵰你就好好陪馬子(一堆人說女王,我到現在都還聽不習慣,還是馬子聽了比較順耳),畢竟像你這種魔王等級的要找到能讓你金盆洗手的實在不容易,說明的部份由吾等單身光棍來操刀即可,我保證不會歪曲事實,我可以舉強者我朋友卡小當年從考上台大醫科,家裡放鞭炮,媒人拿著一百多張相片來給他挑開始講
MMXPro wrote:
婚姻市場是非常現實的
無論是婚友社或是聯誼
高學歷、高收入、三師是比較容易找到不錯的對象...(恕刪)


其實不只婚姻市場,出社會後只有幾句話是真理,比如
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吋步難行
富在深山有遠親,貧在鬧市無近鄰

三師若要拿出來排,醫師是遠遠領先另外兩師,從以前到現在,聽過許多例子,很多女的非醫師不嫁,卻沒聽過非另外兩師不嫁

強者我朋友的例子,從還是醫學系學生開始,家教費就可以收每小時1千以上,當然還有很多例子可講,不過大家也不用羨慕啦!畢竟這些人在求學的過程中,都沒有像專科生或高職生(教改後好像快沒有專科和高職了)過著這麼多采多姿的青春生活,而且在台灣要念到醫科,除了求學過程中要比別人花更多時間以外,先天智商也要強過一般人,想靠勤能補拙是沒辦法的,畢竟物理、數學不是背多分,不懂就是不懂,就算是背多分,記憶力比人差還是不行,免試讓你讀醫科,光那些拉丁文就可以刷掉大多數的人了。而且一般人可以早早出社會賺錢(先不講兵役),醫師要出來賺錢最早也25歲,前幾年幹住院時也是操死人,平均壽命也是比平常人低。

老鵰的例子,只能說屠龍刀一出鞘,其它人都躺平了,配種市場,啊!是婚配市場啦!是無差別革鬥技,沒有三兩三,貿然參戰,只會被屠殺
我覺得雖然老鵰兄是醫生,酷龍大是鐵飯碗正式老師
擁有一般男生沒有的優勢
但是他們也很努力提昇自己的談吐和調整策略
就算是醫生或鐵飯碗老師,也沒辦法躺著相親
像我身邊也是有聽到女生把醫生或軍公教打槍的案例

酷龍大再找到真愛之前
可以問問看他對抗挫折的過程
已經不是被女生用手槍開槍
簡直是被重機槍掃射

會去聯遺和相親的女生,本來就兩極化
不是沒人要就要擺明要去挑
我們都錯過了三十歲以前自然戀愛結婚的機會
除了進入人肉市場沒有其他選擇



crydragon wrote:
婚友社和聯誼會場真的有很多優質美女
你該後悔沒有早幾年認識.(恕刪)




這倒是真的。 

當初也是看到M大這個樓也才參加某個網路相親婚友社。還去他們實體店面與戀愛秘書面談過。

不過加入後我倒是沒有主動約或是聯絡任何人 

最近漸漸的有一些女性看到我的檔案和我主動聯絡,年齡其實都是29+了。

但是不諱言的是很多條件真的很優,單身女音樂家/藝術家的也有。


好不容易有個比較心動的,父母卻認為還是老師好,而且對方已經30了(本人今年滿30) 

沒辦法,本人的老媽就是小學老師,老是要推銷她的同事,她們大都25-27之間吧。小學老師真的那麼好搞? 老爹也是一天到晚要推他們外交單位的。


婚友社那個令我心儀的也是留美的,還在抉擇該不該衝。


小弟N年前也參加過婚友社
先拿兩三個美女的照片給你看 然後說要介紹給你 引誘你入會 結果入會後 婚友社說對方覺得不適合所以沒法安排見面
前前後後也看過了幾十個人 也有公務員出身 會計 畫家.............當然也有臨時來充場面冒充的 (因為後來與冒充的很談的來 後來她才告訴我)
每次安排會面 要繳兩百元茶水費 如果被放鴿子 婚友社會還給你400元
那家婚友社靠近公館 不過應該已經收掉了 後來擔任我秘書的人也辭職了 也就不了了之

見過的人很多 可惜都沒緣分 你喜歡他 她不一定喜歡你 還有一次遇到同校隔壁班的 真是有點糗
不過也算是一個經驗 滿好玩的 還有所謂的保證班 費用比較貴 保證一年找到 不然退費 當時我還年輕 沒有報名保證班 只報了普通班 結果當然也是普通 沒有認識什麼人 大都見一次就沒再連絡
請問現在加入婚友社的入會費行情大約攀升到多少?
我只知道在台中的X媽媽這邊已經漲到3萬5了,
這麼高的相親成本也難怪大家要東挑西選,
不然就划不來了。
X媽媽已經算是便宜的了,
那個費用是終身費用,
外面其它的好像是用年費在計算。
說到職業, 身分等等的外在條件, 其實我本身也有相同的體會. 我當然不是所謂的三師, 但是我在台灣的工作時間, 收入, 加上隨時可以回英國教書與定居的條件, 我發現到有些我認識的女生, 也會從認識當朋友的情形, 變成願意長期發展的關係.

我沒有參加婚友社, 女生多是長輩或朋友介紹的, 我自己也有透過一些其他管道認識. 我的工作一開始當然就是說英國大學研究員, 因為這就是我的身分. 但是在一起出去幾次, 多認識一點之後, 就會開始問我之前待在英國多久, 有沒有拿到居留或是公民? 然後女生態度就會變得不太一樣. 並不是之前態度不好, 就是可以感覺出來女生好像有比較積極一點.

其實我不喜歡這種轉變. 我不會說把職業, 身分這些列入考量是不好的, 畢竟現實層面還是多少要顧慮到. 但是, 也許我和一般人比較不一樣, 我重視的是比較心靈層面的交流. 而我也多少會考慮到, 那些變得比較積極的女生, 看重的到底是我這個人, 還是我這個人的附加價值? 如果是前者, 當然是再好不過了. 但是如果是後者, 老實說, 我認為有點悲哀.

  • 6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