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當生命還剩下三年,我有點想結婚


VINCENT008 wrote:
大家好 我是阿聖我...(恕刪)


這種想法太自私了,希望你別這麼做

真正的愛是當你發現你生了重病,但不想連累女朋友,會騙她你交了新歡然後把她分手了

花個錢找女生陪你玩樂這樣就好了
趁你現還有體力,帶你媽出國玩吧,或找宗教信仰,如要結婚,也不要用騙的,如有女生知道你的病情願意嫁你,真的要靠緣分了!
放掉自己的身體
放下所有的不快樂
連想結婚都不要刻意去追求
順其自然就好
專注活在每一刻的時光裡
每一分每一秒你都應該感覺到寶貴
每天起床感恩你還活者
每天睡前感恩你又過了一天
其他事情不要強求
勉強求來的不見得是好的
該吃藥就吃藥 該化療就化療
一切讓它來讓它走
活在當下就好
祝福你
先問問自己
如果有一個女性 只剩半年到一年壽命
你還願意娶她嗎?

vicyang wrote:
先問問自己
如果有一個女性 只剩半年到一年壽命
你還願意娶她嗎?
男女...不同...

VINCENT008 wrote:
大家好 我是阿聖
我在10/29日被台大確「肺腺癌四期」
醫生跟我說我運氣好大概能活3~4年
運氣差的話大概就剩下半年
我最遺憾的事情是我爸過世的時候
我要求自己就算是一天也好,我不要比我媽先死,讓他白髮送黑髮
但是現在現實一點來看,我大約還有兩年正常的時間
最後一年大概就要跟死神拔河,生活品質就差了
19年沒交往對象的我突然想結婚,可能是生物即將死亡激發了繁衍後代的機制吧
其實我來回想了很多次,最初都是認為這樣太自私而打消念頭
但隨著開始用藥的時間越來越近,我也產生了變化
我41歲,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
晚上在台北大學念第二個學士學位,並且上修碩士班的課程
缺點就是我沒什麼錢,癌症理賠100萬,其他的就是意外險跟勞保勞退這些我沒辦法領出來
不管本國或外配都要一大筆錢,其實離婚過的女生我也不介意(有什麼好介意的呢)
我也不是要20幾歲的,我希望對方30以上
但是我沒什麼跟人談的條件
能請大家給我一點意見嗎


樓主,
樓上其他大大已經有跟你提過各項建議了,
我要說的是,
如果你結婚是為了想傳宗接代的話,你可能要再考慮一下,
因為肺腺癌"可能"會遺傳,
這篇是2015年台大楊泮池的新聞,你參考一下,再考慮要不要讓下一代承擔這個風險?

來源: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24/1105454

楊泮池:發現肺腺癌高風險遺傳基因
2015-08-07 02:51聯合報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

肺腺癌嚴重威脅國人健康,台大校長楊泮池帶領的研究團隊,找出基因「YAP1」出現變異者是肺腺癌高危險群,罹癌風險為健康人五點九倍,這是繼美、日以來,首度發現華人肺腺癌高風險基因變異,研究上個月刊登於「臨床腫瘤學期刊」。

楊泮池表示,四、五年前發現一個家庭,媽媽與四位女兒先後罹患肺腺癌,但抽菸、喝酒的兒子卻沒罹癌。他推想肺腺癌和遺傳基因有關,研究團隊進一步追蹤該家族的十三名親戚,其中十名肺部出現毛玻璃樣病變或肺腺癌,高達七成,更確認肺腺癌與遺傳基因相關。

中研院統計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陳璿宇說,研究團隊為該家族成員進行全基因體組定序,分析高速定序產生巨量數據後,找出與肺腺癌相關的基因異常,再利用一千多例肺腺癌患者與一千多例健康對照組驗證,最後發現位於基因YAP1上的一個位點異常與肺腺癌相關,攜帶此YAP1基因異常者,罹患肺腺癌風險是未帶此基因者的五點九倍。

陳璿宇說,根據健康族群百分之零點一八的攜帶率推算,全台YAP1基因變異者約四萬餘人;攜帶YAP1基因變異的肺腺癌病人廿三位中,十二名發病年齡小於六十歲,顯示有早發性肺腺癌的可能,建議及早篩檢追蹤,YAP1基因變異檢測,估計一到三年後可在臨床普及。

