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困惱我許久的事---婚後要和公婆住

既然不想跟公婆住
砍掉重練啦
美國男人不錯滴
不用跟公婆住
如果他不介意
你也可以在婚後跟別人住
這樣就沒煩惱了
當最後一條河被污染了、最後一顆樹被砍了、最後一條魚被捕了,人類才會發現金錢原來是不能充饑的/克里族印第安人預言
看來在下觀念落伍太多...以前都以為結婚是新"家庭"的起點,現在看起來只是同居的延伸而已

曾有個外語的老師提到某國(歐洲)人很厲害,因為他知道有人(女性)是"談戀愛"、"結婚"、"生小孩"三種同時存在的狀態是三個不同的對象。也許以後個人意識再張揚一點,台灣就真的擠列先進國家了。

小弟天真的以為結婚跟戀愛是不同的東西,其實很多時候結婚看起來像是一種"跟單一對象談戀愛的法律證書",超出這個範圍才會有被責難。但是在古板的年代,不用這張證書,大家就都知道談戀愛的規矩不是嗎?

繞遠了,"一個屋簷下你過你的,我過我的"聽起來不像家人關係,至少以小弟不材認為那比較像同居而已,大家互相接受對方的條件住在一起,問題是:那為什麼要結婚呢??
susu.cat wrote:
看來在下觀念落伍太多...以前都以為結婚是新"家庭"的起點,現在看起來只是同居的延伸而已

曾有個外語的老師提到某國(歐洲)人很厲害,因為他知道有人(女性)是"談戀愛"、"結婚"、"生小孩"三種同時存在的狀態是三個不同的對象。也許以後個人意識再張揚一點,台灣就真的擠列先進國家了。

小弟天真的以為結婚跟戀愛是不同的東西,其實很多時候結婚看起來像是一種"跟單一對象談戀愛的法律證書",超出這個範圍才會有被責難。但是在古板的年代,不用這張證書,大家就都知道談戀愛的規矩不是嗎?

繞遠了,"一個屋簷下你過你的,我過我的"聽起來不像家人關係,至少以小弟不材認為那比較像同居而已,大家互相接受對方的條件住在一起,問題是:那為什麼要結婚呢??
...(恕刪)



我覺得有些事情不能一概而論...特別是文化的部分
人家西方人聽說小孩一成年就趕出去,不要跟父母住了
但東方傳統是希望跟小孩住一起 (這點中國大陸可能稍微先進一點...聽說大部分不是一起住的)


結婚嚴格說起來,我認為是兩位成年人,為了自己的人生做出某種承諾~
開始建立兩個人共同的家,共同的生活~
那跟同居比,通常還是有差的~
同居人不一定要參與家族聚會
同居人不一定要照顧對方的親友,或者出席對方家族的婚喪喜慶場合~


如果只是一個屋簷下各過各的
那是真的不要結婚比較好
而且這句話真的低估了婚姻,或者說,揭示了某種"並不太想經營生活"的態度~~
這麼說吧,大學跟室友一起生活,室友會有約會,會有家庭聚會等等
但你並不一定有出席的義務
你也不必安排你跟室友的共同生活~~她們是她們,妳是妳


可是結婚不是
結婚是同在一個屋簷下
但生活緊密結合
也許你偶爾可以去哥兒們的聚會,我去姊妹淘的聚餐
但也許50%以上的時間,我們會共同安排生活,
去吃大餐或吃小攤,
去逛大街或逛小鎮,
去買椅子或裝潢屋子,
或者更認真,一起念英文拼日文,一起念書分享心得,
一起做義工或創業~~~


我認為那跟所謂的室友~是差很多的!
有些人比較自我,她/他們會希望,戀愛或結婚,"完全不要"影響自己的生活
但我認為如果要完全的自由,就不該結婚或談戀愛
戀愛或結婚,本來就會或多或少的影響自由~~
要有那種"我們以後一起生活"的覺悟,否則還是別戀愛或別同居的好~~
那些點點滴滴的共同生活,我認為才是婚姻的真諦~~


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也許現在台灣更先進了(?)也說不定
有些話看看就好 真實人生並不是有錢人或美女就可以無往不利予取予求
nickhus wrote:
美國男人不錯滴
不用跟公婆住

那要先知到他們為什麼可以這樣!台灣的社會普遍不是?

又話說!
結婚~是個承諾、責任、合約。
既然業履行這些東西那就是包容、忍耐

那又說什麼是『合約』
就是條件都談妥了接受了!簽名劃押。
假如不同意,那就是簽約!一拍兩散

那責任
就是不管對方發什麼事,都得照顧(生病、困難、難過、高興)。
如果不想負責!還是老話:一拍兩散


婚姻~什麼都順你意合我味.....................共勉之.
我是蓮霧王 ~路過蓮霧園
雖然樓主已不再回應,但看大家繼續討論的很精彩。在此我有一點十分不解的是: 各位大大(無論男女)若尚未結婚,難道多數還是和父母一起住? 為何就不能獨立自己生活(無論自己買屋或租房)?

