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時候我才23歲,也沒去過中國,也很好奇,所以心中想說反正只去七天就回來,就當是去觀光,反正很快就回來的心態就回家打包行李,然後兩個星期後與香港同業的副總一起由台灣飛往香港然後轉往上海,初到上海,剛下虹橋機場,心中的第一個反應是.......跟台北的松山機場很像,不太像是國際機場,出了機場的第一個映象就是......吵,一路上由機場開往零陵路的公司路上,喇叭聲沒斷過,真的很..........

那時候依照中國規定,我們不可以住一般飯店,必須要住在"涉外賓館",原想說那設備應該不錯,結果是.....唉...我想太多了,只有簡單的設備,費用卻是高得嚇死人,在交通方面,腳踏車多得嚇人,汽車以公交車居多,而且那時也不像現在有高速公路,由上海到蘇州唯一的道路只有滬青平公路,大橋也還沒建好,到浦東只有一條打埔橋隧道可以走,比台灣的交通黑暗期還黑暗,至於吃的方面就更不要想太多,一切從簡,那時候一晚餛飩麵只要人民幣1塊,不過在吃的時候切記不要去看他的洗碗方式,不然保證你絕對不會想要將麵條放入口中.

至於觀光景點,最有名的只有上海的東方之珠電視塔,不過要上樓去觀光,首先得口袋有大把的鈔票,為什麼哩....因為你是"涉外人士"所以票價都比較貴,在當時有件很有趣的事情,當時中國稱我們為"港澳同胞",可是在買單的時候卻變成"涉外人士"所以費用都比別人高,真的是.......

好不容易熬過七天的時間,那位香港的副總說他也要回香港了,當我得知他就要回香港,高興的打長途電話回台灣跟台灣的老闆報告說我也要一起回去了
,結果......老闆說:你負責的是中國的業務,既然到了中國,就去我們的合作代理處去拜訪一下,等簽證到期了再回來,當下.......
就這樣,我懷著盈眶的熱淚送走香港的副總,在他離開了以後,正式展開我為期三年在中國的日子(1994/7 ~ 1997/7),我的足跡如下:
上海-北京-天津-青島-上海-蘇州-寧波-重慶-成都-福州-廈門-廣州......等(只要當時港龍航空可以到達的機場我都去過了),現在如果有人問我的感想,我只能夠說,此一時彼一時,中國的變化真的是太大了,現在的中國生活環境跟收入與我當時的體驗差太多了,那時候以我們的行業來說,一個經理在中國不過領1500的薪資,一個打字員(O.P)不過800人民幣的薪資,跟現在比差太多了.
至於我個人的收獲則是學到很多現在學不到的專業知識與當時建立下來的人脈關係,所以以我的體驗來看中國,我真的認為現在的中國很難去想像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與各位分享我的經驗.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