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如果離婚是為了更好的自己,那恭喜樓主醒了~
你的前妻不也是為了更好的自己而那樣選擇嗎?
事情不如己意時...到底是看自己在過程中有沒有做得不夠好的多?還是去指責誰的不是造成現狀的問題?
這沒有對錯,但選擇做後者多,並不會讓自己感覺更好。當然選擇前者多,如果只是指責自己的不是而沒有任何的行動去付出&調整,那也會因此而生病。
運動跟經營情感一樣。都是需要不斷面對自己,調整自己的。
長跑需要專注,需要調配體能。不能無腦全衝...
當然某些長跑競技項目的選手或許練習的時候就是為了比賽時能夠盡可能地爆發衝完全場,但我想任何初心運動的人,肯定不是一開始就想玩競技挑戰吧?
為了更好的自己?
這個說法聽起來是不錯。
但....這個模式跟那個想挽回婚姻的狀態,還是有點像。換句話說,不過就是訂了個目標,然後執行,當然挽回這件事決定權還要另外一方也願意被挽回,才有成功可能。
那段敗筆就是去查法律資料。對方都想離開了,你卻以為用法律能綑綁她....
如果這個點樓主沒有看見,那麼現在說...為了更好的自己之類的說法,在我看來就是又一次的...自我欺騙罷了,只是這次的自我欺騙,反正目前來說連樓主自己都沒有什麼傷害的部分出現。所以看起來也還好。反正人如果學不會活在當下,那麼就必然需要不斷的幻覺來自我欺騙。
任何的情感失敗,都是最好的回饋。就像運動訓練一樣,達不到既定目標,必然是準備跟過程裡面自己有還能進步的地方。如果樓主打算跟那個陽光的女網友發展什麼,那麼你那過往的七年就非常重要。那些都是參考的回饋!
如果你是一個....容易用某些習慣來讓自己活在某種安憶狀態裡面的人,活在安逸不是壞事,也不是問題,問題只在於那樣的安逸如果只是你一個人活,那當然沒問題,如果還要邀請她人跟你共組家庭,那麼那樣的安逸,是否是對方也需要的?那或許是樓主要去思考的...
因為你的文章中後期提到蠻多次女網友的,不清楚是不是同一個人。但樓主似乎在思考上面,沒有足夠的自發。非常需要某個人來對你當頭棒喝。如果只是朋友階段的如此互動,那當然沒問題,但如果進入感情之後還是總要如此,那麼.....除非對方很喜歡這樣做,否則這也會是造成樓主另外一個安逸不思進取的養成。換句話說你其實很不喜歡動腦思考。
造就的結果之一就是你在面對突發事情時,彈性太少,容易鑽牛角尖而讓事情變得更糟。你思考鑽牛角尖,卻沒有廣度就容易在不如意的時候衝動幹蠢事。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典故,在於讓人思考施與淂之間的平衡。
有失必有淂。建議樓主,你的前妻講得很好,你或許學了很多,但你幾乎不會去用它....
換句話說你就只是學而已,看起來似乎很充實,但學了不用,那何必學?
如果這篇不是創作文,那麼某個行為科學有個假說:沒有失敗只有回饋。
但任何的回饋,如果沒有隨之的學習跟行動上的改變。都是枉然...
---------------
心態決定未來,
選擇權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