當然前提是高堂身體健康可以自理生活,需要照顧老人家生活的不在我的問題範圍之中。

還是說好聽是要住在一起孝順父母,實際上是沒有斷奶要靠父母提供住所和伺候起居? (希望不是...)
台灣離婚率愈來愈高
這些離婚的人甚至很多不用與公婆住,老公的職業也不會是常不在身邊的性質
但他們還是離婚了
何況是你必須與公婆住,如果與公婆吵架,老公還不能在身邊支持你或主持公道

結婚後女生的價值崩落很快
如果已有小孩,以後離婚很難再找到二春,找到的也多半是離過婚有小孩的中年男人
如果你要結婚,又不確定能不能適應,可以先不生小孩試試
現在性觀念比較開放,離婚的女生還是能找到好對象,但有小孩後就很難找
因為對方要教別人的小孩很難,太嚴算虐待,太鬆算放給爛

也可以觀察公婆的生活細節,你就知道好不好相處
如果公婆很注重享受,很注重吃,很注重出遊,很注重虛偽的禮節,很奢華
這種情況,婆媳問題肯定很多,因為你住進去,你就必須照顧這些方面

婆媳問題有一種是可以沒老公在身邊也不會有的
那就是公公比較強勢,婆婆怕他,所以你與婆婆吵架時,他出個聲婆婆就安靜了
不過要這個公公很公道,甚至你可以看到在討論時事時,他可以不偏頗,只論是非,代表這人個性不護短,甚至是親人

但是最好還是老公能在身邊
因為有時候生活上的挫折要找人傾訴
尤其是女生,很重視心情不好時有個肩膀靠,但這幾天男生卻不在身邊
麻婆 wrote:
是說好聽是要住在一起孝順父母,實際上是沒有斷奶要靠父母提供住所和伺候起居? (希望不是...)
...(恕刪)


簡單講...因為沒有搬出來的正當理由
對於老台北人來說
除非家裡要求or感情不好
否則住一起的很正常
我同學輩只要是台北人,全部住家裡 (成家的除外)
大人覺得:你幹嘛搬出來呢?
我....我天天都想搬出來啊


住一起~住所與伺候起居反而其次
我覺得比較大的重點是~還可以跟父母同住
累積一些回憶
還有照顧他們
或說 讓他們不要擔心 (他們通常不會太放心一隻女生在外面單獨租屋居住)
雖然聽起來有點虛偽(??)
但對於一枚從大學時代就想搬出來住的女生來說 (尤其被很多人的寢室生活驚嚇以後......)
應該是沒什麼需要講假話的
孝順父母...其實還好啦
被管死才是真的....我最幹每次熬夜工作
半夜還要被母親嚇到
這時就很羨慕獨居的人


但我哥就不是了~~他連大學都不肯填台北以外了
他覺得在家舒服愉快


認真說...以後若一定時間內沒有成家的話
就會搬出來自己生活了~~
我覺得有自己的生活~對自己的人生是很重要的
在自己的屋子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寫寫文章~~
很愜意
可惜現在只是做夢階段
有些話看看就好 真實人生並不是有錢人或美女就可以無往不利予取予求
麻婆 wrote:
雖然樓主已不再回應,...(恕刪)


說句實話,今天家裡有錢,誰不想搬出去住?

在台北市買房子,700萬只能買間30坪20年以上,地點差的房子.
買新房?30坪變20坪,還要在加上200萬.

房貸,車貸,再生個兩個小孩.家裡沒點錢,會操死人的!
租房子?沒事給別人賺租金做什麼?錢不存起來,準備買房子?

貸款350萬,一個月也才還1.6萬.20年.
在台北市普通房子算租金,一個月最少也要1.3萬吧?

簡單一句,沒人不想搬出去.前提是要"有錢"
jinyamchen wrote:
簡單一句,沒人不想搬出去.前提是要"有錢"...(恕刪)


前提不是要有錢
而是:要長大
都幾歲人還要躲在爸媽羽翼下
省房租、省支出
有些父母還兼顧帶孫子
然後美其名叫做孝順

當然啦...每個月給爸媽3萬塊以上又跟父母住的除外
或者負責繳納爸媽的貸款的也除外

如果只有給爸媽一萬、兩萬的
請不要說嘴
那只夠付房租而已,帶小孩的錢都不夠
Weneedbaobei wrote:
前提不是要有錢而是:...(恕刪)


這是針對婚後還住家裡吧?
否則我現在自己一隻出去租房子
租金也是幾千元而已啊,了不起一萬多~
我現在跟我哥合起來給我媽的大概是一萬五左右吧 (有點搞不清楚)
家裡又沒房租要交
而且其實我們賺多少父母都知道
你要多給
父母也不肯~這個數字是父母自己要求的!!


我會認為自己出去租房子或找房子都好
不一定要住一起~~
至於買房子~也不一定要很貴啦
台北縣福利有些地方甚至優於北市
而且生活環境機能樣樣不缺,只差每天要過橋 (大部分都要過橋)
房子的話~6-7百萬能買到很好的了~~
你願意住小一點~五百萬含車位辦得到的!! (敝社區兩年前賣掉過一棟)
只是說五百萬其實還是要貸款蠻多的~看小倆口財力啦!
我認為省吃儉用買房子~很有樂趣也很有成家的Fu
有些話看看就好 真實人生並不是有錢人或美女就可以無往不利予取予求
  • 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