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現代人未婚,因為窮或因為忙?

Kaiserschnitt wrote:
我是奉勸女性
很難放低標準都沒關係
但如果連自身的擇偶需求都會去否認的人
會很難走入婚姻是很正常
因為沒有男人會想負擔一個女人又得看她的臉色
而女性也沒有真正的學會
自己賺以外還要懂得"自己付"
一堆年近四十仍舊在找穩賺不賠的企劃書


如果男性發現自己是女性放低標準下屈就的選擇,
不會想哭嗎?



歐美都在鼓勵不管男性女性要探索自我,找到天命,發揮天賦,

台灣都把精神花在批判女性不肯為家庭奉獻犠牲,不肯降低標準。

社會的走向自然大不同。



iamaminimalist wrote:
如果男性發現自己是...(恕刪)

這跟南韓政府那篇結婚率低怪女性學歷太高的報告想法有相似之處...

未婚女性的學歷與收入高於未婚男性,導致許多女性無法結婚,政府乃至整個社會應該引導高學歷、高收入女性多做「下向選擇」,選擇與學歷及收入低過自己的男性結婚,要讓「高配置女性」與「低配置男性」的結合成為一種「常識」,政府要「潤物細無聲」般影響南韓女性。


「潤物細無聲,船過水無痕」這方法適用於以前沒有受教育的女性,
現在女性普遍受了高等教育,經濟也獨立了,這方法應該很難改變新世代女性的想法。
我周遭那些生兩三個孩子的家庭也不是啥有錢人

同心協力經營家庭這個行為之所以變少

是因為現代人比較自我嘛...以前沒得選,不嫁不娶就是得活在巨大的社會壓力下很痛苦

現代人強調自我與選擇,可以活得快樂為優先,那需要犧牲一部分自我的家庭生活就比較不受青睞

不是1+1=2,而是0.5+0.5=1

也因為比較自我,所以人際關係會比較差,不容易和他人交心

不交心,當然就不容易擦出火花

所以版上常常會有一些言論什麼木訥、不擅交際、或是責任都推給別人說人家女權自助餐

那個都不是不婚的理由啦~ 搞孤僻就是沒人要,拿啥藉口都解決不了問題
天外小兔兔 wrote:
所以版上常常會有一些言論什麼木訥、不擅交際、或是責任都推給別人說人家女權自助餐

那個都不是不婚的理由啦~ 搞孤僻就是沒人要,拿啥藉口都解決不了問題茶



孩子不乖,都是朋友帶壞的,
結婚率降低,都是女生的錯。

台灣部分人的習慣,怪別人比較快...
1+1理論.1+1不等於2.用在事物大於1.用在人非這回事.反而小於1.甚至還會零支零.若是用在人.所相關的人事物.就要看他自己與他相關的人事物.每個都潛在變數甚至逞一時假掰.
經過一段時間或其餘他相關的人事物.會回饋到他自己.這時候就可能會超過2.甚至倒扣成負數.
從簡單的演變與應變.當然人也不用太去刻意在意這種1+1理論.這只是提醒人們別老是當假掰.
當假掰在前面.也許大於2.但時間過到後面.該假掰相關的都會回饋來去間接使得假掰變真的掰.
這就可以用在離婚的例子來看.也能用在很多不同的包括建設或應變的事及某種相對形式息息相關.

天外小兔兔 wrote:
不是1+1=2,而是0.5+0.5=1
--
Reik - Me Niego ft. Ozuna, Wisin
人品是做人最好的底牌.

vu84vu wrote:
未婚女性的學歷與收入高於未婚男性,導致許多女性無法結婚,政府乃至整個社會應該引導高學歷、高收入女性多做「下向選擇」,選擇與學歷及收入低過自己的男性結婚,要讓「高配置女性」與「低配置男性」的結合成為一種「常識」,政府要「潤物細無聲」般影響南韓女性。


其實南韓政府也很努力向男性洗腦,不要只選擇年輕女性。
南韓流行姐弟戀也好多年了。
台灣男性對女性的年齡歧視倒是始終不變。




iamaminimalist wrote:
如果男性發現自己是...(恕刪)


同樣的男性也要有自我認知
不然難道男性大家都搞到父老子幼?
降低標準不等同迷失自我或賣身給男方
降低標準當中也包含女性自身對事實現況的認知
今天一個22k男性自詡為郭董
請問女生會讚美他自信 還是卯起來嘲笑他..

