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關於內向,小小的心得感想

gaoqlxp wrote:
不管是面對面的互動,或私下聊LINE
我常在話說出口前會想一下,這句話會否不恰當,或讓人誤會
LINE也是一樣,字送出去前都會潤飾一下

有些人比較嚴謹的話.也是會這樣做.

gaoqlxp wrote:
當對方若有一段時間沒回訊或已讀不回、回覆內容冷漠
我就會去翻LINE紀錄,是不是哪句話說錯了,或踩到對方地雷
簡單來說... 我害怕說錯話,害怕失去對方
(這也表示我把對方看得太重??)

這表示你很重視對方.

若是不重視對方.
對方對你冷漠又如何?
就算是已讀不回又怎麼樣?

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
正因為有期待.所以希望對方可以回應.
透過對方回應你的文字語氣.感覺對方對你的感覺.


gaoqlxp wrote:
又例如長輩或朋友介紹對象
LINE聊個幾次或約出去後就沒有下文
我就會不斷思考,我哪邊做錯了? 或說錯什麼話? 哪裡表現得不好導致讓對方誤會?
基本上都算是負面思考
雖然只要身為人難免都會這麼想,但我覺得自己有點過度負面
(跟成長背景與創傷可能都有關係)

正常啊.
除了樂觀過度或是太驕傲.
通常碰壁了都是會反思到底自己有沒有錯誤.

成長背景與創傷?
這要看具體是甚麼狀況了.
其實也不一定是這樣的原因...

gaoqlxp wrote:
以前不覺得有什麼,因為都跟同性互動較多
現在比較有機會接觸異性,深深覺得自己在與異性互動這方面缺乏太多經驗
而這些經驗有很大的部分來自於自己的過去與個性,導致種種的沒自信
其實這方面是很深層的,不單純是"缺乏跟女生互動"
我個人的看法,也不全然是"心態"問題
總覺得跟小時候的某件事某個創傷有很大的關係
我童年甚至到現在,的確有個點一直困擾著我
也在想是不是這個缺陷導致我缺乏自信與負面看法

跟同性沒有?
跟異性就有?
除非你是被異性傷害過.

一般來說.內向不是只對女生是這樣的狀況.是不分性別的.
沒有道理說對同性不會.只有對異性才會的道理.
當然.也可以另外劃分一種狀況.就是針對異性的內向...
原因也是相同.就是沒有自信.

Elizabeth chloe wrote:
童年創傷?
有童年黑暗的人多的是....各式各樣數不完

也不見的是那種狀況.
也可能是某件事情的自信心打擊.
比方說一個孩子.考試自認為很好.應該接近滿分.
很高興的告訴母親.
誰知道.粗心大意下.竟然科科只有90分.
雖然在班上不算差.但還是受到母親的懲罰...
痛打一頓...
或許是件小事.但對小孩的信心造成打擊.
若是用鼓勵的方式.那或許這個小孩成長的道路上.會有不同的狀況...

Elizabeth chloe wrote:
台灣是一個很重視效益的教育(國英數....考試有利的)
所以也沒有鼓勵孩子們思考和懷疑(誰去懷疑老師教錯就海扁一頓)
我從小就是個分岐者,我會去懷疑很多我被輸入的知識,會去問老師
最後,我就是常被叫去後面罰站的那種...
如果我是男生,應該就是拖出去打了
這樣的教育下,台灣學子普遍都有,自信心不足的問題
誰不是被否定長大的?考了99分還會被罵蠢才
這種文化共業,就要從我們,從知識教育開始改變

東方的教育跟西方不同.
正如這位版友所言.
dinosaur6x6 wrote:
一般來說東西方主要差異在於
自己與群體間的關係
東方體系由於人口眾多資源上較為匱乏
因此在會偏重在效率
群體上的最大利益為出發點
個人視野上就會以團體長遠利益為出發點
比較少能表現出個人意志或風格
西方部分由於資源較為豐富
因此可以以人為出發點
給予較高的資源順從自身的意願進行發展
因此個人發展上較為多元
但以何者為優
則是見仁見智
沒有絕對的優點

環境上的影響是有差異性的.
畢竟兩邊的生活水準並不是同水平線.
假設同樣的環境下.西方的教育不見的有優勢.
妳看到東方的填鴨式教育.
妳可以清楚的看到壞處.可是妳並沒有看到好處.
正如我大學的時候.教授說去商店買東西.
計算機算出來了.找3百二十一元.
一百.兩百.三百.十塊.二十塊.一元.這樣的找法.還會找錯錢...
台灣要找到算術這樣差的.真是鳳毛麟角...

況且東西方的數學能力.我們那個年代.
以數學來說.國小生大敗西方教育的國中生
國中生大敗西方教育的高中生...
雖然大學生.西方教育數學系會贏我國的數學系學生.
限定數學系喔...
但哪只是教學方針的問題.台灣的大學當時很難考得上.但是很容易畢業...
就聽說有個高中同學的父親.他說當初念台大.教授拜託他去補考.說他沒有當過人.
結果他很有骨氣...

當然.台灣最主要的還是政治因素的關係.
畢竟.當時逃難來台.是有多少人才?
而台灣本地的人才.當政者不是殺了大部分.就是會有忌諱.
為什麼醫生多?
就是因為對政治的恐懼...
政治.環境.歷史的因素.都有很多的影響.
沒有聽過老一輩.在學要說閩南語.會被罰錢?

