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當中,你們雙方是一起錯的,如果有錯,必然是雙方都有錯。你們夫妻都沒有繼續為延續家庭責任或親密關係而努力。如果要爭輸贏或對錯,那沒有意義。因為就算誰決定你們夫妻誰錯的多,然而如果以因果來論的話,你們都各有各自的對,與各自的錯。半斤八兩,不相上下...
給樓主建議,你要怎麼修復,或者不修復照現在你的想法怎麼樣都可以。
因為那是你的選擇。
但是你把老公的事情放到網路上讓眾人公審,這個行為,我是不認同的。
因為那代表著,樓主跟老公,在失去親密關係之後,你們非常有可能也不再談心了。
這個時代,只要男女互動聊得來,非常容易一方或雙方都會心動。
婚後沒有性之前,通常雙方的互動也不會太好。
但是樓主得知道,你上網討論你老公,等於是其他人用自己的認知跟生命經驗,在評斷你老公,同時也評斷你。寓言故事,父子與驢。
樓主除了不停的回應,會好好想。然後呢?
在我看來,如果你們連把話說開,重新了解彼此的意願都沒有,那麼這婚姻也不需要繼續下去。
樓主或許有小孩,所以你可能因為忙碌或什麼而不需要跟老公有更親密的關係。
而你女兒,因為發現老爸的行為,而用自己的認知去審視她的父親,這本身是件奇怪的事情...
小孩對父母相處的不愉快,必然有自己的認知跟判讀。如果樓主還是現在這個樣子,大概可以猜到你女兒最後會怎麼跟她的父親相處...。關係絕對不會太好。
現狀應該是樓主的女兒,幾乎跟妳站同陣線。問題是,你們夫妻的情感不好,與她何干?那是她的父親,不是她的情人,她作為女兒,沒有立場覺得誰背叛誰,因為說穿了,樓主跟老公如何相處,只有樓主自己清楚。
實際上網路上的眾人所知道的,絕對比樓主的小孩還少,我們知道的不多,都有這麼多想法了,那麼作為跟樓主夫妻相處的小孩,內在又會是怎麼演變的?樓主有考慮過嘛?你真的覺得自己把心思都花在小孩身上?
或許樓主的老公,相處上也是那種講話很硬,自己認定就好像是事實的個性。那麼樓主明白,你會遇到那樣的男生組家庭,那有什麼好意外的嘛?從最開始你的模式不也覺得他就是有外食?
你們之間的相處,更多的只是維繫你們『各自認知的家庭責任』而已。
最可憐的是你們共同擁有的小孩。不清楚她幾歲,但是....
你們夫妻失和,對她的影響其實是最大的。當然樓主可以繼續鴕鳥心態,那也是你的選擇。
你以為上網就能討論出你要的資訊?或許吧。然而如果你沒有任何的行動執行,那麼只是繼續原地踏步而已。
另外那棟樓的樓主,已經跟老公開誠佈公的談了。現階段雖然她還是有些許的質疑懷疑老公,但至少她已經開始重新開啟雙方願意了解彼此的契機。
樓主如果要繼續回應,謝謝誰,你會會好好想。
那一切仍然只是回到你女兒跟妳一起偷看老公電腦的時候而已。
你仍然在原地沒有任何進步。當然,那是你的選擇。
這棟樓,覺得你不給老公可以外食的,有多少人呢?
我不認為女生不給男生就可以理所當然的外食,但我也不覺得男生外食,有什麼不對。
但如果樓主要繼續這段婚姻,妳得做出選擇。否則繼續下去,你不過就是跟你的老公共度一個彼此互相傷害的婚姻。順便讓你們的小孩掃到颱風尾...
樓主跟樓主的老公,大概都是比較自我的人。你要繼續維持現狀兩個人都很自我。那也是選擇。
那麼妳得知道,你們的小孩,也必然都會非常的自我。這絕對會有影響。畢竟華人世界,小孩跟家庭的關係是非常緊密的。就像她未必有多了解她父母情感的歷史,但這不妨礙她用自己的對錯認知來評斷父母...。這才是最糟糕也最危險的....
如果沒有任何目的,僅僅就是跟老公修復關係,這可能為樓主來說,沒有什麼誘因。
跟老公恢復過去熱戀或關係好的相處,不是樓主現階段可以接受跟要的。
那麼如果是為了你的小孩呢?你願意嘛?
樓主不願意修復,那麼你知道你的小孩之前痛苦了兩年,那麼之後,她會不會更痛苦呢?
因為她選擇誠實的告知她的母親,她所發現的。
然而似乎她父母的關係,並沒有任何的改變。還是那攤死水。她會不會更糾結?覺得自己做錯事情?
你的小孩從介入妳跟老公的感情開始,樓主就該積極行為了,可是我看到的永遠只是你回應,你會好好想。
當然,要不要改變,選擇權在樓主,你的婚姻,如果你自己都不願意嘗試調整,誰又能如何呢?
你的小孩,必然會更無力。雖然很多人都喜歡說,小孩才做選擇。
實際上,小孩根本沒選擇,要出生在怎麼樣的家庭,小孩有選擇嘛?
父母是怎麼樣的人,小孩能選擇嘛?今天小孩覺得爸爸有問題,能瞬間就換一個嘛?覺得媽媽有問題,能瞬間就換一個嘛?父母是永遠沒得選的。那些成長過程當中的生命經驗,很多是沒得選的...
因為真正能做決定的人,不敢動...不願意動....。能動、願意動的人,沒有決定的權力...
情感的修復,想是沒用的,樓主的內心戲做再多,預判再多有用嘛?
你早就失去你以為了解的老公了。如果你夠了解他,何必上網詢問其他男生,你老公在想什麼,對妳老公的行為有什麼想法?
情感的交流,或許會受傷,然而那是你決定一起經營家庭的選擇不是嘛?既然對象是固定的,那麼受傷有機會為你帶來如何讓情感更進步的選擇不是嘛?或者樓主太擔心情感會碰壁。所以你覺得妳得要有萬全準備,才能夠開口!?
這棟樓的任何人,都無法代替你的老公,也就是說,沒有什麼萬全的準備之說。情感的經營不是彩排、不是預演,登高看遠,必然會伴隨著肌肉酸痛跟疲累,然而你不會只有那些酸痛跟疲累,那些過程的汗水跟望遠的美景都是收穫。如果樓主要著重恐懼害怕擔心,那麼就算再多人給你鼓勵,現身說法,講的再好,你還是5月12發文時候的那個你...
行為科學有個假設:沒有失敗只有回饋。
樓主要不要獲得老公的回饋,那是你的嘗試跟你的選擇...
---------------
心態決定未來,
選擇權在自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