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IN LIN1216 wrote:小弟年收入約50萬...(恕刪)以後房子也是留給我們,所以現在跟我們拿錢是合情合理 就當作是繳房貸吧如果媽媽並不是亂花錢的人有一首歪歌, 歌詞如下 :思念著故鄉的媽媽 不知阿母妳會仔咁有寫未凍惦妳身邊 我有拜託人探聽妳若標外多 我是攏知影細漢時爸爸的話我有聽伊講啊母妳尚賢 掖私舊媽媽請妳不通疼 不通為錢心疼痛趕緊寄來乎我 通好去甲人輸嬴[口白]大頭仔吾兒你的批阿母已經收著落件快你啊進去關三年外啊尚蓋安慰的是你擱十外年就會凍返轉來啊仔擱有影批裏面你擱阿母講你擱欠所費奇怪尼娣間樂裏面吃帶穿一切隆公家的是按轉會欠錢用呢媽媽嘛沒什咪私舊是咪按轉甲你鬥沙公呢早瞑去甲公祖公仔拜拜的時陣遇啊看著舊年阿母簽六合彩著三星謝神那塊金牌啊你運氣真好阿母跟著日將這塊金牌拿來去賣賣著這條錢呢阿母這期我拼看未那好運擱再著三星媽媽的格性你嘛知影多窩沒啦呀那少窩嘛未講一切自己保重想起著媽媽的手段 有時睏到半瞑啊 嘛會著青驚定定叫我打拼 錢攏妳在領 問妳存外濟 妳嘛講不知影彼一日提出著妳的權狀金金看 才知阿母妳早就登記我的名媽媽謂妳不通疼 不通為我心疼痛 有一日我會得到好名聲
從工作開始在外地每月給孝親費1萬5千元,隨薪資上升到近幾年給2萬5千元不等。其實孝親費真的是一種心意!每個人能力不同孝心比較重要,比數字當真是無意義。去年結婚生個小女娃後,長輩也主動說不用給孝親費,不過我還是配合三節給2萬元,一年大概就是給6萬元吧!隨著12年前父親工作意外去世,對於子欲養而親不在感受很深,只能把對父親的孝心一併回饋在母親身上,孝親費只能說是我長年不在家的彌補,記得休假有空一定要常回家陪長輩啊!!!!!!!
基本上父母如果都還有在工作我覺得給孝親費是不合理的年輕人正值事業起步階段應該多存一點錢父母退休後再給比較合理我自己如果還沒退休也不會跟小孩要孝親費退休後如果退休金夠用也不會跟小孩要話說我以前是給到兩萬不過自從有了小孩後就沒給了
小弟上頭還有二個哥哥,三個人每月都給8000當奉養費,結婚了,仍然還是每月8000未來小孩出來,應該還是先維持8000吧如果爸媽要幫忙帶小孩,再補貼到15000~20000左右(收入不高就只能量力而為囉~~)每個家庭、每個人的收入都不同就以自己能力囉~沒有什麼合不合理的~~至於樓主,我建議仍然每月10000不要變比較好~~^^