三葉草唷 wrote:
我以前也很內向,但...(恕刪)


曾經我也是一直認為自己很內向
求學時期我父親還以為我是自閉兒
經過社會上各種歷練之後
現在變得比較38了雖然我是男的

興趣之一是放空
身邊的人越多,話就越少
大家七嘴八舌,我可以聽取各方意見,收集八卦
遇到沒興趣的話題還可以偷偷放空
樓主的狀況.其實應該不算是是內向吧...
內向通常是不善.不敢跟人家交際.
對人際關係上面比較苦惱...

但是有種狀況.看起來跟內向很類似.但其實未必相同.
那就是自閉...
我說的自閉不是自閉症那種自閉.
是輕微的自閉.自我封閉.不見得不善交際.
只是不想交際.沒有跟人家交際的慾望.
其實跟人家交談交友甚麼的都沒有問題.只是沒有意願而已.

內向的人.是想走出去.但是走不出去.
換言之.相交朋友.有交朋友的慾望.但是沒有膽量走出去或是交朋友有困難.

自閉的人是走得出去.但是不想要走出去...
換言之.不是交朋友有困難.只是不想交朋友.沒有交友的慾望.

咖啡攝取過多 wrote:
但是我自己不這麼想解決內向
內向是我的性格,是我的一部分
我不想改變自己...

看過一本心理學的書,作者也是內向

曾想改變自己,刻意去交了很多朋友,但這些交際應酬讓他覺得很累,也不快樂

最後還是恢復他原本生活與個性

我覺得沒必要逼內向的人變成外向,不同性格適合不同行業

內向的人適合做工程師、拓荒冒險家、偏遠地區工作,貢獻還是很大地!

dinosaur6x6 wrote:
個人淺見
一般來說東西方主要差異在於
自己與群體間的關係
東方體系由於人口眾多資源上較為匱乏
因此在會偏重在效率
群體上的最大利益為出發點
個人視野上就會以團體長遠利益為出發點
比較少能表現出個人意志或風格

西方部分由於資源較為豐富
因此可以以人為出發點
給予較高的資源順從自身的意願進行發展
因此個人發展上較為多元..


這問題我研究過,與資源無關,與奴隸系統有關

西方人從羅馬時代開始,就習慣抓異族當奴隸,所以他們傾向把家人當人,但對異族就非常殘暴無道

東方人沒有奴役異族的習慣,但他們還是需要奴隸,所以多半對自己家人下手,晚輩就是奴隸,才造成不尊重個人意願,只要求服從的不良習慣


咖啡攝取過多 wrote:
我是一個中度內向的女...(恕刪)



我說說我自己

我也是內向

我喜歡靜態的事物

我喜歡沈思 閱讀 獨自一人去活動

我不喜歡太多人的場合

現在網路發達

不用出門 上網就能連接到全世界

除了工作上班之外

就是回到自己的宿舍上網

吸收許多新聞資訊

結果就是成為[宅男]

當宅男好不好呢?

其實 這要看自己的個性 以及想過何種的生活

我是覺得:當宅男 要當聰明有知識的宅男

要知道社會發生的大小事

要讓自己一直吸收知識

要讓自己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

要讓自己有謀生及照顧家人的能力

所以 除了工作之外

把時間妥善的安排

找出自己的興趣所在

以及能夠平衡生活的事情


人生 不是為別人而活 是要為自己而活

人生 是要在穩定的經濟基礎上 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所以 不需要刻意去學他人的生活方式

要找出自己的生活方式

各有利弊
咖啡攝取過多 wrote:
我是一個中度內向的...(恕刪)
我也算是內向吧
雖然不至於沉默寡言
但不擅長聊天,不容易跟人熱絡
在團體中的存在感不強
很難改變,已經習慣了

不過這樣也有個好處
我的朋友雖少,但都是超級好的朋友

咖啡攝取過多 wrote:
會討厭內向嗎?



物以類聚, 人以群分

內向自然會有內向的緣份
Lisa_Hsu wrote:
這問題我研究過,與資源無關,與奴隸系統有關
西方人從羅馬時代開始,就習慣抓異族當奴隸,所以他們傾向把家人當人,但對異族就非常殘暴無道
東方人沒有奴役異族的習慣,但他們還是需要奴隸,所以多半對自己家人下手,晚輩就是奴隸,才造成不尊重個人意願,只要求服從的不良習慣

你說的西方人.指的是哪些?
歐洲還是包括美洲?

基本上.我並不覺得你的想法是正確的.
誠然.
抓異族當奴隸.
但這都只是少數的貴族階層如此.
貧民階層應當是沒有那個能力的.

歐洲還保有貴族制度的國家應該不多.
比較有名的應該是英國吧.

美國.當初的南北戰爭就是因為解放黑人奴隸而起.
到了現在.歧視仍在.
說難聽話.西洋人說一套做一套的功力還是很厲害的...

就目前來說.已經幾百年沒有奴隸給他們使用了.
所以應該也沒有那種狀況了...

東方人?
說得太遠.範圍也太大了...
基本上南亞的印度人?
回教民族.我並不清楚...
就說華人吧.
那只是勞動力的需求.
跟奴隸比起來差太多了.
奴隸是沒有地位的...
說難聽點.奴隸的地位類同家畜.並不是當成人在看的.
所以你這樣的比喻並不合適.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