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離婚有包袱,不想見面還是得見。尤其受不了對方的家人而離婚。2.小孩子的因素在目前社會的影響下,身心思想健康?或能守法?或是養得起他自己?3.基因遺傳不好,長的沒人緣,就輸在起跑點,人氣即輸?4.養和教育是不一樣,在哭的時候只能給小孩手機,能不給嗎?耐心是有限的5.細心陪孩子到20歲,這段日子的記憶成為了興趣,他成人離鄉打拼,心態還需再次轉變。大環境的衝擊,無法因個人的努力可以抵擋,如果連自己一人都無能為力還是別生吧。
我有時候會覺得 我這樣的薪水 養自己一人應該勉強可以要再養一個老婆小孩 應該是不太可能但是同樣工作 而且比我更新進的 也有老婆跟小孩剛生不久還小的老婆還是沒有在工作的 聽到也是 頭抓一抓想說有可能嗎啊 問題人家就真的可以 其實人都是為生活所逼啦真的自己的生活就是這樣子 你也不得不這樣撐下去
除了經濟因素外 大部分的不想因為養小孩降低生活品質以前農業社會 多生一點就表示多一點勞動生產力現在社會什麼開銷變大也變多了現在生下來並不是只要餵飽養大那麼簡單教育費用佔了絕大部分我自己也是只生一個 主要也是給父母有個交代都不生的話 婚姻生活會很無趣生多了給自己的負擔太重所以真要鼓勵生育 除了出生補貼外教育費用也是要盡可能補貼
NBA惡漢 wrote:經濟也是問題房價、物價也是有影響,很少男生會不想結婚生孩子,只是種種問題太多,只要說到重點就有人會推問題,問題是這些都是問題,只是他們不能接受而已。 這些都是藉口我前面那篇就說了, 印度人沒錢的更多, 但印度人沒錢就不生小孩嗎? 沒錢生的比有錢還多台灣人不生小孩絕對不是因為錢的問題大陸解禁一胎化政策, 生育率也沒提高香港/新加坡/日本/韓國, 出生率一樣超低這亞洲國家共通的現象就是生活水準越高, 人民越富有的國家, 生育率就越低
婚育脫鉤這點夠前衛即使是未來的趨勢但是大眾觀念偏保守檯面上人物誰敢講出口給她一個讚vu84vu wrote:但是重點在如何讓人早點生、想生、敢生、願意多生。問題還是經濟、友善生育托育職場、男性參與生育責任,甚至包括長照解除女性對於高齡家人照顧壓力、促進彈性就業;還有婚育脫勾,讓女人想生就早點生,不用等甚麼結婚和有錢老公!
小詼z wrote:不要懷疑就是沒錢。現在年輕人能結婚的大多是靠家裡幫忙。但想結不能結更多的是父母年邁,幫家人還負債繳家人房貸。試問月薪3萬的人每個月還要支出孝親費還能存多少錢。心有餘而力不足。... 我一點都不懷疑, 因為我百分之百肯定不是錢的問題你奶奶這輩生五個到十個是家常便飯, 你以為你奶奶活的時代比你現在有錢嗎? 你經歷過吃飯是白飯配豬油的時代嗎? 為什麼連吃什麼都沒得選的時候還能生這麼多個? 所以錢真的是問題所在?其實真相是你把自己的生活品質看的比生小孩還重要, 這是所有高度發展國家的共通問題......享樂大於傳宗接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