楊泮池說,國內肺腺癌每年約一萬兩千例新發個案,不吸菸肺癌占百分之五十五,由於沒有危險因子,很難找出高風險族群,難利用低劑量斷層掃描(LDCT)進行肺癌篩檢;這次發現的YAP1基因變異為一大突破,可作為未來高風險族群的篩選標準之一。

楊泮池指出,除了肺癌,研究也發現YAP1基因變異與其他的癌症,如乳癌、肝癌等關聯。雖然癌症無法預防,但早期發現治癒率高,若腫瘤小於一公分,就像中研副院長陳建仁一樣,手術切除的治癒率達九成五以上,研究團隊也積極研發預防藥物。



另外底下這篇今年(2018年)10月28日的報導也可以留意一下,
抗癌藥物推陳出新,不管如何,不要放棄希望。
來源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24/3446251?from=udn-referralnews_ch1005artbottom


治療晚期肺癌 不可逆標靶帶來曙光
2018-10-28 12:16聯合報 記者張益華/報導
及早發現是治療癌症的關鍵,但不同於其他能早期察覺的癌症,許多病人發現罹患肺癌時,已屬於中晚期。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血液與腫瘤內科部主任褚乃銘表示,由於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病人不容易察覺,加上肺癌轉移率很高,所以常讓病人及家屬對肺癌存有惡性、難以治療的印象。

基因檢測 找出癌細胞特性
褚乃銘主任指出,以往肺癌晚期病人僅能接受傳統化療,但副作用較大,出現噁心、嘔吐和手腳發麻等症狀,有些病人會因難以忍受而中斷治療。面對頑強的癌細胞攻擊,病人常體力衰退、頻頻咳嗽、呼吸困難,甚至每日需倚靠中高劑量的嗎啡來止痛,生活品質下降。所幸,標靶藥物推陳出新,為肺癌治療帶來一線契機,不僅症狀獲得改善,也能減少止痛藥的使用。

目前針對肺癌晚期病人,個人化醫療是趨勢,醫師會先讓病人接受基因檢測,找出癌細胞特性,規劃最適合病人、副作用小的治療方式。褚乃銘主任以國人最常罹患的肺腺癌為例,亞洲肺腺癌病人有五到六成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標靶藥物會是第一線治療的首選。

不可逆標靶藥 延長存活期
目前標靶藥物分為可逆和不可逆。可逆標靶藥物是第一代,能結合基因突變處,但之後可能會脫靶,導致癌細胞控制不佳,病情惡化。反之,不可逆標靶藥物不僅能結合基因突變處,又不易脫靶,控制癌細胞效果較佳,並且能抑制新血管生成,讓癌細胞缺乏成長的養分。不可逆標靶藥物有皮膚疹、甲溝炎和腹瀉等副作用,但目前都有相對應的藥物可幫助改善。

褚乃銘主任表示,根據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發表的兩項跨國第三期臨床研究報告顯示,針對肺癌晚期病人,使用不可逆標靶藥物後,存活時間長達33.3個月,與傳統化療藥物存活期21.1個月相較,標靶藥物能使病人存活時間延長,降低死亡風險。此外,相較於可逆性標靶藥物,不可逆標靶藥物能使病人無惡化存活期的風險降低27%,在反應率和藥效上表現較佳。

伴隨醫療技術精進,檢測技術也逐步改善,褚乃銘主任建議,肺癌晚期病人宜先接受基因檢測,確認腫瘤是否帶有EGFR、ALK等基因的突變,再搭配正確的標靶藥物,精準用藥,以延長存活期,並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非常贊同這說法

但不知那些才是營養素

蔬菜水果 還有哪些

生魚片??
回樓上的話
有時候癌症是基因問題..

我也有個同學肺腺癌過世,那一年我們才22歲。
他也不抽煙,瘦瘦的,唯一的關聯就是曾在夜巿煎牛排...

樓主加油..

樓主加油, 不要絕望,
可以試著練氣功, 看看是否會有效果,
或是在西醫的治療下, 配合一些中醫的輔助,
儘量往好的方面想,
祝福你能康復.
樓主,
如果, 有人知道你現在的狀況還願意陪你, 那, 又何妨呢? 祝福您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