單身可以是選擇 但單身不一定等同自我追求
多數也是庸庸碌碌一生

男人的優勢就是沙文
女人不管幾歲 有自信就等於永遠青春
這個社會就是一直在灌輸這些思想
其實才是真正害了這些女生鬼打牆
蹉跎她們的婚姻

因為這樣的思想就是在傳達
男人的需要不是需要
女人的需要才是需要

現在的適婚年齡男性很多已經不是大男人思想了
最多就是還存有婆媳問題
但也不盡然每個婆媳關係婆婆一定都是壞人
禁錮自己的其實是女性自身

而且女性覺得女性的家庭立場是受害的
但反過來讓女人去擔當一家經濟
男主內 女主外
八成以上台灣女性也是不願意的

但如果女性賺足夠的家用
男性願不願意當家庭煮夫

其實調查看看就有答案了

我是建議女性
先對自己的需求真誠
兩性平等的東西也必須去談
(只呼籲 互相 經營 談戀愛時卻連提都不敢提 有什麼用呢)

女性總在說自己走入家庭必然是吃虧的一方

我有對朋友前一陣子閃離
女生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這個時代離婚對女性已經算不上什麼了
但那個男孩子呢
他不一定有本錢能再娶第二次
重點他也沒有出軌或做不對的事
純粹男女的生活價值觀不同
一個要吃好用好 也只讓自己吃好用好
一個認為婚姻經濟不易要節儉

所以到底誰比較吃虧
這個我就不懂了~

台灣的女權已經進步到
沒錢的可以嫌有錢的還賺得不夠多
01這類的文章這幾年不是越來越常見
Kaiserschnitt wrote:
台灣的女權已經進步到
沒錢的可以嫌有錢的還賺得不夠多
01這類的文章這幾年不是越來越常見


台灣社會越來越物質導向
不全然是女權造成的
主要是媒體上那些節目

我週圍很多人都只看外國節目
在臉書上也有極簡社團
如果你加入了
會發現很多台灣女性一點沒有你說的現象
反而是知足,珍惜,心靈富足,
她們並不是窮才追求極簡
相反的,她們的收入很高,
如果你有臉書可以去加這個社團,
將會改變你對台灣女性的刻板印象。
關鍵字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
斷捨離



iamaminimalist wrote:
會發現很多台灣女性一點沒有你說的現象
反而是知足,珍惜,心靈富足,
她們並不是窮才追求極簡
相反的,她們的收入很高,
如果你有臉書可以去加這個社團,
將會改變你對台灣女性的刻板印象。
關鍵字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
斷捨離...(恕刪)


所以你講的又回到不婚主義的那一群女性
但我說的本來就不是那一塊
不婚 追求極簡的關係
本來就沒有什麼可以置喙的
那是個人的選擇
自己照顧自己就好
自然也不衍生後面的問題

我說的是"明明想結婚 又總是嚷著一個人也很好的那一群女性"
佔比大不大 恐怕是最大的吧

不知道你是不是不婚主義者
如果不是
真的建議你
想結婚的話趕緊跳出來會比較容易走入婚姻
要走傳統也好 兩性平等也罷
很多東西都是可以跟你的對象商量的

那些已經走入婚姻還在大力鼓吹想結婚的女性不要結婚
還不是利用你們鬥爭她們在現實婚姻裡的不平衡
你越不幸福 她們就越愉快
但如果父母年紀大不在了
誰能陪伴妳

朋友? 親戚? 他們都沒家庭?


Kaiserschnitt wrote:
所以你講的又回到不婚主義的那一群女性
但我說的本來就不是那一塊
不婚 追求極簡的關係
本來就沒有什麼可以置喙的
那是個人的選擇
自己照顧自己就好
自然也不衍生後面的問題
我說的是"明明想結婚 又總是嚷著一個人也很好的那一群女性"
佔比大不大 恐怕是最大的吧


我說的不全然是不婚主義者
很多已婚婦女結婚後發現嫁入一個像垃圾場的婆家
發現她們對自己的生活環境沒有自主權
只能等待長輩離世
那可真是一場漫長的等待
未婚女性看多了
自然會希望找到價值觀相同的對象
才不會在相處時處處爭執磨擦
但是
台灣男性普遍以為女性只想嫁給有錢人
男性也不希望婚後時常爭吵
所以想要找"聽話"的對象
或是找年紀小的女性比較好"調教"
這些都是很古老的觀念
因為這些選擇也導致了女方多數是收入不高的族群
以致後來婚姻危機都因經濟而起
因此更加深了那些年幼女性想找有錢男人以避免婚姻不幸的想法
結果男性還是把結不了婚的原因歸究在女性
沒有想到是男性自己的擇偶觀念造就了這個結果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